读建筑企业科学管理实论有感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456003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建筑企业科学管理实论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读建筑企业科学管理实论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读建筑企业科学管理实论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读建筑企业科学管理实论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读建筑企业科学管理实论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建筑企业科学管理实论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建筑企业科学管理实论有感(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建筑企业科学管理实论有感 八冶一建公司副总经理刘秉文 在集团公司的号召下,我有幸拜读了中建五局董事长鲁贵卿先生的著作建筑工程企业科学管理实论一书,这本书深刻的阐述了我们建筑行业的科学管理方案,是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著作,这本书与以往的管理著作不同,它结合老国企中建五局的实际情况,本着国有企业自身存在的众多问题,迎难而上,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我们公司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鲁贵卿先生是在中建五局面临“资不抵债、举步维艰”的时候临危受命的,这对他本人来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一直以来全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建筑国企所面临的困境更大,怎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核心竞争力、摆脱中建五局所面

2、临的严峻考验、快速提升企业的信誉度。鲁贵卿用事实说话:自202X年以来,他结合企业实际,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总结,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高屋建瓴,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工程科学管理体系,以年的励精图治实现了企业规模效益指标5的增长曲线,创造了“中建五局现象”的神话,这一惊人的发展态势给全国建筑企业树下了成功的典范。 读罢全书,感触良多。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二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 关于人力资源,这对每个公司而言都极其重要。但是关于怎样用人,怎样识人,怎样留人,中建五局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中建五局在人才的问题上提出了重要的“都江堰三角法则”,这个法则的核心就是“以人

3、为本”。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系统的将员工和企业整合起来,构建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人力资源核心理念、政策和管理实践等要素的协调运用,实现人与岗位、人与组织、组织与战略的有效契合,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都江堰三角法则”明确了三点,即疏导是根本、人人皆可成才,团队永恒。“疏导是根本”就是说要将人灵活的运用起来,疏通起来 才能激活人力资源,再配合相应的奖励约束机制,可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人人皆可成才”是说重视员工的培养和开发,平淡的石头能够成为都江堰的中流砥柱,首先在与建筑者的雕琢和打磨。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最大化的发挥

4、出能量。“团队永恒”就是打造高效团队,构件简单明朗、分工协作的人际气氛,让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正是做到了这三点,中建五局的基本人才培养机制就已经形成了,人才紧缺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在人才方面第二个对我有启发的是。“七成定律”。“七成定律”强调候选人能具备应征岗位70%的要求就可以使用了。这确实是大胆的人才选拔方式,但是却用事实证明了其可行性。鲁贵卿先生有次去北京公司了解工作,北京公司的总经理诉苦缺少优秀的项目经理,但是在查看了员工名册后发现,有部分员工完全可以胜任项目部经理,只是工作时间段,资历少。在听取鲁贵卿的建议后北京公司总经理在重点培训四人一段时间后大胆任用,其中有一个人把一个可能亏损

5、过千万的工程干成了盈利项目,另有一人在项目的实测实量考评中被评为业主华北区域第二,北京区域第一。这是一个令人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等到成熟了之后用他,他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就缺少了激情。但当一个人在具备岗位0%能力的时候用他,他肯定会用10%的激情和干劲去弥补30%的不足。正是从这种人才观出发,中建五局的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了自己明确的人才评价法测,促成了企业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当前我们公司也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虽然我们通过“导师带徒”等一系列方法培养新员工,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人才的空缺还是比较大,那么学习借鉴中建五局的方法或许可以缓解当前的许多矛盾。企业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创新,

6、我们只有在吸收先进资源的同时,不断锐意进取,把人才合理,大胆的运用,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于企业的文化,中建五局有效的结合中国古代文化、中建文化 以及湖湘文化的精髓,创建了其核心主流“信和”文化。“信和”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即“信心、信用、人和”,“信心”指个人做事要有冲劲,有能够做好的气魄和胆量,”信用”对于企业至关重要,企业对业主和社会要追求诚实守信的经营方式,“人和”则是大家达到和谐统一。这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互补互成,为中建五局的软实力提升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上面这种企业文化是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为企业上下所熟悉,有利于传承的稳定文化,中建五局把“信和”文化放在企业

7、的重要位置,在公司内部宣扬优秀干部的优秀事迹,并且号召同事学习,结合实践积极推广以“团队文化、诚信文化、执行力文化、精品文化、学习文化、创新文化、快乐文化、节约文化”为内容的主流文化。并且重视员工对主流文化的理解和实践,中建五局每年向员工推荐一本书,努力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先后组织员工对“信和”主流文化进行大讨论,出版各类企业文化读物,举办各种比赛、晚会等等,让“信和”主流文化走进每一个员工的心中。 鲁贵卿先生曾说。“企业文化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企业在一步一步的发展中要树立起信心和品牌意识,少不了文化的熏陶,因而企业的主流文化至关重要,一个企业,一年两年绩效好靠运气;三

8、年五年好靠制度;长期绩效好则要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中建五局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企业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们企业也有自己的文化,每年通过举行篮球赛等各种大小比赛弘扬企业文化精神,但是我感觉我们的员工没有把企业文化根植在心中,更谈不上深刻的理解。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企业文化的宣传也不是儿戏,需要谨慎对待。 至于本书第一章节的战略决策管理、第二章的市场经营管理和第四章的项目工程管理都对我产生了有很大的启发。中建五局一直以来都树立了长期的战略目标,企业战略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 3素,是对企业全局问题、长期问题、基本问题的思考和决策。把战略经营当做企业持续发展的成功

9、之道,从工程企业的执行力、科学运营、科学管理以及“转型升级”入手,同时用干部、抓落实、育文化,开展大量的实践探索,符合当代社会前进的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企业市场经营管理制定正确的营销手段,从全员营销、信心营销、目标营销、体系营销、集团营销、品牌营销、文化营销入手,现场与市场互动、区域与区域之间互动,才能提高全局的竞争性。与此同时在重营销的同时也注重服务,设置大业主的客户经理,使业主产生安全感,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出现问题才能友好协商。立足现场保市场,搞好服务促市场,牢牢抓紧市场的节奏,才能促进企业每一次效益最大化。在工程项目管理上,中建五局也主要利用机制和管理体系相结合,从“标准化”、“精

10、细化”、“信息化”入手,集中管理检查,同时绘制“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圆图”,理论结合实践,用好信息和科级管理手段,对施工项目深入分析研究,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在这些方式方法中,有些我们企业良好的运用于实践中了,有些地方略有欠缺,我们企业也当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寻找合适的改革之路。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并不是一两年就能做出绩效的,我们企业要想持续稳步前进,改革是必经之路。摸着石头过河不如现在我们直接借鉴应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化改革也不是单纯的口号,企业的效益和员工的福利息息相关,只有从认识上转变计划经济老旧的经营方式,才能带动企业进步,同时实现自我发展。 第二篇

11、:读科学管理原理有感读科学管理原理有感 02X1055林晓雯 读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的第一章,我初步了解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这让我感触颇多,收益匪浅。下面就让我来谈谈从书里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和自己的一些感受吧。 在我看来,泰勒所强调的科学管理,实际上是依附于“只有每个工人以他的最大努力每天干足他最大可能的工作量时,才能获得最大的富裕。”这样一个原则上的。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难明白,既是说当每个人都尽最大努力了,劳动效率提高了,那得出的效果肯定是最好的,就好像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按照这样一个原则,实际上就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取得最佳效率的根本途径。那么要获得最大利润,只要让每个工人都做出最大的

12、劳动效率不就行了吗。但是,与事实相反的却是,绝大部分人并不愿意进行高效率的工作。作者由此分析出三个原因:一是长久以来在工厂间流传的一种谬论以及形成的一种普遍的习惯;二是企业自身管理制度的残缺导致工人为保护自身利益而成为“磨洋工”;三是各行各业按照传统习惯运作,大大浪费了工人劳动力。 通过分析以上三个原因,我总结出,“磨洋工”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工厂之中常用的一些老的管理体制太过死板僵硬,使得工人们没办法真正与雇佣者享受到所创造出来的财富,这样既让工人感受到被剥削,又失去了同行的支持与理解,于是他们就按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法去干自己的活,而管理人员对此却很少协助和过问。归根到底,工人们处于一种孤军奋战

13、的状态,这让他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可能按照一种科学或者工艺的规律和法则去干自己的活,这就使得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没办法实现,简而言之,要真正做到科学管理,最根本的就是要消除出现磨洋工的根源。只有消除了这种现象,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管理。 为了能使工人按科学法则去干活,必须在经营者与工人之间推行一种比正常管理模式中现有的责任制更加均等的责任制。管理者的责任在于发展科学,并且指导和协助在科学法则下干活的工人,由此可见,劳动成果的责任并不单单是工人特能的,作为管理者实际上应当承担更大更多的责任。 通过系统地改变管理策略,消除“磨洋工”,才能真正地实现管理目标“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

14、最大化”。这就是我通过第一章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自己的观点。 第三篇:读安藤忠雄论建筑有感读安藤忠雄论建筑有感 之前下载的城市规划专业书单中有安藤忠雄论建筑一书,但一直没有看,大概源于对建筑学相关领域知之甚少而怀有的担心看不懂的心结吧。昨天下午3点多,开始想起这本书来,开始阅读,没想到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到今天下午3点,不过24小时的时间,已经完整看完。由于建筑学是相关学科,不需要对书中提及的诸多建筑师和美术工作者或者其他相关人士有详细的了解,所以把正文完整地读完了。总体感觉是写的很棒,娓娓道来,他离我很近,像是在我对面与我聊天。还有写的很令人期待,读此书的感觉让我回到了大学时读基督山伯爵的迫不

15、及待读完的境地中。还记得基督山伯爵当时大概是10多页,用了3天读完的,读完之后感觉酣畅淋漓,大呼痛快过瘾。自此后再看电视剧中关于复仇类似的情节,觉得都像是在对基督山伯爵的模仿。 再回到安藤忠雄论建筑一书。也许是因为他的这本书是对东京大学建筑系研究生院学生所做的次讲座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也许是因为我最近正对规划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渴望,想系统学习城市规划,也许是因为他面对的讲座对象与我现在的初学规划状态非常贴合,我认为这本书对于刚刚转型的我,对于青年学子,对于还算年轻的人都有着启迪作用。因为书中有一条主线:20多岁时,应进行独立思考,应寻找理想,应为理想做准备。为此,他自学了建筑,去欧洲进行较长时间的旅行,在旅行了进行思考。与国匠城02X年主题“读写行走”如出一辙。 另外,在这本书中,也写了很多相关教材中看不到的东西,比方对勒科布西埃和密斯凡德罗性格的比较、建筑选用材料的比较等等。如果不了解这些内容,在讲授城市规划原理时,很容易有干巴巴的感觉,这样则丰富了课本内容。所以算是大开眼界了。 回想起在大学时,读书时不加选择,全凭兴趣,至今还非常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虽然当时是清贫的,但精神世界是很丰富的。由于兴趣经常在摇摆,这样挺好,那样也挺好,所以至今也没有在一个专门的领域有什么作为,但我希望能像安藤那样在20多岁认识的各领域的朋友后来成为其工作的对象或者奠定了基础一样,他在0多岁甚至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