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课程习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4557030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性代数课程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线性代数课程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线性代数课程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线性代数课程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线性代数课程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性代数课程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性代数课程习题(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线性代数课程习题第1章行列式习 题 1.11 计算下列二阶行列式: (1) (2) (3) (4)(5) (6) (7)2 计算下列三阶行列式:(1) (2) (3) (4)(5) (6) 3 用定义计算行列式:(1) (2)(3) (4) .4.用方程组求解公式解下列方程组: (1) (2)习 题 1.21 计算下列行列式:(1) (2) (3) (4)2.计算行列式(1)(2) (3)(4) (5)3.用行列式的性质证明:(1)(2)4.试求下列方程的根:(1)(2)5.计算下列行列式(1) (2) (3) (4) (5) (6)习 题 1.31 解下列方程组(1)(2) 2 k取何值时,

2、下列齐次线性方程组可能有非零:(1) (2) 习 题 五1.41计算下列行列式(1), (2) (3)(4), (5)2用克莱姆法则解线性方程(1) (2)3当为何值时,方程组 可能存在非零解?4.证明下列各等式(1) (2) (3) 5.试求一个2次多项式,满足.第2章矩阵习 题 2.21设 , , ,求3A-2B+C。 2已知 求矩阵X。 3计算下列矩阵(1), (2) ,(3)(4),(5)4设 , 求(1)AB3B; (2)ABBA; (3)(AB)(A+B);(4)A2B2 5已知设 f(x)=x22x1,求f(A)。 6如果,证明A2=A的充要条件是B2=E。 7设 (1)计算行列

3、式|(2AB)T+B|的值.(2)求行列式|A3A|.8.证明:(ABC)T=CTBTAT.习 题 2.3用分块矩阵的乘法计算下列各题1 求AB. 2. 求ABA.习 题 2.5 1.用求矩阵的逆矩阵(1)其中adbc0; (2)(3) (3) 2.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求逆矩阵(1) (2)(3) (4)3.设Ak=0,其中A为方阵,k为大于1的某个正整数,证明(E-A)-1=E+A+A2+Ak-1.4.解下列矩阵方程(1) (2)(3)5.若A为非退化矩阵,并且AB=BA,试证: A-1B=BA-1。习 题 2.6 1.求下列矩阵的秩 (1) (2)(3) (4)2.问能否适当选取矩阵 中的k的

4、值,使(1) r(A)=1,(2) r(A)=2,(3) r(A)=3.3.试证明: .习 题 2.71.设,且A+B=C,求x,y,u,v,w,t。2计算(1);(2) (n0)3.求逆矩阵:(1) (2) 4.求矩阵的秩:(1); (2)5.已知矩阵 (1)设AX-2A+5E=0,求X.(2)设AX=A+2X,求X.6.已知AP=PB,其中 ,求A与A100.7.设A为3阶方阵,A*为A的伴随矩阵,AT为A的转置矩阵,A-1为A的逆矩阵,若行列式|A|=4,(1)求行列式的值.(2)求行列式.8.设A是n阶方阵,E是n阶单位矩阵,A+E是可逆矩阵,且f (A)=(E-A)(E+A)-1,求

5、f (f (A).9.证明 10.设A为n阶满秩方阵(n2),A*为A的伴随矩阵,求证(A*)*=|A| n2A.第3章线性方程组习 题 3.1 1、判断下列方程组是否有解,若有解,用高斯消元法求出一般解。 (1) (2) (3) (4) 2求齐次线性方程组 的通解。 3问k取何值时,线性方程组无解?有唯一解?有无穷多个解?有解时并求出它的解。4当k取何值时,线性方程组 有非零解?并求出它的一般解。习 题 3.2 1.设向量, (1)若+=,求; (2)若3-2=5,求. 2将下列向量用其余向量线性表示: (1)1=(1,1,-1)T, 2=(1,2,1)T , 3=(0,0,1)T, =(1

6、,0,-2)T; (2) 1=(1,1,1, 1)T, 2=(1,1,-1,-1)T , 3=(1,-1,1,-1)T, 4=(1,-1,-1,1)T=(1,2,1,1)T。 3判断下列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1)1=(1,1,1)T, 2=(0,2,5)T , 3=(1,3,6)T; (2)1=(2,-1,3)T, 2=(3,-1,5)T , 3=(1,-4,3)T (3)1=(4,3,-1, 1,-1)T, 2=(2,1,-3,2,-5)T , 3=(1,5,2,-2,6)T, 4=(1,-3,0,1,-2)T。4试证:(1)若1,2,3线性无关,则21+2,2+53,43+31线性无关。

7、 (2)若1,2,3线性无关,则1,1+2,1+2+3线性无关。习 题 3.31.求下列向量组的秩和它的一个极大无关组:(1) 1=(2,1,1)T, 2=(1,2,-1)T , 3=(-2,3,0)T;(2) 1=(2,1,3, -1)T, 2=(3,-1,2,0)T , 3=(1,3,4,-2)T, 4=(4,-3,1,1)T 2求下列向量组的秩及其一个极大无关组,并把其余向量用极大无关组表示 :(1)1=(1,-1,2, 4)T, 2=(0,3,1,2)T , 3=(3,0,7,14)T, 4=(1,-1,2,3)T(2) 1=(1,1,1)T, 2=(1,1,0)T , 3=(1,0,

8、0)T, 4=(1,-2,-3)T 3.设向量组与向量组(sr)有相同的秩,证明: 向量组与向量组等价.习 题 3.41.设 问V1,V2是否是向量空间?为什么?2.试证:由向量1=(0,1,1)T, 2=(1,0,1)T , 3=(1,1,0)T所生成的向量空间就是R3.3.验证1=(1,-1,0)T, 2=(2,1,3)T , 3=(3,1,2)T为R3的一个基,并把1=(5,0,7)T, 2=(-9,-8,-13)T 用这个基线性表示 。习 题 3.51求下列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一个基础解系和它的通解: (1) (2) (3)2求下列方程组的通解: (1) (2) (3)习 题 3.6 1.

9、判断下列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并求秩和一个极大无关组:(1)1=(1,2,-1, 4)T, 2=(9,100,10,4)T , 3=(-2,-4,2,-8)T; (2) 1=(1,2,1, 3)T, 2=(4,-1,-5,-6)T , 3=(1,-3,-4,-7)T, 4=(2,1,-1,0)T(3) 1=(1,1,1, 1)T, 2=(1,1,-1,-1)T , 3=(1,-1,-1,1)T, 4=(-1,-1,-1,1)T 2. 求下列向量组的一个极大无关组,并将组中其余向量由极大无关组线性表示:(1) 1=(1,1,3, 1)T, 2=(-1,1,-1,3)T , 3=(-1,3,1,7)

10、T, 4=(-1,3,1,7)T(2) 1=(1,1,2, 3)T, 2=(1,-1,1,1)T , 3=(1,3,3,5)T, 4=(4,-2,5,6)T5=(-3,-1,-5,-7)T. 3. k取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求它的全部解.4.问a,b为何值时方程组 相容?相容时求出它的全部解.5.试证两个等价向量组的秩必相等.6.设1,2,s是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B的s个解,k1,k2,ks为实数,满足k1+k2+ks=1,试证: X=k11+k22+kss也是所给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7.设A是矩阵,B是矩阵,若记分块矩阵 C=AB,试证:矩阵方程 AX=B,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r(C)

11、=r(A). 8.对非齐次方程组Ax=B,已知r(A)=r,以及方程组的(n-r+1)个线性无关的解向量1,2,n-r+1,试证:1n-r+1,n-rn-r+1是其导出组的一个基础解系. 第4 章矩阵对角化与二次型习 题 4.11 设有向量 ,(1)求内积(+,-) (2)求长度 |2-3| 。2 已知向量组(1),;(2)试将它们先正交化,再标准化。3 指出下列矩阵是否是正交矩阵?说明理由。(1) (2)习 题 4.21 求下列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1) (2) (3)(4) (5) 2设A是n阶可逆矩阵,证明它的特征根00,而且是A-1的特征根。 3.设0是A的特征根,k是实数,试证(1

12、) k0是kA的特征根;(2) 是A2的特征根.习 题 4.31 矩阵(1) (2) (3)是否可以对角化?若可以,将其对角化。2 将下列实对称 矩阵对角化(1) (2)习 题 4.41. 将下列二次型写成矩阵形式(1)(2)(3)2用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并求出所用的可逆线性变换(1)(2)3 用正交变换化下列二次型为标准,并求出所用的正交变换(1)(2)习 题 4.51 判定下列二次型的正定性(1)(2)2 求k的值,使二次型 为正定的.习 题4.6 1.将下面向量组正交化,单位化. 2.试证矩阵正交矩阵.3.设,都是阶正交矩阵,求证也是正交矩阵.4.求下列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1), (2).并问它们的特征向量是否两两正交? 5.求一个正交变换,将矩阵 化为对角矩阵.6.求一个正交变换,化下列二次型为标准形.(1) (2) .7判定下列二次型的正定性.(1) (2) .8.设是正定矩阵,试证也是正定矩阵.线性代数习题答案第1章行列式习题1.11. (1) 2; (2) 12; (3) 1; (4) 1; (5) 0; (6) ; (7) 2.2. (1) 28; (2) 0; (3) (adbc)e; (4) (x1y2x2y1)z; (5)270; (6) 2.3. (1)30;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