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4556876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问卷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 A、教诲(hu) 谀词(y) 繁衍(yn) 恪尽职守(k)B、恣睢(z) 寒噤 (jng) 胆怯(qi) 相形见绌(ch) C、滑稽(j) 佃户(din) 甲胄(zhu) 行阵和睦(xng)D、粗糙(co) 裨补(b) 舴艋(z) 锲而不舍(qi)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3分)A、喑哑 朦眬 憧憬 胜气凌人 B、遐想 旁鹜 曙光 精巧绝纶 C、舐犊 惘然 斟酌 重蹈覆辙 D、霹雳 驽钝 防碍 顾名思意3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应用正

2、确的一项( )(3分)A、“新疆大发展,我们怎么办?”“首付大跨越,我们怎么干?”乌鲁木齐人已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当做首府跨越式发展的不二法门。B、集电话、电脑、相机等功能于一体,这款新型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C、去年年初,大蒜、绿豆等农产品大幅涨价,疯涨速度令人叹为观止。D、面对环境污染,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终于妙手回春。 4、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蚊子和狮子、丑小鸭都是丹麦作家安徒九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卷 第1页 共10页 生的作品。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语中人们常用布衣代平民,手足代兄弟,门生代学生,鸿雁代书信,婵

3、娟代月亮。C、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三苏”、欧阳修、李白、辛弃疾。D、阿长与、社戏、藤野先生、故乡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5下面两个句子,句有语病,句画线处有标点错误,请找出,将修改后的部分写在横线上。(3分)这个城市的环卫垃圾车在午夜清理垃圾时不熄火,长时间地发出噪音和废气,对周围居民的身心影响很大。树叶生命的升华,不是在它绿油油的时候,而是在它枯黄飘零之时,在它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那刻,因为它谱写的是人生的真谛。句: (2分) 句: (1分) 6.古诗文填空(10分)(1)力尽不知热, 。(2) ,长河落日圆。(3)因思杜陵梦, 。 (4)相信你此时坐在考场上一定充满信心。还记得李白行

4、路难中那鼓舞人心的两句诗吗?请写出来,鼓励一下自己 , 。 (5)过尽千帆皆不是, 。(6)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词中,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中用的典故是: , 。九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卷 第2页 共10页(7)请你从积累的诗词中写出连续的两句写“愁”的句子: , 。7.综合性学习(5分)亲爱的同学们,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们一定熟悉了那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那么,请完成下列题目,让大家都能读懂雨的心曲。【活动一:导入雨的诉说】假如你是“雨的诉说”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生动的话语,用拟人的手法,以“雨”的身份,导入“雨的诉说”这一话题。(2分) 【活动二:收集雨的词

5、汇】自古以来,雨因为它常见,所以在文字中均能见到它的身影。请摘录含“雨”的成语两个,俗语一个,写在下面:(3分)成语: 俗语: 8、名著阅读(3分) 三国演义中,“白帝城托孤”这一情节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有: 、 、 。二、现代文阅读(共3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9-14题(18分)赶 考 儿子入初中,几经托人,才能够参加一场入学考试。我在考场外慢慢走着,消磨自己内心的疲倦和焦急。 内心深处的记忆恍然就在这踱步中醒过来,针扎了似的。 长途客车上,一个蓬头散发的女孩子枕在一个瘦削的中年人肩上,睡着了。那个中年 人穿着一身布衣不用问就知道是家境极其平常的农民。 那个安然昏睡的女孩子就是十五岁的我,我

6、依靠着的父亲要带我去离家几百里的城市 参加一所中专学校的英语口试。 一路上我都在昏睡,靠在父亲的肩上我睡得嘴角流出了口水。 父亲带着我住在同村一位在这个城市里做了官的人家。在他家里,我第一次吃到了那样鲜美的牛肉面,第一次盖上了像一片轻柔的羽毛的缎子薄被。饭后我就去看书,只要一册课本在手,我就会忘了一切不自在,何况还有父亲在身边。在我少年的记忆里,凡是去城里亲戚熟人家里吃饭,哪怕只是一个小时,我手里也拿着课本,课本是我去人家做客的一根拐杖,仿佛唯恐别人查证一个农民的孩子在城里的理由。课本是我在城里行走的证件。 有课本在手,又有父亲陪着,我甚至记得他家阳台上,早晨总有灰色的鸽子跳上来, 咕地叫。记

7、得我拿一个小板凳坐在阳台上,仔细地望着那一片陌生而广大的城市。 我隐隐听见了父亲和那位做官的同乡在说着口试时找熟人的话。 一个多月后,坐在高一课堂里的我,突然得知自己确实并未被录取的消息。 三年后,我终于如愿收到了当地一所比较有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亲戚邻人都来祝贺,那时候,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还很稀罕。客人走后,父亲光脚坐在院里的大石桌上,语气轻缓地叫我到跟前,要我给那年进城考试时寄居在他家的那位做官的同乡写封信,父亲吸着烟,说:“你就写”他吐着烟,以他有限的初中文化水平字斟句酌,那从容斟酌字句时的幸福表情,我到现在都记得。 夏天的夜晚,月光皎洁。阔大的月亮底下,从父亲舒缓的语声中,我仿佛看见了

8、父亲那年和那位做官的同乡在夏夜谈话的情景。 踱步在考场外,我担忧儿子,想念父亲。 至今,我没有听到父亲说过一句当供我读书的难处,我只记得父亲对躲在县中学一棵大树后面哭泣的我说,“憨着哩,考上了怎能不上呢?”我只记得布衣布鞋的父亲带我去遥远的城市赶考;我只记得每次离家去学校时带够了学费,临走时父亲往往又叫住我,人身上掏族出几张揉皱的角票再递到我手里,我惊讶地接过,欢天喜地跑了。岁月往前走,在一个路口,一个停留处,总是会梦醒似的发现当年不曾记得或竟然是毫不觉察父母的深恩。这样的发现总是让我惊心,我原是这样的无知。前行的路上,抚养儿子成长的路上,处处深藏着父亲母亲的深恩。父亲母亲当年将这样的恩情深深

9、埋藏,让他们无知的女儿一次次碰触这人间的珍贵,收获这惊悚无言的感动。在考场中的儿子,何时能懂得我此时的心情呢,怕也要在二十多年后的某一个时刻吧。9这篇文章写了“儿子”的考试和“我”的考试,其中起过渡作用的两个自然段是 和 。(填序号)(2分)10“我”借住在城里的同乡家里,记忆最深的两件事情是什么?(2分) 11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都与“那位做官的同乡”有关,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这一内容?从中体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变化?(5分) 12文章最后几个自然段,作者两次提到“我”的“无知”,请说说作者感到无知的是什么。(2分) 13阅读文章第段,说说“我”“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作者在言语之中流露出对儿子怎

10、样的期望?(5分) 1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和阅读体会,对文题“赶考”作点简明扼要的注解。(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5-22题(21分)读书贵有疑胡忠伟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儿时读孟子中的一句“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再看朱熹的注释:“褐,贱者之服,宽博,宽大之衣。”他十分纳闷因为生长在南方,偶见的“衣褐者”多是富贵之人。“名虽褐,而实则绒(细羊毛织品)也。”于是,他向老师质疑:“褐乃贵人之衣,胡云贱者之服?既云贱矣则当从约,短一尺省一尺购办之资,少一寸免一寸缝纫之力,胡不窄小其制反宽大其形,是何以故?”老师默然不答。再询,则顾左右而言他。李渔颇感失望,疑问数十年未解。直到远游塞外,才终于揭开谜底:原来塞外天寒地冻,牧民自织牛羊毛以为衣,皆粗而不密,其形似毯,所以“人人皆褐”。可是牧民为什么不知节约物力人力,一律穿那“宽则倍身,长复扫地”的“毯”式服呢?原来这种服装是日当蓝衫夜当被的,“日则披之服,是夜用以为衾,非宽不能周其身,非衣不能尽覆其足”。这应是“学贵疑”的很好的事例了。读书做学问,难免会遇到许多的疑难处,自古以来,人们就很赞赏提出疑问的精神,认为“会读书,当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怕的不是有疑难,而是终日读书没有疑问书上说什么就信什么,是不会有进步的;书上说什么,不懂装懂,更是难有出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