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方剂学及著名中医方剂著作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4556111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医方剂学及著名中医方剂著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代中医方剂学及著名中医方剂著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代中医方剂学及著名中医方剂著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古代中医方剂学及著名中医方剂著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古代中医方剂学及著名中医方剂著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医方剂学及著名中医方剂著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医方剂学及著名中医方剂著作(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医方剂学及著名中医方剂著作篇一: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及学习的意义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及学习的意义中国中医科学院 季巍巍一.概要(一)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包括 . . . .(二)学习经典著作的意义为什么要学古代的著作 ?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中医学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因此,中医 的理论知识是日久民心.相对而言,西医是日新月异的.中医历经几千年的医学理 论,仍然积极地指导着临床诊疗,此为中医之妙.中医学和西医学也因此而成为完 全不同的两个医学体系.在中医学几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医家和著 作,只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才能在今天仍被称作经典.因此,学习中医的四 大经

2、典,是每一个中医人提高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认真的研讨古人的医术, 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能够对中 医的四部经典著作有更全面的认识,在临床运用方面能有新的领悟和提高.总之, 学习古人的著作的意义在于,在古代著作的指导下,使中医学呈现出如今日渐辉 煌的发展.二.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中医的四大经典指的是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和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 典的著作,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有着巨大指导作用和研究价值.目前国内的中医 高等教育教材将.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同时,有学者认为,除了以上四 大名著,.以及亦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并无冲突.本节课以目前高等教育教材 推荐

3、的四部书作为经典著作进行讲解.一)1. 概述简称,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中医界中尊奉的基础理论主要从中提炼发展而成.而且当代医学科学的某些 研究课题,比如生命科学.气功理论.经络的实质.医学心理学.气象学等,也或多 或少得从的论述中获得新的发现和启发.共包括九卷和九卷.此两部分分别包含 81 篇专题,内容非常广泛,这些内 容逐步形成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且以此渗透贯穿到中医领域的各个方面.其 内容涉及到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在长期的 医疗实践.活体观察以及古代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讨论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和器 官的生理功能.病

4、理变化,并通过经络沟通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成书并非某个时期或某个人的作品,它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 秦汉时期几百年间由许多医书汇集并不断增补而成.起源于轩辕黄帝,一般认为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反映秦汉时期之前的医学成就,而且它的成书也确定 了我国医学的独特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历代医学的著作很多取 材或取法均来自,历史上大家熟知的各种医学流派的形成和崛起所采用的学术 理论也大多源于,因此称为医学之宗.不但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医教学的必读教 材,在如今的高等中医院校也是一门必修的主课.2. 内容 论病学说:包括邪正理论.病因.病基.疾病传辩.病症五方面的内容.其中邪

5、 正理论指的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若人体的正气充足,不论外面是否有邪 气,人都不会发病.并指出病因包括六淫.七情.饮食及劳伤治病等方面.病机,具 体提出病机十九条,对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疾病传变:从阴阳内外寒热虚实进行归纳,侧重对多种病症的病因. 病基.症状.治疗.愈后以及预防做出具体的论述,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基 础. 诊法学说:的诊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而且关于脉诊描述地非常详实,包 括 _ 多种脉相的具体表现,并且强调四诊合餐,此乃中医诊法的起源.关于治则. 治法的学说,提出了治未病.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扶正袪邪.补虚泄实.调整阴阳 等一套具体的治疗理论,而且总结了许多治疗

6、的方法,如针灸.按摩.导引.外敷.蒸浴.放血等,特别是描述了很多针灸手法,至今临床中仍在运用. 运气学说:运气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的七篇大论中,着重探讨了自然界 气候的长变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的变化规律,并且试图按照这些规律指导人们 驱利避害,防病治病. 养生学说:在天然相应.形成合一的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提出了协调阴阳.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等一系列的防病益寿的养生方法,其中 防重于治的思想尤为可贵.总之, 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因其内容丰富异常,具有非常 强的指导意义,并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重视.3. 的三个第一 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

7、是从开始的,所以说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 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的讲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及方 法,对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 是第一部养生宝典.中不仅涉及到如何治病的方面,还论述了如何预防得病的内容,即如何在不 吃药的情况下能够健康长寿.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称为治未病,不治已 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为中涉及的一部分养生内容. 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的描写是以生命为中心,涉及到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 和历史等多方面.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思想的基础和精髓,在中华民族几千年 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其医疗主导作用功不可没.在 7_ 多年前,欧洲

8、出现鼠疫爆发,大约四分之一欧洲人丧命,而在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然也记载 过瘟疫的流行,但是从没有像欧洲一样,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由此充分展现了 的医学作用.(二) 1. 概述 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于公元 _ 年至 2_ 年写成.全书共十二卷二十二篇,包括 397 法.除去重复的药方,共包 含药方 _2 个,本书重点论述的内容是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 化,以及如何进行辨证施治的方法.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系统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 方药俱全.与偏重于理论不同,更注重临床经验,因此理法方药非常齐全.所以 本著作在中医发展史

9、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还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中国医 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2. 内容作者张仲景运用.中的理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对外 感疾病的发生.发展.愈后.治疗进行了精辟的阐发,他将外感疾病具有规律性的 各种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辨证.其中又将每经结合 阴阳.表里.痰热.虚实进行了辨证论治,因此本著作中即体现了同病异治,也有异 病同治两方面内容,确立了严谨的治疗规范,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奠定中国医学 辨证论治的原则.在中医诊疗过程中强调的辨证论治实际上是从开始的.是第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理法方药齐备的临床医学巨著.本书按照伤寒传变 的规律,以

10、条文的形式进行逐一的辩质,内容言简意赅,但辨证严谨,治疗方法灵 活多便,用药方面药少而精,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本书 的用药特点,后世逐渐形成仲景的经方学派 .如今临床上包括经方派和时方 派两大派别.通过实践证明,本书的辨证论治原则不仅适用于伤寒病的治疗,而且 也指导着其它临床各科治疗的准则.中所运用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基 本治法,对后世有非常广泛的指导作用.在中,共创制了 _3 个基本的方剂,如麻 黄汤.桂枝汤.承气汤.白虎汤.小柴胡汤.里中汤.四磨汤.五苓散.泻心汤及乌梅丸等,这些方剂不仅为人 熟知,而且被现代临床广为应用.由此可见,对中国医学做出了巨大的

11、贡献,在现 代学习中本书必不可少.(三)1. 概述作者张仲景,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全书共 25 篇 , 方剂 2_ 首 , 列举病 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 , 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它是我 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著,也是张仲景所创制的辨证论治的代表作之一, 古今医家称本书为方书之祖 .其一方之精,是治疗杂病的典范.最初,张仲景 撰写的只有一书,随着战争.战乱,原书亡失,后人人为的将分成和两部分. 书名中的金匮指的是本书的重要和珍贵,要略指的是简明扼要,表明本 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慎重保藏和应用.2. 内容是治疗杂病的典范,它涉及了内科.外科.妇科以及儿科的内容,对后

12、世的分 科治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共 25 篇,方剂有 262 首 , 病症 60 余种,其所论述的病症是以内科杂病为主 , 同时兼顾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内容.的 25 篇中的内容为,第一篇是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属于总论的性质,对疾病. 病因.病基.预防.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做出原则性的提示,在全书中具有纲领性 的意义.第二篇到第十七篇属于内科范围的疾病.第十八篇涉及到外科疾病.第十 九篇将不便于归类的几种疾病合为一篇.第二十到二十二篇属于妇产科疾病.最 后三篇涉及杂疗方及食物禁忌等.在疾病的治法方面除药物治疗之外,还选用针 灸.饮食调养,而且重视护理的作用.药剂包括汤剂.丸剂.散剂.酒

13、剂等.药剂又可 分为内服的药剂,和熏.洗.坐.敷等外置的药剂.值得一提的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其内容是后半部 分介绍的杂病.其重要性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首创了以病为纲.病症结合.辨 证施治的诊疗体系.张仲景以病分篇进行编写,确立了病因诊断在篇二:方剂学完整整理 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 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 主要基础学科之一.先秦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283首方,用药242 种.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

14、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标志方剂临床应用已 初具规模.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_首.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提出 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观其脉证,知犯 何逆,随证治之;配伍严密,药变方殊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剂型丰富, 煎服有法;疗效卓著,流传千古.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简.便.廉.效):单方5_首.复方494首;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论述简要, 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隋唐时期

15、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孙思邈):载方75_多首;病症类方,首列妇儿;专辑食治卷;收 录保健.美容方.:载方68_多首;保存许多散失方;按科.病分类方剂.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1.官修方书: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用药辛温 香燥2.专科方书问世:(钱乙),最早的儿科专科方书3. 方论专着产生:(成无已)第一部专门用君臣佐使理论剖析方剂的专 著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善用寒凉,为寒凉派,著;张从正主张攻下,为攻下派, 著 ;李东垣专补脾胃,为补土派,著 ;朱震亨力倡滋阴,为滋阴派,著明清时期 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载方6_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 (吴瑭)针对温热病证4. 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 (2)治法分类方剂(张景岳)(程钟龄)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为杰出代表3.教材 建设的不断更新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