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诊疗常规(科室)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555489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4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外科诊疗常规(科室)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神经外科诊疗常规(科室)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神经外科诊疗常规(科室)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神经外科诊疗常规(科室)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神经外科诊疗常规(科室)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外科诊疗常规(科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外科诊疗常规(科室)(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诊疗常规附录2:神经外科诊疗常规颅脑外伤诊疗常规第一节 颅脑外伤的基本处理原则一颅脑外伤的分类颅脑外伤有几种分类法,最常用的有三种:(1)外伤机制;(2)严重程度;(3)外伤形态。根据外伤机制,颅脑外伤广泛的被分为钝器伤和锐器伤。钝器伤包括车祸、坠落和钝器袭击。锐器伤常包括枪伤和刺伤。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颅脑外伤。GCS评分可用于统一定量评价脑外伤患者的意识状态(见表1,GCS评分)。一般认为GCS 1415分的患者为轻度颅脑外伤,913分的患者为中度颅脑外伤,8分以下的患者为重度颅脑外伤。注意在进行GCS评分时,应用最好的运动反应来进行计分。应记录双侧的反

2、应。表1. GCS评分评价项目分数睁眼(E) 自动睁眼4 呼唤睁眼3 刺痛睁眼2 不能睁眼1运动反应(M) 遵嘱活动6 刺痛定位5 刺痛躲避4 刺痛肢屈3 刺痛肢伸2 不能活动1语言反应(V) 回答正确5 回答错误4 语无伦次3 只能发声2 不能发声1GCS评分(EMV);最高15;最低3。根据外伤形态,可广泛地被分为三类: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颅内损伤二、颅脑外伤的基本处理原则1急诊颅脑外伤的处理:详见急诊颅脑外伤治疗常规一章。主要包括基本抢救和复苏(ABCDEs),确保呼吸循环稳定,监测生命体征。然后,询问病情,进行简单全身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了解有无合并其它系统损伤,并记录GCS评分、瞳孔

3、大小和对光反射。及时行头颅CT,进行初步诊断和分类。同时,行急诊内科治疗和简单的外科处理,并尽早请神经外科会诊。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原则是挽救生命,缓解脑疝,止血,保存神经系统功能。手术方法包括急诊清创缝合术、血肿钻孔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必要时,可切除部分脑组织减压。3内科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维持脑灌注,激素,抗炎,营养支持,高压氧,冬眠,抗癫痫,以及康复治疗等。第一节 头皮损伤一、 头皮血肿【定义】皮下血肿:皮下组织的血管出血,血肿位于头皮表层和帽状腱膜之间。帽状腱膜下血肿:帽状腱膜下层的血管撕裂出血,血肿位于帽状腱膜下。骨膜下血肿:血肿积聚在骨膜和颅骨之间,多为颅骨骨

4、折板障出血或骨膜剥离所致。【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外伤史,多为钝器伤;皮下血肿:局部肿块,疼痛;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广,有波动,可有贫血或休克;骨膜下血肿:血肿止于骨缝。2 辅助检查血常规;头颅X片;必要时,行头颅CT了解有无合并其它颅脑损伤。【鉴别诊断】头皮下肿物。【治疗原则】1 内科治疗早期冷敷,2448小时后热敷;加压包扎;有休克表现者,应补充容量。2 外科治疗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可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行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并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预防性抗炎治疗。二、 头皮裂伤【定义】由锐器或钝器伤所致的头皮连续性中断,可伤及帽状腱膜,有时可深达骨膜。【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头部外

5、伤史;活动性出血;可有贫血或休克。2辅助检查血常规;头颅X片;必要时,行头颅CT了解有无合并其它颅内损伤。【治疗原则】1 内科治疗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是否给予抗生素、输血、补液等;有休克表现者,应建立静脉通路,扩容。2外科治疗早期行清创缝合,一般在24小时内可行一期缝合。三、 头皮撕脱伤【定义】切线方向暴力作用于头皮,导致头皮自帽状腱膜下层或连同部分骨膜被撕脱。【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头部外伤史,多为发辫受暴力牵拉;大块头皮撕脱,可有颅骨裸露;活动性出血;可有贫血或休克。2辅助检查血常规;头颅X片;必要时,行头颅CT。【治疗原则】1内科治疗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输血、补液等;

6、有休克表现者,应建立静脉通路,扩容。2外科治疗在伤后6小时内、皮瓣完整、无明显污染时,可争取行血管断端吻合,皮瓣复位再植;次则,可行中厚皮片植皮术;若颅骨裸露,可在颅骨外板多处钻孔深达板障,或将该处外板凿除后,再植皮;若创面已有感染,需清洁创面,定期换药,待肉芽组织生长后再植皮。第二节 颅骨损伤一、 颅盖骨折【定义】颅骨受外界暴力导致颅盖骨的连续性中断。【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头部外伤史;受伤部位头皮血肿或裂伤;凹陷性骨折可有局部颅骨下陷;可有局灶神经功能障碍或癫痫发作。2辅助检查头颅X片可见骨折线;头颅CT骨窗相可见骨折线。【鉴别诊断】小儿骨缝未闭合。【治疗原则】1内科治疗有癫痫发作者,予抗癫

7、痫药物治疗。2外科治疗凹陷性骨折片陷入颅腔大于1cm,可择期行骨折片复位或清除术;凹陷性骨折片压迫脑组织,引起癫痫发作、或神经功能障碍,应尽早行骨折片复位或清除术;大面积骨折片陷入颅腔,引起颅内压增高,应急诊行骨折片清除减压术。二、 颅底骨折【定义】颅骨受外界暴力导致颅底骨质的连续性中断。多为线性骨折,并常为颅盖骨骨折线的延续。【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1)头部外伤史;(2)前颅窝骨折:眶周瘀血(“熊猫眼”征),球结膜下血肿;脑脊液鼻漏;可有嗅神经或视神经损伤。(3)中颅窝骨折:脑脊液鼻漏或耳漏;可有II、III、IV、V、VI、VII、VIII颅神经损伤;颈内动脉海绵窦漏搏动性突眼和血管杂音;

8、鼓室出血,鼻出血;(4)后颅窝骨折:乳突部皮下瘀血(Battle征)可有后组颅神经(IXXII)损伤。2辅助检查耳鼻流出液行葡萄糖定性和定量检查显示为脑脊液;头颅X片,包括颏顶位、汤氏位、柯氏位,可见骨折线;头颅CT可见骨折线或气颅。【鉴别诊断】鼻外伤、眼外伤。【治疗原则】1内科治疗半坐卧位;避免用力咳嗽和擤鼻涕;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颈内动脉海绵窦漏可行Mata氏试验,压迫患侧颈内动脉;若有大量鼻出血至窒息,应行气管插管,清除气道内血液,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大量耳鼻出血至休克,应快速扩容,必要时,可压迫患侧颈内动脉或填塞鼻腔以止血;2外科治疗脑脊液漏不自愈达4周以上,可行漏口修补术;对怀疑骨折片

9、或血肿压迫视神经至伤后视力下降者,应早期行视神经管减压术; 颈内动脉海绵窦漏不愈或加重者,需行手术或介入治疗。第三节 脑损伤一、 脑震荡【定义】头部外伤导致短暂脑功能障碍。【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头部外伤史;短暂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半小时;近事遗忘(逆行性遗忘);可有脑干、延髓抑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呼吸抑制、四肢松软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烦躁等;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2辅助检查腰穿颅压正常,脑脊液无红细胞;头颅平片和头颅CT检查颅脑内无阳性发现。【鉴别诊断】轻度脑挫裂伤、醉酒、药物中毒。【治疗原则】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

10、头颅CT;对症止痛、镇静。二、 脑挫裂伤【定义】头部外伤后,脑组织的变形和剪性应力导致着力点和对冲部位脑实质损伤,脑实质点片状出血、水肿、坏死。【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头部外伤史;意识障碍,多为伤后立即昏迷,且时间较长,一般超过半小时;局灶性神经功能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椎体束征、视野缺损、感觉障碍以及癫痫发作等;生命体征改变: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浅快,血压早期下降,后期可增高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视乳头水肿、Cushing反应等;可有脑膜刺激征;可有脑疝表现:小脑幕裂孔疝患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和椎体束征;枕大孔疝呼吸循环紊乱。2辅助检查血常规有应激表现:白细胞增高等

11、;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可有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受损等;血气可有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头颅X平片可有颅骨骨折;头颅CT可见脑组织呈混杂密度改变,低密度区内有斑片状高密度出血区,呈“胡椒面”样,周围可有水肿,脑室、脑池受压变窄,可有中线移位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MRI可进一步了解受损脑组织部位、范围和周围水肿情况。【鉴别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脑震荡、颅内血肿。【治疗原则】1内科治疗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CT;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吸氧,避免低氧血症;维持血压正常或略偏高;降低颅内压:头高1530、甘露醇、速尿、轻度过度通气(Pco2

12、维持在2535mmHg)等;激素;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降温、镇静;营养支持;病情稳定后,可开始康复治疗,包括高压氧、理疗、针灸、功能锻炼等。2外科治疗经内科治疗后,颅压仍超过30mmHg,甚至出现脑疝,CT显示有占位效应,中线移位,需行去骨瓣减压术和/或脑损伤灶清除术。三、 弥漫性轴索损伤【定义】加速或减速惯性力所致的弥漫性神经轴索损伤,主要位于脑的中轴部位,即胼胝体、脑干、中脑和延髓等处,病理表现为轴索断裂、轴浆溢出。【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头部外伤史;伤后持续昏迷;生命体征的紊乱,包括呼吸节律紊乱、心率和血压不稳;瞳孔变化:可时大时小或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可有凝视

13、;四肢肌张力增高,椎体束征,可呈去大脑强直。脑干生理反射消失,包括头眼垂直反射、头眼水平反射、角膜反射、嚼肌反射等;出现掌颏反射、角膜下颌反射。2辅助检查血常规可有应激表现,如白细胞增高等;血气可有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腰穿颅压正常;头颅CT和头颅MRI可见大脑皮质和白质之间、脑室周围、胼胝体、脑干及小脑内有散在的小出血灶,无占位效应;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见病灶以下正常,病灶水平及其上异常或消失。【鉴别诊断】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治疗原则】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CT;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纠正呼吸循环紊乱,吸氧,必要时,

14、可呼吸机辅助呼吸;脱水:甘露醇、速尿;激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降温、镇静;营养支持;防治各种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可开始康复治疗,包括高压氧、理疗、针灸、功能锻炼等。第四节 外伤性颅内血肿一、 硬膜外血肿【定义】头部外伤后,硬脑膜动静脉撕裂,血肿积聚于硬膜外腔和颅骨之间,常与颅骨骨折有关。血肿形成使硬脑膜与颅骨内板剥离,又可撕裂另外一些小的血管,导致血肿不断增大。【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头部外伤史;意识障碍:有三种情况,(1)无原发昏迷,血肿增大,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2)昏迷清醒昏迷,中间清醒期;(3)伤后持续昏迷;以中间清醒期最为常见和典型;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视乳头水肿、Cushings反应等;可有小脑幕裂孔疝: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椎体束征。2辅助检查血常规可有应激表现,如白细胞增高等;头颅X片常有颅骨骨折;头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