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及其形成原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55405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联模式及其形成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联模式及其形成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联模式及其形成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联模式及其形成原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联模式及其形成原因、特点和评价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曾经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 家。苏联奉行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政策。并逐步发展成 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20世纪初在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强争霸,进行冷战,苏联处于资本主义 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中。而在苏联国内,20世纪20年代,在列宁社会主义 思想的指引下,苏联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初步物质 经济基础。在列宁去世后,斯大林的“把国家计划看作客观经济规律”的理论在 党内取得主导地位,为高度集中统一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苏联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

2、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形成了 一种社会模式一一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其 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 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 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 联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的命运归宿, 但对于苏联模式的功过是非,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必须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 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的核心 内容是过渡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国家权力过度集中于党

3、,党的权力过度集中于 中央,中央的全力过度集中于斯大林个人。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随着斯大 林模式的形成,苏联开始逐步建立起一套与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的、自上 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民主选举制的原则。软弱低效的监督 机制:在执政党内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由列宁提出的,但到斯大林时期,党的 监察委员会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权力受到限制,只有自上而下的监督而没有自下 而上的监督,最后监察机构成为打击反对派的工具。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斯大林时期国家安全机关由他个人直接领导,拥有特殊的地位。在经济方面。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 权都高度集中于国家,财

4、务上实行统收统支制度,职工缺少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具有法律效力,计划具有无所不包的广泛 性,计划具有过度集中的统一性,计划完全排斥市场调节。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 体制,部门管理便于实现集中的计划运作,部门管理便于对企业实行专业管理, 大批企业收归中央,中央经济管理部门直接控制企业的人财物大权和产供销活 动。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很少发挥甚至完全排斥市场因素对经济 的调节作用。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了追求数量不计成本代价, 实行过度集中指令性计划体制,以行政手段实行农业集体化,实行低工资政策。思想文化方面。文化团体国家化,党中央对思想文化

5、领域的领导一方面通过 自上而下干部任命规制,另一方面党中央激斗对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直接控制。领 导言论神圣化,斯大林作为党最高领导人,他的思想和严厉被绝对化、神圣化。 公共舆论一律化,思想文化领域完全依赖行政命令,高压手段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和学术争论问题。 对外关系方面。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关系从对外开放转向闭 关锁国,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转向冷战对峙,甚至准备热 战对抗。苏联模式并不是理想模式,其弊端随着历史的发展充分暴露了出来。给社会 主义建设造成了许多危害和灾难性后果,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形象和声誉。其弊端 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苏联模式中高度集权的中央官僚体制,破坏

6、 了民主集内民主,限制了人民民主,压抑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因而各种政治错误、决策失误和腐败现象也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苏联模 式是高度集权的党领导体制,一党独存、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严重影响了人民 对无产阶级政党的信任,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热情。第三,苏联 模式由于高度集权而又缺乏民主监督个人崇拜盛行,因而是典型的人治,违反和 破坏法律的现象自上而下无处不有。以法治国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所必须遵循 的基本原则,也是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苏联模式无视法 律祟拜个人,将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是典型的人治国家。 第四,苏联模 式在处理发展生产和进行

7、阶级斗争关系问题上,过分注重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 的推动作用,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斯大林建立苏联 模式后始终把阶级斗争看作比发展生产力更为重要的任务,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 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于是,阶级斗争一方面成了社会各领域的首要任务, 另一方面阶级斗争的范围和深度无限地扩大了,最终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错杀 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既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又使社会主义背上了不人道的 恶名。 第五,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和指令性计划,严重挫伤了地 方和企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第六,苏联模式片面强调 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极大地破坏了农业、轻工 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背离 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但是苏联模式也有其好的一面。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 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重 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 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主要体现在:1、苏联模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2、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和人员保障;3、促进了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2012 级机电四班 肖博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