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以伊朗电影小鞋子为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4550684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以伊朗电影小鞋子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论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以伊朗电影小鞋子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论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以伊朗电影小鞋子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论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以伊朗电影小鞋子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论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以伊朗电影小鞋子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以伊朗电影小鞋子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以伊朗电影小鞋子为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以伊朗电影小鞋子为例【摘要】 视听语言是电影艺术最主要的表现语言。观众通过视听直接感受到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作为电影的视觉元素,影像必先为观众感官感知,才能引起感知注意,从而激发情感,触发想象,获得理解。伊朗导演马吉德马基迪电影小鞋子的成功,不只在其 故事性,还在于它给予了观众纯粹的视觉享受和真正的感官愉悦,从而赢得了观众,实现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关键词】电影欣赏;视觉元素;小鞋子;色彩;运动传统电影理论认为观众静静地坐在黑暗的电影院中是被动的:“电影会使观众在无意识1中成为意识形态的牺牲者。”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事实上,观众看电影绝非是被动的接 受,而是主动地进行电

2、影欣赏。电影欣赏是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对电影所有元素的领略 观赏。电影欣赏的基础首先是形象的视听,而对形象的视听又依赖于视听语言。电影作为 艺术,视听语言是其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特定的多维时空中,以色彩、运动、摄影机角 度、声音等诸多元素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从而影响观众,通过观看,解读电影。“观看,在各种文化中,它都有过一种神秘而丰富的含义。观看,意味着洞察幽微,意味着深入理解。2然而,电影作为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接受心理过程大不相同,“作为电影的视觉元素,影像必先为观众感官感知,才能引起感知注意,从而进一步激发情感,触发想象,获得理【3解。”使观众通过视听直接感受到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

3、确立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定位。即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对视觉元素的选择与确定。这种选择由于受观影者个人条件和观影习惯的影响,因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多变性。、色彩是电影欣赏中最直接的视觉元素,可以表情达意、营造气氛、强化意境电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运用色彩表情达意已成为电影人的一种创造理念,电影艺术创造的过程中通过色彩把主观情感、理念、意图灌注其中。色彩成为最具表现性和叙事功能的一种表现手段,运用色彩进行交代、强调、暗示、提醒、评述。同时色彩也是电影 画面的第一要素,也是电影观赏中最直接的情绪元素,它可以有力地表现出影片与观众之间的情感、意绪、态度以及心理变化,从而增加艺术感染力的浓度,使

4、影片变得丰富生动,多 姿多彩。层次各异的观众在欣赏与接收电影艺术是要突破色彩层面进行解读,观众通过色彩美感解读电影艺术, 使感情与理念相辅相成, 达到哲理与情理的充分融合。色彩包含着深厚的美学意蕴,既符合审美受众的情感逻辑,又符合审美受众的思维逻辑,在观众中产生强烈 的美感与共鸣。伊朗电影导演马吉德马基迪的电影小鞋子,给予了观众纯粹的视觉享受和真正的感官愉悦,从而赢得了观众,实现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影片以纪实手法讲述了发生在贫困男 孩阿里一生中的一个小插曲,以一双破旧的小鞋子为主线贯穿全篇,生动地演绎了阿里与鞋子之间相依相偎的命运关系。影片开头,在充满吵杂环境与童声画外音的衬托下,一只粉红色的女

5、式小鞋子淡入画面,这个长达将近两分钟的固定镜头,即,摄像机一直处于固定状态。完整地再现了这双可爱的小鞋子由破到补好的整个过程。我们发现,这只粉红色的鞋子一直处于灰色画面的中央,作为局部色相的粉红色小鞋子它主要强调影片主题与观众之间的关 系。“色彩的客观特性与人们对它的主观性认知,形成了色彩的神秘感和紧张性。当这两种感知被投摄到影视作品之中,色彩便成为电影电视充满活力的源泉。” 我们知道,粉红色是一种暖色调,象征着温馨、可爱,而背景一一鞋匠的身体是灰色,是一种冷色调,灰色最 能表现人的沮丧心理情绪,使观众与影片主人公心理达成一致。同时,“事物本身的颜色与5周围的色彩会形成某些交互作用。” 不言而

6、喻,导演是通过色彩对比来加强和强调观众与 鞋子之间的情感,使观众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情绪,从而影响观众,强化影片意境,达到目的,增加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冲击。这个看似单一的画面,实则包含了色彩中的光、影以及光影对 比等色彩基本元素, 通过色彩强调主题, 通过主题感染观众情绪, 通过情绪加强主题, 完整 地表现了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二、运动是电影的生命,电影通过运动加强叙事节奏,刺激观众感觉器官电影作为艺术,运动是电影的本质。 电影是以人的视听觉特征为依据,记录光波的运动和声波的振动,其再现使人获得生理和心理的运动感知。正确的认识和感受电影的运动性是电影欣赏中的又一重要元素。查希里扬曾说:“人,无论在哪

7、一种文明阶段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想要看见在运动中的可见世界。”影片情节如果很复杂或者内容很深奥,因而不能为这种现象所理解,但是,不断移动的人物、动物和汽车等本身却紧紧的抓住他们。”“正是这种电影特有的运动使电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一一绘画、雕塑是刻画运动中的人物或事件的某一时间的片段与瞬间,是某一动态的凝固; 舞台戏剧、舞蹈是通过演员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运动受舞台空间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假定性;电影是在二维空间上创造【7出三维的幻觉,在虚拟的流动的画面空间中感受空间的位移和时间的变化。”因而,电影的运动是多样的,有摄影机的运动、有被摄主体的运动、也有摄影机和被摄主体同时的运动, 不同的运动

8、表达着不同的思想和情感。例如在伊朗电影小鞋子中,在阿里为了给妹妹赢得一双鞋子而进行比赛的一场戏中,有这样几组镜头:镜头景别内容运动主体拉镜头全景阿里同一群孩子在参加比赛摄影机与被摄主体同时运动平移镜头中景阿里努力的奔跑,气喘吁吁同上拉镜头近景奔跑中的鞋子同上平移镜头中景奔跑中的妹妹同上平移镜头全景阿里继续奔跑,有两人超越他同上固定镜头全景一群孩子在努力奔跑被摄主体运动推镜头全景阿里快到终点时,摄像机模拟阿里的主观镜头摄影机运动表格1 1 “镜头元素”表格从表格1 1中可以看出,在阿里奔跑这一场景中,导演几乎运用了所有的运动,通过 不同的运动方式、不同的景别变化、不同长短镜头的剪辑,调动电影视觉

9、元素中一切能够刺 激观众视觉的元素,来加强电影叙事节奏,制造紧张气氛,使观众心跳加快,注意力集中, 甚至对剧中人物的行动产生出一种“内模仿”。鲁道夫爱恩海姆认为运动是视觉最容易强烈注意到的现象。克拉考夫也认为运动是电影手段的主体,观众看到运动时会在身体内引起一种震动,引起感觉器官的紧张和兴奋。因此,一部电影的高潮导演往往通过连续的运动镜头与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来表达预期的目的,同时也满足观众在欣赏中的视觉欲望。三、影响电影欣赏的其它视觉元素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语言,在影视观赏中的视觉元素是非常丰富的,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有时一个镜头就能包含电影的所有视觉元素,但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除了声音,

10、从单一的视觉方面讲,它不仅仅体现在色彩和运动中,比如摄影机的角度、剪辑的连贯、镜头的组接等,它都时时影响着观众,对观众审美接受都能造成很大影响。电影是人类艺术积累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新型艺术。电影是影像艺术,也是银幕艺术,银幕形象是电影艺术形象的存在形式,具有直观的可视性。在影视观赏中, 由于受观影者的思想、文化差异、观影目的、欲望、出发点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 电影有着不同的定位,并且这种定位具有变化性。爱恩海姆曾说过:“视觉是有选择的。” “总之,积极的选择是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正如它是任何其他具有理智的东西的基本特征一样。在它们喜欢选取的东西中,最多的是环【8境中时时

11、变化的东西。”而这个变化,在影像内就体现为运动及其速度的变化。所以在电影作品里,环境中人物的动作,变化和速度应尽量能满足观众的视知觉的需要,如被拍摄的主要对象模糊不清,那就会破坏观众的审美期待,从审美接受的角度看,那就是致命的败笔。一个人的视线不可能同时停留在两个以上的焦点上。在注意力稳定集中的时候,对一些不显著的动摇,主观上常常觉察不出,而且对许多活动的性质和效果并没有重大的影响。 视线选择焦点时,总是被一个最引人注意的点首先吸引过去,迫不及待地看个清楚, 其次的点被排在后面,最次要的点可能完全被忽略。爱因汉姆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满足于了解最重要的部分;这些部分代表了我们需要知道的一切。

12、因此,只要再现这些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就满足了,我们就得到一个完整的印象一一一个高度集中的,因而也就是艺术性更强9的印象。”因此,它启示我们:如何“定位”视觉,始终是电影欣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10总之,“看/视觉元素是电影(电视)叙事的言说、讲说方式。”“看,是电影观众11对电影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观众是通过自己的各种器官来接受银幕画面的种种信息的,而人的眼睛和耳朵是最为敏感、重要的信息通道。因而,电影创作者必须认识到视觉定位的重要性,只要有意识的利用光的亮度和明暗对比,色彩谱系及其搭配, 画面结构和组合效果,以规范和谐,匀称适度的形式给予观众纯粹的视觉享受和真正的感官愉悦,才能赢得观众,实现

13、自己的存在价值。参考文献:1大卫鲍德艾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73页。2伊美特皮洛者:世俗神话一一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年,#第51页。【3陈晓云:电影学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9页。4彭玲:影视心理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1页。5彭玲:影视心理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3页。格巴查希力扬:银幕的造型世界,伍菡卿、俞虹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第#16页。7吕益都:电影视听语言概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第249页。8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一一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第65页。9 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杨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第25页10 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页。11 李泱:电影美学原理,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年,第24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