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455023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建宁县溪口中学 袁国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将主要从教材和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一、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1、对教材的分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三章声的世界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探究有关的两个问题产生与传播,是对声音本质的研究,也是声现象的基础,更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将有助于我们去正确认知和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和探究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真正地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2

2、)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难点:通过实验和观察,体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经验的联想),能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通过实验,经过分析总结,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过程与方法:培养使用手边的学习和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2、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认识教材”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来认识学生”所以备课必须要分

3、析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处理教材,让课堂围绕学生转。学生的现状:能力上,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强。个性上:好动、好奇、好强。知识准备上: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困难: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还有抽象问题的综合分析都比较欠缺。二、教法和学法1、说教法:(1)激励教学法:“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原则,我在多处设置激励性语言,创造主动的物理情景,激励每一位学生学习、表现的动机,引起其探究的意向,力争使每第一位学生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一种成就感。(2)实验认识法: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本节课我设

4、计了大量的实验。将大量的实验过程,知识技能蕴寓其中。使学生感悟到“纸上没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身躬行。”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用身边的学习、生活用具进行实验,从生活、自然现象的实例探究物理问题,归纳物理规律,真正实现“生活既是课堂的起点,又是课堂的归宿。”2、学法指导(1)猜想法:让学生学会在问题面前敢于猜想,学会猜想,进而激发他们积极动手去证明、去发现,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2)归纳法:使学生学会从生活、自然现象和实验中,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方法,逐步学会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独立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学方法。三、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引导学生阅读观看

5、课文P32四副图画,让学生联想,感受声音的世界,体验大自然的美和陶冶心情的优美旋律。2、组织讨论、交流(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联想到产生声音的物体上,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二)进行新课教学1、声音的产生(1)探究小实验:A、让每位学生用手指放在自己的喉头上?并齐声朗读课前一段文字,让学生感受喉头的感觉。B、让学生准备张紧的橡皮筋,拨动它观察现象,是否听到声音。(2)通过生活中的事例:A、用手搅动水;B、用鼓槌敲鼓;C、动物鸣叫的姿态,联想物体发声时的情况。(3)演示实验:小纸片在发声的鼓面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水

6、花四溅。(提醒学生认真观察现象)(4)引导学生通过以上的实验和事例,归纳得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2、声音的传播(1)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并不是用耳朵直接贴在发声体上,就能听到声音?鼓励学生猜想并说说看。(2)再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摸拟实验(课文P34图310),从而使学生总结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实中传播”。同时,在这一结论的基础让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那么在液体和固体中也可以传播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紧接着,例举生活中“钓鱼”现象,和让学生亲生体验“用土电话机打电话”,从而使学生认知(传播声音需要

7、介质,传声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但真空不能传声)。真正地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最后,通过“加油站”,让学生知道“人耳的结构和接听原理”。3、声速的处理,让学生阅读课文P36一、二自然段及“信息窗”,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它。另外,启迪学生思考“声音在传播中若遇到障碍物,会发现什么现象呢?”例举生活中“为什么在教室里说话更响”,并通过“信息窗2”(天坛回音壁),让学生认知物理规律。4、例举生活中利用固体,液体传声的实例(听诊器的使用;渔民捕鱼时,播放鱼喜欢听的声音)。(三)课堂小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传

8、播的速度。V固V液V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15,V=340m/s。(四)布置作业课后P36P31 13(五)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本节课经过实际教学的检验,课堂整体结构自然流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双边交互活动灵活。突出特点是:1、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再现自然现象、展示物理过程,创设物理教学情境。2、学生们合作交流问题、合作实验,培养了同学们之间友好的合作精神,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3、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不足之处是:对教材创新方面挖掘的不够深。新文章哦 表情 (0103031/罗丽俐) 击鼓传花(我被天仙子点名了) (杜海莲

9、) 惊人的数字 (教海小船) 个 人 岗 位 培 训 总 结 (麟君) Look! (朱肖訸) 三年级(下)应用题练习题 (豆子) 都是天热惹的祸 (心花怒放) 三年级(下)数学概念及公式 (豆子)指导情况指导教师:袁国寿被指导教师:陈永安袁老师是一位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经验丰富,在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富有创新精神,20042005学年中,他是我的指导教师,现将他的指导情况报告如下:一学年中听我的课有16节之多,经常对我进行各方面的指导,其中辅导制定教学计划2次,辅导备课12节,辅导讲课12节,辅导上课12节,辅导板书12节,辅导练习设计12节,辅导作业设计和作业批改

10、4节,辅导复习课4节,辅导命题2次,辅导试卷分析2次,辅导学生活动8次,辅导业务学习4次。袁老师总结了一套师生双向交流的实验探究和启发式教学法,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能发现问题,质疑发问。承蒙他的关心和指导,论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在我校刊物发表,效果良好。通过袁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我所任班级学生在今年的中考中物理成绩由原来的全县第七名上升到第四名。2005年12月8日课题:电功率开课人:陈永安 开课时间:2004年12月15日指导教师:袁国寿教学目标: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

11、压和额定功率。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教学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功率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难点: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教学用具:低压电源一只,演示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滑动电阻器一只,演示线路板一块,小灯泡一只,标志清晰的“200V100W”、“220V15W”白炽灯两只。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1、复习提问:(1)怎样比较物理运动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速度)。(2)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功率)。(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请看下面的例题。(

12、出示小黑板)例:电流通过电扇电动机,通电半小时,电流做功7200J;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40000J;电流通过哪一个电动机做功多?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并告诉学生,要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须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和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由此,电流做功不但有个多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快慢的问题。师生共同计算上题中电流每秒各做多少功。结论: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做功快。2、进述: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不仅需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更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学上,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本节就来学习有关

13、电功率的知识。二、新课教学1、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用P表示(与力学中的功率相类似)。(2)物理意义: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P=UI(演示推导过程:由P=W/t和W=UIt得P=UI)注:该式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公式中各量都对应同一段电路。明确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4)单位:主单位互特(W) 千瓦(KW)1千瓦=1000瓦特(1KW=1000W)说明:电功率的单位和机械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W=1J/S=1VA不论是机械功率还是电功率,都是表示做功快慢,都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指出:由电功率的单位千瓦,还可以导出一个常

14、用的电功单位千瓦时,电功率是1千瓦,电流在1小时内所做的电功就是1千瓦时。那么1千瓦时合多少焦耳呢?进行讨论,并演示:由公式W=Pt得:W=Pt=1千瓦1时=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即:1kwh=3.6106J让学生回忆,还有一个什么电功的单位表示的电功也等于3.6106J?(度)知道,1kwh就是1度电。根据国家的计量标准,在技术文献中,电功的单位不再用“度”,而统一作用“千瓦时(kwh)”这个单位。(4)让学生站板做课文中的例题,然后讲评,向学生强调要正确使用公式。特别是要正确代入各量的单位。并用W=Pt做一些口头练习:100瓦电灯正常工作10h,做多少电功?20千瓦

15、电动机工作半小时,做多少电功?2、额定功率问:同一个用电器的电功率总是一样吗?(1)演示实验:将器材照右图连续电路:指出实验的目的、步骤,要求学认真观察现象,并回答上面的问题。并说明用电器工作时的功率和它工作时的电压关系。(2)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结合实验给出两个定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引导分析,讨论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进行小结(板书)当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容易损坏。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然后让学生观察的炽灯泡上的标志,说明其含义,加深对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的印象(注:每个用电器的额功率只有一个值,而它的实际功率可以有很多个值。)三、小结(略)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14。大气压强说课说课人:袁国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二物理第十一章第一节大气压强。我将主要从教材和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一、教材和学情的分析1、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