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4544489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泉州七中语文教研组 陈君平【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必修二模块第一单元第一课,是中国现代散文,本单元都是写景状物的名篇佳作。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以精彩的写景状物闻名于世,作者用他的妙笔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精美的语言。【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接触过写景抒情散文,具有一定的写景分析,情感体会,语言品味能力。而在初中以及高一年写作学习中,已接触了写景作文写作。【设计思想】从整单元的教学高度出发,教给学生体悟鉴赏美文的能力之外,让学生学会一定的写景写作技巧,如分解剖析、多个角度写景。学生在读完本篇课文后,已大致能体悟作者写景之精美。在体悟文章整体美的前提下,对文中写景技巧

2、进行分析,触发学生把这些方法用于平时作文中,做到读写结合,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在教学中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分析写景段落的写作技巧,体悟语言美。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从本课及故都的秋的写景中归纳共性,并总结其写作方法的某种相似处。练习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归纳出来的写作技巧进行当堂练习。并可互相交流、点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写景分解剖析法;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景物的描写,激发学生对身边一事一物的兴趣,达到读写结合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中四、五段文字写景手法的分析及在写作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体

3、会散文的语言美,注意课文中词语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一、 课前预习1、 阅读本单元课文,对整个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有个总体把握。课前有感情地朗读此单元美文。2、 布置学生分组查找与“荷”有关的诗句,名家散文好句,并据美文佳句绘制图画。二、 课堂教学步骤1、 请各组同学展示与“荷”相关的诗句,以及绘制的图画。教师给予点评及补充:多媒体展示图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而在朱自清的笔下,荷塘又是怎样的景观呢?请同学试着回顾原文的句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4、,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正出自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作者简介由学生自己阅读世纪金榜相关知识。2、 整体把握:理清行文思路和作者的情感心里颇不宁静 去荷塘 观赏(荷塘、月色、四周) 联想(采莲、西洲曲)回到家依旧不宁静 情景3、课文写景段落细节分析(1)由学生找出集中写景的段落(4、5、)并给四五段设置小标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下的月色)(2)研读第四段,思考作者如何表现荷塘,即写景手法(总体感觉美,和谐,多用修辞)从取象上看,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

5、点?明确:月色下的荷塘: A景 B特点 C修辞 荷叶 圆形舒展 比喻 荷花 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比喻、拟人 荷叶 若有若无、轻淡飘渺 比喻、通感 流水 凝碧 拟人、词语的移用 此段从哪几个角度写荷?明确:数量:一粒粒 形态: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颜色:白花 气味:清香作者动用了哪些感官?明确:视觉出水高、零星地点缀着白花、颤动、凝碧的波痕 嗅觉屡屡清香 听觉渺茫的歌声请学生找出自己有疑问、或者喜欢的句子。(学生言之有理即可,适当引出通感、博喻相关知识)教师强调总结:作者用简短的文字却能写出优美的景致,既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又运用了一定的写作技法。 多媒体展示:杨昌江评价其散文

6、:朱自清的所谓把描写对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其实也就是说要分解剖析,把描写对象解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去观察描写,并且从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和变化。本文写景特别工细,不但把景物分解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写荷塘和月色时,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大家在写景状物时常常觉得寥寥数语,无甚可写,通过学习朱自清的这段月色下的荷塘,写景作文时可对景物进行取象上的剖析分解,从多个角度、各种感官入手,描绘出意境幽美的工笔画。课堂习作:此时正值初秋,请大家运用刚刚学会的写景手法,

7、写一与秋景有关的片段。请学生展示成果,相互交流点评。教师指出学生之前单元整体阅读过的课文故都的秋正是写秋景的。看看郁达夫在取象、角度、感官上是怎么展开的(取象:秋天、秋树、秋虫、秋雨、秋人、秋果;角度:枣子的数量多、分布广、像橄榄又像鸽蛋的形状、淡绿微黄的颜色;感官:视觉上冷色调,听觉上驯鸽、秋蝉蝉声、雨声;触觉上落蕊的微细柔软、凉风)。就如平时描摹一座山,可以分成山底、山腰、山顶。动用各种感官、多种角度。强调学生在写作上的运用。(3)第五段:荷塘下的月色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

8、的梦。”请分析:泻、浮、笼这几个动词的表达作用,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不用“漂”而用“浮”?通过多媒体图片引导:“泻”的范围广,与“流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生动活泼。“照”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 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浮”突出静态美,“笼”可与之对照。“漂”突出动态美,“笼”不能与之对照。朱自清遣词用字的新而不失自然,也是我们写作上值得借鉴的。4、总结:美丽的文字,固然需要细腻而易感的心灵,丰富而弥远的情感,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文字表达技巧,当温暖湿润的春风拂动了你的脸颊,高远清静的秋天打动了你的心灵,试着把这些用你美丽而灵动的文字描摹出来吧,你也可以成为朱自清,你也是另一个郁达夫。5、作业:运用课上学习的写景手法为泉州秋景的一隅或全景写一篇小文,不少于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