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语文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六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454385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语文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语文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语文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语文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语文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语文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语文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达标训练 六(时间:45分钟分值:65分)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B.C.D.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B.C.D.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敛赀财以送其行 B.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C.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D.独五人之皦皦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以至于永嘉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吴之民方痛心焉大阉亦逡巡畏义A.B.C. D.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按活用现

2、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去今之墓而葬焉人皆得以隶使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安能屈豪杰之流亦以明死生之大不能容于远近A./ B./C./ D./6.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斯固百世之遇也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断头置城上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A./ B./C./ D./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整理在这篇碑记中记述和歌颂了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周顺昌等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B.张溥在本文中不但生动地记述了斗争的过程,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而且特别强调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3、”。C.“四方之士”“过而拜且泣”,“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是为了表现对“五人”的同情、仰慕和学习的崇高感情,号召人们向“五人”学习,继续跟阉党余孽作斗争,这也正是张溥写此文的目的。D.整理巧妙地运用对比、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等手法,使得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有很强的感染力。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4分)译文:(2)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5分)译文:二、类文阅读(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天启六年丙寅

4、,苏杭织造太监李实欲得忠贤欢,乃借织造事以欺君蔑旨,参诬诸臣。锦衣卫掌堂田尔耕遣旗官张应龙、文之炳等六十余人分拿公等,十五至苏州。吴县令陈子瑞,公所拔士也,夜半扣户求见,扶床而恸。公曰:“吾固知诏使必至,毋效楚囚对泣。”乃悉召故人与诀别。而夫人吴氏号泣昏迷,绝而复苏者再。诸子环地而哭,声彻街市,公不顾,神色自若。甫出门,百姓号冤聚送者已数百人。公囚服小帽诣军门,士民聚益众。巡抚毛一鹭,浙人也。檄有司数易置公,毋使聚益众,一日四五遣,然远近闻风相继至愈多。皆言:“吏部清忠亮节,何罪?而朝廷逮之极?”守至昏夜犹不散,旦则复聚。自十五日至十八日,盖通国皇皇也。开读之日,郡中士民送者数万。相聚谋乞两台

5、,恳其疏救,于是皆执香迎顺昌于县署,号声振天,县官马不得行。日午至西察院,诸生五百余人,公服立门外。顷,巡抚毛一鹭、巡按徐吉得旨至。百姓执香伏地,号呼之声如奔雷泻川,轰轰不辨一语。一鹭流汗被面,惴惴不敢出一语。旗尉文之炳等妄自尊大,不察民情,持械击百姓,且厉声问:“东厂严旨逮官,乃容鼠辈置喙?”百姓颜佩韦等闻之,还问曰:“尔言东厂逮官,则此旨出魏监耶?”诸旗虎面豹声,曰:“速剜若舌!皆出东厂,将如何?”佩韦等不胜愤,振臂大呼曰:“吾辈谓天子诏耳,东厂何得逮官?”首击之炳,百姓从者千计,以伞柄击之炳,诸生皆惊避。毛一鹭恐怖失色,急请兵自卫,与徐吉散去。兵备张孝、太守寇慎,陕西人,甚得民心,再三晓

6、谕。至夜分,百姓始渐散。从尉李国柱死,余或匿斗拱间,或升屋走,因得全。是日,城中正沸而锦衣逮黄尊素者,由吴入浙,泊舟胥江,罔知也。登岸扬杨,凌轹市民,一人偏袒呼曰:“是何得纵?”一招而击者云集,遂沈其舟。焚其衣冠,所得辎重,悉投之于河。诸旗仅以身免。始知城中有变,踉跄而逃。(节选自明季北略卷二,有删改)【注】楚囚:指囚犯。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世遂以“南冠”“楚囚”作为囚犯的代称。檄:传令。吏部:指周顺昌。皇皇:匆忙不安的样子。两台:指巡抚毛一鹭和巡按徐吉。恳其疏救:恳请他们向皇帝上书辩明冤情,救助周顺昌。置喙:这里指说话。斗拱

7、:建筑名词,这里指房梁上。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旦则复聚 旦:天明,早晨B.轰轰不辨一语 辨:辩解C.佩韦等不胜愤 胜:能承受D.一招而击者云集,遂沈其舟 沈:沉没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B.C.D.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苏州百姓对东厂逮人的愤怒情绪的一组是 ()夜半扣户求见,扶床而恸百姓号冤聚送者已数百人号声振天,县官马不得行百姓从者千计,以伞柄击之炳至夜分,百姓始渐散相聚谋乞两台,恳其疏救A. B.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个叫李实的太监为了博得魏忠贤的欢心,于是就

8、借织造的事情诬陷大臣,锦衣卫就派人开始四处捉拿这些被诬陷的人。B.知道逮捕周顺昌的人到了苏州,很多百姓自发地来到军门为周顺昌送行,并且人数愈来愈多,这一现象引起了毛一鹭的恐慌。C.在送别周顺昌的时候,人们呼号的声音像雷声一样轰轰作响,由于文之炳先出手击打百姓,才引起了人们的反抗。D.那一天,正逢上一个叫黄尊素的锦衣卫因为逮人从此处经过,把船停在胥江上,上岸之后欺凌百姓,结果遇到了愤怒的人群,被打得狼狈而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而夫人吴氏号泣昏迷,绝而复苏者再。(4分)译文:(2)公囚服小帽诣军门,士民聚益众。(4分)译文:三、语言运用(15分)14.结合课文五

9、人墓碑记的内容,为在苏州暴动中“激于义而死”的五位义士写一段颁奖辞。(6分)答:15.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得到更多,也不会感到快乐。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常戚戚。请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每点不超过6字)要素一:要素二:要素三:16.认真观察下面

10、的漫画,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简要说明漫画的内容,并概括其寓意。答:1.解析:C项,按:追究,查办。答案:C2.解析:A项,都是表顺承关系。B项,介词,向/介词,表被动。C项,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均表修饰关系。答案:B3.解析:A项,“赀”同“资”;B项,没有通假字;C项,“有”同“又”;D项,“皦皦”同“皎皎”。答案:B4.解析:社稷:古今均指代国家。湮没:埋没,多跟抽象名词搭配。逡巡:有所顾忌而徘徊不敢前进。当道:古义为当权者,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义为路中间。以至:古义为到达;今义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或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程

11、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首领:古义为头颅,借指性命;今义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颜色:古义为脸色;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痛心:古义为痛恨;今义为极端伤心。答案:B5.解析:是名词作动词;是名词作状语;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形容词作动词;是形容词作名词。答案:D6.解析:是被动句;是判断句;是省略句;是定语后置句。答案:A7.解析:A项,“周顺昌”不在“五位烈士”之内。答案:A8.答案:(1)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能够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2)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可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9.解析:B项,辨:分辨。答案:B10.解析:A项,介词,拿,用/介词,靠。B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C项,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D项,均为介词,在。答案:D11.解析:仅指他的学生;说的是百姓渐渐散去;说的是设法营救。答案:C12.解析:D项,是逮捕黄尊素的锦衣卫。答案:D13.答案:(1)他的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