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练习文档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4530540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1练习文档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选修1练习文档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选修1练习文档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选修1练习文档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选修1练习文档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1练习文档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1练习文档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选修1材料解析题练习梭伦改革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房龙人类的故事材料三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

2、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房龙人类的故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梭伦改革前怎样的社会状况?梭伦又是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最重要的影响。(3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梭伦在诗中这样写道:“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材料二我们这个政体叫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

3、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高升。伯利克里论雅典之所以伟大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梭伦改革哪项措施?有何积极意义?(5分)(2)材料二中“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在梭伦时代真正实现了吗?为什么?(5分)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为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梭伦甚至使雅

4、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定权。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雅典始终遵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继续进行一些民主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政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3分)(2)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就此谈谈你的看法。(5分)(3)梭伦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如何?(2分)商鞅变法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

5、多。商鞅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请回答:(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5分)(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你如何评价材料二作者对商鞅变法的态度?(3分)5、阅读下列材料:材

6、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藉。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没有受文明的雅化,也就没有受文明的软化。在六国中秦人是最狂野矫健的。商鞅的严刑峻法给他们养成循

7、规蹈矩的习惯,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张荫麟中国史纲材料三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原注:开,谓刑严峻则政化开;塞,谓布恩赏则政化塞,其意本于严刑少恩。又为田开阡陌,及言斩敌首赐爵,是耕战书也。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其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有哪些?(5分)(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是如何评价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5分)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商君书说民材料二

8、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公任商鞅(商鞅)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孝公十二年之制。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卷一食货材料四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

9、,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盐铁论非鞅篇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2分)(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3分)(3)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和商鞅个人的结局。这种结局分别说明了什么?(5分)北魏孝文帝改革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受田”。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

10、二十亩”魏书卷一百一十(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分)(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3分)(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渊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5分)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记材料二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

11、请回答:(1)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根据材料一,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什么过程?在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对此起促进作用的措施是什么?(4分)(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二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6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齐鲁书社)材料二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

12、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材料三但是,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北魏迁都的过程及特点。北魏不断迁都的原因是什么?(4分)(2)列举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2分)(3)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认识材料三的观点的?(4分)王安石变法10、北宋时期,王安石发动了旨在改革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

13、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所以当时和后人对其变法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宋史王安石传记载,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王荆公中把王安石比作中国的克伦威尔,说他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垢”,称王安石是“三代下

14、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梁启超对变法的结论是“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材料四(王安石变法)首先利息并不低。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二千。这其实已经很高了,而各地还要加码。利息高不说,手续还麻烦。道道手续,都要给胥吏衙役交“好处费”地方官就更是硬性摊派了。当然,层层摊派的同时,还照例有层层加码。于是,不但贫下中农,就连富裕中农和富农、地主,也得“奉旨贷款”。结果,老百姓增加了负担,地方官增加了收入。易中天谈王安石变法请回答:(1)据材料一,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态度如何?据材料二分析其所持态度的原因。(3分)(2)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态度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3)据材料四概括易中天的观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4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读书非常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了解了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担任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一系列改革。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曾先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