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451882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艺术设计根底课教学【论文关键词】设计根底课程素描色彩色彩构成艺术的思维与表现【论文摘要】现行设计根底课程,以素描、色彩、色彩构成课为例。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形式上仍强调造型、技法与单一的色彩配比规律,一定程度上不能承当起全部教学功能。文章提出设计根底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教学过程中对“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认识与体验为中心,并结合现代科技技术的渗入为先导使学生对造型与技法、及色彩的认识上升到艺术审美的高度;同时可以把握和认识学习的方向。由此挖掘出艺术设计专业根底课程所能承载的全部教学功能。一、艺术设计根底教育课程现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到达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

2、约10多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开展数量,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引起了我们的思索。我们一定要根据各院校特点,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突出实验性与前瞻性。学生真正要适应社会,真正培养的实际上是他的心理要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要适应社会,技术要高于社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几门根底课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往往抹煞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和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才能、有前瞻性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这层功能。三门课程的教学实验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造型和技术才能的培养。除去这两点外,还应教什么,目的何在?我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什

3、么才是高于单一课程,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根源问题?毋庸置疑,是艺术审美。艺术审美引领着艺术设计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入意识到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课程除却造型、技法以及单一的色彩配比以外,还能通过“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给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艺术审美训练的平台。而恰恰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表现才能的上下,对能否实现现时代设计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三门根底造型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根底教学中表达为两大倾向: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其弊病是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培养,容易养成学生浅薄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

4、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二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链接。两种倾向都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偏缺与方法盲目。“艺术视觉思维的训练“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略掉,恰恰这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的桥梁。这也理应是这些根底课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并非要到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二、领会艺术的思维与表现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

5、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90年代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美术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根底课程进展改革,并已成体系。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立。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根底课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侧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领悟,以到达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设计教学体系中,没有哪门课能如此直接地把学生领入与“艺术表现语言对话的语境,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艺

6、术思维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个性化的。最终,到达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根底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三、教学的详细内容与方法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根据所授根底课程的自身特点打破传统设计根底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根底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

7、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根底之上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才能的训练和艺术语言表现规律的体验,并通过根底课学习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造型与色彩之间的高级和谐。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和谐进化。2.从目的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究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部分作业的完好性。传统根底课是目的式教学

8、方式,有碍学生感性认知的发生、开展。另外,主观心理色彩研究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理论,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色彩联想和“采集重构作业。其训练的单一性很难完成学生对色彩的真实感受和更高级透彻的理解。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才能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异是萌发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原动力,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及创造力。显然,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创新才能、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是设计专业根底教学的最终目的。【参考文献】1(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杜定宇译世界图书出版司1999.62(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三联书店2001.123视觉同盟网.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专题,2022.4鲁道夫阿恩海姆,腾守尧译.视觉思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周至禹.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