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调查报告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4508667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调查报告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调查报告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调查报告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调查报告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调查报告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调查报告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调查报告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县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调查报告璧山县段世彬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段世彬(璧山县教科所)执笔人:王伟(璧山中学校)参加人:李洪兵 吴英福 段明琼 宋飞 赵光洪 蒋玲 鲍仲玲摘要: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最为重要、最为常见的交流方式,好的提问能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迅速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形成师生良性互动。一方面,我们调查发现,一部分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或低下,与教师课堂提问密切相关,其表现为:提问方式单一,问题难度太大或过于肤浅,问题缺乏层次性,提问对象不明确等状况,难以达到启发学生的作用,致使不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课堂茫然、懒散和无所谓情况,思维

2、几乎游离在课堂之外,甚至出现对学习数学反感的学习态度,课堂气氛沉闷。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一部分教师能在“如何提问、怎样提问”上狠下功夫,问题成串,循循善诱,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最终获取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题中,积极思索、合作交流,增加了学习氛围,使不同的学生理解到不同的数学,初步实现由课堂提问的有效向课堂教学的有效过渡。我们发现:有效提问与有效课堂密切相关,是实现有效课堂的突破口。关键词:有效提问 有效课堂 1. 前言1.1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卓越课堂”口号的提出,社会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呼声越来越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刻不容缓,但当前课堂教学质量与社

3、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课堂提问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课前准备不充分,使课堂提问缺乏逻辑性,出现自问自答、提问对象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不连贯、不深入,挫伤了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致使教学质量出现低下的课堂。于是我们以有效提问为突破口开展调查,期望以此达到有效课堂的目标。1.2调查目的了解我县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原因1.3调查时间2011.92013.91.4调查方法1.4.1 实地调查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到了璧山县青杠初中、大兴初中、正则中学、璧山中学、福禄初中、广普初中和璧泉初中,共听课45节,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1.4.2 问卷调查: 分为教

4、师和学生两部分开展问卷调查:教师部分主要针对有效提问的理解,学生部分主要针对喜欢什么样的提问。2. 正文 有效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有效合作,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自己、小组或教师的引领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而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就是问题,特别是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去思考就成为了数学课堂是否有效的一种手段。为了了解“有效提问与有效课堂有何内在关系”和“低效提问的解决办法”,我组成员经过分工,一人负责对教师提问情况的实地调查,一人负责提问的问卷调查。于是得到了真实而详细的数据。此次实地调查教师上课情况共45节,问卷调查139份,(其中教师40份,学生99份),其中近八成师生认

5、为有效提问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1研究过程及分析 2.1.1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及原因调查1:问题情境创设有待提高( ) 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解决问题,合理的问题情境应该是问题为学生熟悉的,在本质上呈现清晰的,问题指向是明确的。例如在听课实录中,一位教师讲“中心对称”的情景引入时,提出了如下问题:“你知道联通的标志是如何画的吗?”你能用一笔画出这个图形吗?”,“你发现这个图有什么特点吗?”,“请你能给中心对称下出定义吗?”。以上提问至少有如下问题:(1)联通标志的图形学生不熟悉,无法开展教学活动;(2)问“这个图有什么特点”,导致学生得出如“旋转90重合”等与中心对称无

6、关的结论;(3)难以启发学生总结出中心对称的概念。建议:(1)多出现几个学生熟悉的图形,让学生归纳;(2)提问是思路:它们以什么方式与自身重合,平移可以吗?对折可以吗?那只有旋转了;那么旋转中心在哪里?旋转多少度重合呢?这样问题的情景创设才可能使我们的提问更有效。问题的难易需要考究问题表述值得提升提问表达不明,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保护回答的积极性需要引起注意等待回答时机不够合理教师暗地着控制答案还普遍存在 调查2:提问的目标( )A. 为了活跃气氛 B.获得信息及时反馈 C.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分析:在我们的课堂调查发现:有近10%的教师把提问的目标放在活跃课堂气氛上,如“今天有老师来听我们的

7、课,同学们高兴吗?你们要好好表现好吗?你们都掌握了吗?”这些问题与数学的学习固然有关系,但数学的学习本质上是理性的思考,所以像这样的提问建议少用。也有两成的教师把提问的主要目的放在获得信息的反馈上,但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妨碍学生的参与,因为这样教师更容易把精力集中在“对”与“错”的判断上,而忽视对数学问题根源继续的探究热情。那么面对那些回答问题有困难或有错误的学生,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其实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就好,即使是错误的回答。有时候,学生开始回答了,却被中途打断,只能听教师对回答的提示,或者学生开始了一个错误的回答,马上被教师打断,叫另外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学生会

8、感到沮丧而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我们发现20%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具有这种素质的教师对数学的理解往往更加深刻,气质上更多反映出反思型,他们往往是数学骨干教师或学校的中坚力量。建议:教师转变观念,提出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调查3:提问的内容( )A. 重在知识的回顾 B.重在概念的生成 C.重在例题的分析分析:20%教师的设问是围绕教材展开的,提问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记忆或复述课本上的知识。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们会照本宣科地给出“异口同声”的“完美”回答,但这些脱离学生生活和感受的问题则显得呆板、教条。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回忆、复述性的问答,总以为答案在书上,没有

9、意识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思考。一个好的设问,不局限于对所学内容的回忆、再现,提问内容要稍微超过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展开分析或批判性思考。60%的教师把提问的重心放在了例题的讲解和应用环节,想通过例题使学生达到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其实概念理解不清楚时盲目做题,只能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缺乏反思空间的学习算不上有效的学习。20%教师能抓住核心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因此在例题和习题的环节,学生解决问题更有办法,作业质量更高,也就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建议:问题的设置应以知识的建构为出发点,立足于更为广阔的思维领域,如对于新知问题的思考,对新知的思考。因此,

10、教师要注意问题的相关情境的设置,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概念,才能把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课外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提问为学生打开另一片认识与思考的天空。调查4:提问的方式( )A.立即作答 B.经过一定思考作答 C.自问自答分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近一半的教师在提问时,问题仅仅是“对不对?”、“是不是”的判断上,也就是说这种“短思维”的提问为教师提问的常态,所以希望学生立即作答,认为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有20%的教师或者问题提得太难,缺少提问的过渡,也难以启发学生回答,为了追求短期的课堂效率,常常自问自答。一堂课其实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就那么几个,它对整堂课起着支撑的作用,这需要设置一些有一定时间去思

11、考的小问题问题串,逐步引领学生从旧的知识向新知识发展,老师的任务实际上通过问题牵引,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既定的轨道。我们也看到30%的教师提出的问题由于经过学生一定思考作答,上出了数学的味道,课堂就显得更有效。建议:在获取学生的回答方面,开放式的、以思考为中心的问题比封闭式的、缺乏思维的问题更有效。开放性的问题,要能够广泛囊括教学内容,又能明确达成教学目标所必须的思维操作,教师要注意教学目标对问题的导向作用,以便能够在提问过程中收放自如。开放式问题的措辞和语调要表明问题的意向,如问题主干的设置上可以运用“什么”、“为什么”、“怎么”和“以什么方式”这样的词取代“能不能”、“会不会”这类的限定性词语

12、,为学生参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创造时机。调查5:提问的对象( )A. 每个问题都是优生回答 B.问题的难易与学生层次不匹配 C.各个层次的学生能与相应难度问题匹配分析: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注意的是提问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我们发现有5成的教师往往只面向优生提问,认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提问的质量,增加提问的“有效性”,把数学的大众化变为了少数人的精英数学;我们还发现25%的教师提问没有针对性,有些问题的难度往往超出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见学生答不出来,就扔出一句话“这个问题讲了n次了,你怎么还不懂?”或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来吗?”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

13、习数学的热情。我们也高兴地看到有25%的教师能够了解自己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了不同难度的问题,抽取不层次学生回答,做到了不同的学生理解到不同的数学,从而提高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建议:为了增强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充分考虑问题的难度,对每位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提问的针对性。调查6:提问的评价A. 无论正确与否都积极的评价 B.正确的才积极评价,错误的批评 C.偶尔评价分析:我们发现只有20%的教师保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问过程要稍微超过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因此教师的问题不能常常得到满意的回答。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有的学生会表现出模糊、冲突、迟缓的想法,或者陷入等待的时刻。此

14、时,老师不能简单地判断学生的行为为发言不积极,也要意识到这种不确定性思考的价值。“明晰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建议:尊重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和思考的“停顿”,能建立起教室里对个性多样性的意识,从而在相互的交流中,能使每个人的认识更加丰富。2.1.2问卷调查及分析本次调查初中数学教师40名,收回39份,主要围绕有效提问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展开调查。2.1.2.1问卷调查1(教师部分)问题1:在备课环节时,你的最主要工作是( )A. 备提问 B.备教学环节 C.备教学内容 分析:10%的教师把提问作为备课最主要

15、的工作,近90%的放在了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上,为什么要提问,大多数的老师认为提问的目的只是为了确认学生是否理解了讲授的内容,把提问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受这种重评价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只关注“记忆性”或“复述性”提问,把提问变成了询问(抑或审问)的工具。所以认为提问不那么重要。人教社章建跃老师有个观点:备课即备提问。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只是一种形式化的内容,要想学生学到有价值数学,提问才是课堂的关键,因此课堂上表现出为了追求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不惜以牺牲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代价,为了追求短暂的“课堂效率”,放弃学生的长远发展。提问不仅是评价学生、调控教学的手段,它更为重要的功能是要充分展开师生的思维并促进教学对话,那些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契机。建议:备课在选定教学内容的情况,开展提问的集体研究,多思考提出什么问题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建立起提问的长效机制用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影响人的行为,用数学方法指导人的行为。问题2:学生不能回答你的问题时,你的心情和做法是( )A. 着急,换个学生回答 B. 很正常,转换思维的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