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构建新课程体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4488264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构建新课程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学构建新课程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学构建新课程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科学构建新课程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科学构建新课程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构建新课程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构建新课程体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省基础教育年度工作暨普通 高中课程改革现场会议材料科学构建新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欢迎各位领导来我校参观考察。下面向各位代表汇报一下我 校在实施新课程中的一些思考、具体做法和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策略,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一)做好三个定位1. 培养目标的定位哈三中是一所久负盛名的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已有八十五年的发展历史。有着优良的光荣传统,独特的管理方式,优良的 教师队伍,优秀的学生群体和科学民主、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几十年来我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 合理、特长明显、身心健康、服务

2、社会”的栋梁之材,学校素以 教育教学质量高,培养的学生能力强,学校办学特色明显,而在 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各个学校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学校 一定要主动走进新课程,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学校领导班子在 赵校长的带领下,对学校的长远发展进行了科学全面的思考、规 划。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 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 高中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 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按照党的十七大 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整体部署,面对我省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

3、的更高要求,从哈三中的校 情、师情、生情出发,我校确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扎实、身心 健康、素质全面、个性明显,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2. 课程规划的定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以课程为载体,我们的课程规划定位是: 构建启迪科学精神、培育人文素养、提升技术信息素质、培养创 新精神,具有时代特征和国际视野的课程框架。3. 课程体系的定位 我校课程体系的架构就是要体现利用最优的教师资源和硬 件资源,为最优质的学生提供最大化服务,更好挖掘、发挥学生 潜能,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体现更多 的选择性。哈三中的课程体系框架:厂国家课程必修课程(执行国家标准)/学科延伸拓展课程:国家课程加

4、工、物理前沿、学科学法、学科思想等; 科技发明创造课程:天文探索、科技制作、动漫设计、剪纸版画、陶艺设计与制作等;学校课程 框架体系社会生活实践课程:电路与电工、网络技术、摄影技术、留学指南、西方礼仪等;校本课程个性特长培养课程:健美街舞、轮滑健美、球类绘画、古诗词鉴赏、典故故事等;人文素养提升课程:社交礼仪、时政沙龙、大国关系、形体训练、传统美德等;学校特色活动课程:心理健康、大地彩绘、课本剧展演、安全教育、游泳技能、内务整理等;环境资源教育课程:校园文化、主题长廊、普育广场、校园辩论赛、名家讲座等;国际视野素质课程:外交礼仪、跨国交流、第二外语(俄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欧美风情、模拟

5、联合国等。(二)课程校本化实施1.课程内容的设计(1)创新实施必修课: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再只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课程也不再只是教学计划和目标,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不再只是由教材这一单一因素构成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生长的构建过程。根据三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三中培养目标,我校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模式,对国 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处理,在教学中努力尝试教一些让学生一辈子 受用的东西,优化教学内容,对必修教材结合课程标准采取增、 删、改、合等策略,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开齐开满选修课:开全选修I所有内容(包括内

6、容一、内 容二),校本课程不少于100 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选择。每学 期至少开设 30 门以上的课程,保证每个年级 1500 人每人都能选到课程。2.学分理的规定国家规定合格普通高中毕业生要修习 144 学分,结合我校生情,经测算,我校规定:合格毕业生要修习160170 学分。重 视基于课标、模块范畴下的个性化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 划,建立学生个性化选课和选课指导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 程修习状况的学分管理制度。哈尔滨第三中学学分分布国家省最低标准三中合格标准三中优秀标准三中最高标准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学分分值144144160170182185259271学分构成必修必修

7、必修必修必修必修必修必修116116116116116116116116选修选修选修选修选修选修选修选修2828445466691431553.课程特色的体现选修I课程多样化:在必修课程校本化的前提下,我校选修I课程呈现出形式多、内容宽的特点。开设形式有限选、任选、必选。任选课和部分限选课实行走班制,必选课采用行政班授课。内容涉列国家规定的选修I的所有模块。选修n课程特色化:我校的选修n课程(校本课程)从形式 上看主要分为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两种,从内容上看更是丰富多彩,课程种类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七大类:(1)学科延伸拓展类:弥补必修课的不足,深化、扩展知识,如数学思维训练、英语阅读技巧指导等

8、。(2)科技发明创造类: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如科技创作APS动态网站设计基础等。(3)社会生活实践类: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生活,达到学 以致用的目的。如探索生命的奥秘、绿色化学引领生活未来 等。(4)个性特长培养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乒 乓球、数码照片的处理及特效应用等。(5)人文素养提升类: 提升文化品味,继承传统美德(如唐诗欣赏、中华传统美德) 等。(6)学校特色活动类:增进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如校 园辩论赛、主持人大赛、大地彩绘等。( 7)环境资源教育类。 利用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感悟哲理,如四个文化主题长廊,征 模拟联合国等。集校园用语等。8)国际视野拓展类:

9、外交礼仪、异国风情、二、完善课程管理机制,确保课程实施质量一套好的课程方案,只是一个平面的蓝图,只有通过教师落 实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变成鲜活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课程,才 能把理想的课程变为现实的课程。第一, 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 主要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 求。基于上述理解和认识,我校在原有哈三中一堂好课的标准 基础上,经过研讨,不断完善,形成了哈三中课堂教学有效性 的标准。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贯彻落实课程理念是核心,教学 目标准确定位是根本,学习材料合理

10、选择是保证,教学方式运用 巧妙是关键,开发整合课程资源是途径,思想方法恰当渗透是灵 魂。第二, 建立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机制新课程大量的新知识、新实验、新信息、新方法、新模式、 新材料等,对学校及教师原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提出严峻的挑战。 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资源的需求,优先考虑“三库三网”的建设 投资。即学校的新课程资源库、教研组的教学资料库、教师的个 人储备资源库;学校互联网、教研组教研网、教师的资源网。学 校为全体教职工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室装配“实物投影机、 高清晰投影机、电视机”、网络终端遍及校园各个角落,提高了 学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学校在挖掘、整合现有的资源的基础上,在清华大学

11、、北京 大学、上海交大、哈工大、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大学 和上海高中教研室,聘请了 10 多位客座教授,定期为师生举办 讲座和开设短课程。第三, 构建“以校为本”教学研修的模式我们要求教师懂得“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辩证 道理。具体采用以下几种研修模式:(1)实践模式,以备课组为单位, 通过听课、评课、磨课,根据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的问题,进行 的主题式、研讨式培训。在研究中把大家共同研究的可操作性的 策略供老师在教学中使用。(2)理论模式,通过专题讲座,专家 或教研员、骨干教师与教师的对话,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 学行为,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学之中,改善教与 学,

12、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3)技能模式,围绕新课程对 教师提出的教学基本功的新要求,培养教学设计、信息的搜集传 递与应用、新型师生关系、教学评价、应用书本知识联系社会生 产生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件制作、信息技术的应用、 学科专业技能等内容的教学技能。(4)评价模式,教务处定期开展主题式的青年教师汇报课、 骨干教师示范课、校本课程研讨课、活动课、选修课等多种类型 的教学展示课、评比课。第四,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对学校的中层领导干部、教研组长实行任期制。建立民主协 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级质量领导小组定期 举行联席会议制度、家长接待日、学生代表反馈等项制度。学校 制定

13、了教学事故认定制度,由教务负责检查监控,它对教师 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为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给教师建 立成长档案,为每一位教师在校园网上建立成长记录电子档案 , 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 的方向。三、总结过程中的问题,明确解决的思路对策(一)解决新课程“内容多、活动多、课时紧”的方法 针对新课程内容多、活动多、课时紧的实际情况,学校在调 硏的基础上提出在教学上的四种导向,即文科重压缩,理科免 膨胀;文科讲专题,理科搞讲座;文科重方法,理科重思路; 文科重经典,理科重发展。新课改背景下集体备课的作用显得 尤为重要,集体智慧的展现也更加重要。在备课过程中,允许

14、有 不同的意见存在,但要统一到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与能力点及教学原则上来。主要采取的方式: 1、专家引领式: 理念超前、导向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 2、同伴互助式: 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关系融洽、共同进步; 3、资源共建式: 减轻负担、避免重复、资源共享、和谐和睦。备课中对待课程资 源的一般过程:集中分工分散完成集中讨论各自取 舍。 4、实践结合式:真课实录、集体分析、结构重建、效果比 较。通过选取更有价值或难度相对大的、更重要的内容来学习 ; 选取适合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教具、电 子课件、标本、网络资源、参观考察等进行教学,达到优化教材 内容、简化教学时数、减

15、轻学生负担、素质全面均衡的目的。(二)明确课改与高考的关系教育部 4号文件明确指出,高考要与课程改革相结合,考改 随着课改走,高考改革的方向与课程改革是一致的。目前,很多教师担心高考与新课程脱节,一方面无限地对教学加深、拓宽, 另一方面一边讲新教材,一边讲旧教材,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采取以下方法加以解决。 1、居高临下法:通读、研究本学科全套教材,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做到统揽全局,对教材的 深度、广度做到心中有数。 2、辗转迂回法:在教学中把握不准难易度、深浅度的,采用“研读课标分析教材教学实践 重读课标改进教学”的模式。3、新旧对比法:分析旧 教材与新教材处理问题的异同,体会编者的意图,通过分析比较 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寻求教学效果最优化。 4、课标落实法:深入研究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 型,寻求三维目标的切入点,尤其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落实,实现 真正意义的教育。三)解决初高中的知识体系衔接针对此问题教师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加以解决: 1、调查问卷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