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厦门至深圳线厦门西至潮汕段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447679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铁路厦门至深圳线厦门西至潮汕段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2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建铁路厦门至深圳线厦门西至潮汕段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2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建铁路厦门至深圳线厦门西至潮汕段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2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建铁路厦门至深圳线厦门西至潮汕段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2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建铁路厦门至深圳线厦门西至潮汕段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2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铁路厦门至深圳线厦门西至潮汕段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铁路厦门至深圳线厦门西至潮汕段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铁路厦门至深圳线厦门西至潮汕段DK68+646DK91+331.04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铁二局厦深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二00九年四月1编制依据1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7991)12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13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14厦深铁路线路基工点设计图、路基通用图;15现场踏勘调查的资料;16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量测设备。2工程概况我单位承建的管段全长22.68504km,其中软土路基共计24段,填土高度大于8米路基2段,整个线下工程由下属三个工区组织施工。3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

2、及原则31 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厦深铁路客货共用线要求构筑物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耐久性要求,并强调与相邻构筑的变形与刚度协调、统一,满足高速列车平稳、安全运营,以及旅客乘坐的舒适度要求。针对以上特点,轨道对路基、桥涵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十分严格、标准高,虽然设计中对土质路基等均进行了沉降变形计算,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措施。但设计的沉降分析、计算受勘测、设计、施工、质量监测等众多环节的影响,其精度仅能达到估算的程度,不足以控制轨道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为确保线下土建工程满足轨道铺设条件的要求,施工期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沉降变形动态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系统综合分析评估,验证或调

3、整设计措施,使路基、桥涵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分析、推算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轨道开始铺设时间,确保轨道结构铺设质量。同时,观测数据还可作为竣工验交时控制工后沉降量的依据。32 沉降变形监测的原则为确保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受控,合理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我单位按照以下原则组织实施沉降变形观测:软土路基及填土高度大于8米路基、立体监控、信息施工、数据真实,成果可控。通过对路基的沉降观测点的精密测量,沉降观测数据全面收集,系统、综合分析沉降变形规律,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路基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3. 3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 1.根据关于新建厦门至深圳铁路厦门西至惠州南段初

4、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8】543号),厦深线正线路基工后沉降按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中时速200公里的标准控制。路基工后沉降标准按下表执行,工后沉降量超过下表数值时,应进行地基加固处里。厦深铁路正线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表设计速度(km/h)一般地段工后沉降(mm)路桥过渡段工后沉降(mm)沉降速率(mm/年)备注20015080402.站场范围沉降控制标准1)站线:30cm2)其它:站房站台15cm,其它30cm34路基监测断面设置原则1、施工中测点设置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2、观测点最好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

5、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3每个工点应不少于2个监测断面,原则上断面间距50100m;根据工点长度,工程地质条件,监测断面数量应加以调整;地质条件变化大时适当加密监测断面。4路基施工至设计高度时,开始进行路面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评价最终沉降量完成时间,及时调整设计措施使地基达到预定的控制要求。同时作为竣工验收时控制工后沉降量的依据。5. 工作基桩是作为控制测点的基准桩,因此,必须打设在变形区以外。校核基点以控制工作基点,要求布设在变形区以外地基稳定的地点。3. 5观测的精度及频度 频率应与位移相适应,位移越小,观测频率也可减慢;反之位

6、移越大,观测频率越要加快。当位移曲线骤然变大时,更要跟踪观测,分析原因,并考虑是否采取措施。测量频度:在路堤填筑期间,应每天监测一次,在沉降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察23次,两次填筑间隔时间长,每3天监测一次。路堤达到设计高程后,前23个月每5天观测一次。3个月后,每715天观测一次,半年后每月监测一次。3. 5具体监测类型和方法1 路基面沉降监测填高大于8.0m的路堤地段,需进行路基面沉降监测。设置间距一般为100m左右,每处不小于2个监测断面。路基沉降面监测(A型)顺序监测类型监测工具单位数量间距适合条件1路基面沉降观测监测桩3个断面100m填方高度大于8.0m的路堤(附图)2 路基沉降监测

7、地基为软土、松软土的各个工点及地基为粉质粘土、粘土、花岗岩全风化层等的桥头过渡段路基地段,设置路基面监测、路堤基底沉降监测、地基水平位移监测、路堤全断面沉降监测等。间距一般为50m左右,每处不小于2个监测断面。路基沉降监测(B型)顺序监测类型监测工具单位数量间距适合条件1路基面沉降观测监测桩3个断面50100m2路堤基底沉降监测沉降板2个断面50100m3路基水平位移监测边桩4个断面50m软土、松软土地基(附图)4沉降变形监测区段划分、监测材料的数量、监测仪器的数量、监测人员的安排。我部管段沉降变形监测工作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沉降监测桩号统计如下: DK68+646DK91+331.04里程数量

8、(个)备注沉降观测桩沉降板位移边桩DK71+450、DK71+480648DK71+435DK71+492振冲挤密碎石桩DK71+510、DK71+540648DK71+509DK71+547水泥搅拌桩DK71+680、DK71+690648DK71+677DK71+693水泥搅拌桩D1K74+015、D1K74+030648D1K74+009.74D1K74+031 CFG桩D1K74+300、D1K74+350648D1K74+280D1K74+365 水泥搅拌桩D1K75+000、D1K75+040648D1K75+000D1K75+055 CFG桩D1K76+660、DK76+7206

9、48D1K76+637DK76+726 水泥搅拌桩DK77+030、DK77+080648DK77+015DK77+093水泥搅拌桩DK77+720、DK77+740648DK77+718DK77+744水泥搅拌桩DK78+180、DK78+240648DK78+130DK78+270振冲挤密碎石桩DK78+360、DK78+420648DK78+312DK78+440振冲挤密碎石桩DK78+450、DK78+500、DK78+5509612DK78+440DK78+555水泥搅拌桩DK78+650、DK78+700、DK78+750、DK78+80012816DK78+624DK78+819

10、水泥搅拌桩DK79+020、DK79+070、DK79+120、DK79+17012816DK79+003.6DK79+188水泥搅拌桩DK79+940、DK80+020648DK79+932DK80+035水泥搅拌桩DK80+270、DK80+290648DK80+258DK80+294.154水泥搅拌桩DK83+635、DK83+640648DK83+634DK83+643.5振冲挤密碎石桩DK85+280、DK85+300、DK85+403、DK85+50012816DK85+280DK85+595 水泥搅拌桩DK85+740、DK85+807、DK85+940、DK86+060、DK8

11、6+127151020DK85+675DK86+175 水泥搅拌桩DK86+320、DK86+340648DK86+312DK86+360 CFG桩DK86+540、DK86+580648DK86+519DK86+600 CFG桩DK87+430、DK87+480、DK87+5409612DK87+420DK87+560 水泥搅拌桩DK89+830、DK86+850648DK89+818DK89+850 水泥搅拌桩DK89+990、DK90+040648DK89+950DK90+054.2 水泥搅拌桩DK90+170、DK90+220648DK90+165DK90+221 CFG桩DK90+6

12、40、DK90+690648DK90+630DK90+696 水泥搅拌桩4. 1监测仪器数量美国天宝公司生产精度DINI03级精密电子水准仪一台,铟钢尺一副。Nikon DTM352C全站仪一套。42监测人员安排 各段测量负责人对管段内路基的沉降变形观测负责,同时负责的日常沉降变形观测工作的实施和沉降观测数据的收集整理。5. 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每个独立的监测网设置不少于 3 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选用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使用时做稳定性检查与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基准点的间距不大于 1km

13、。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精度要求,在两水准基点之间沿线路方向按间距不大于 200m、距路基中心距离小于 100m布设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引出采用附合式或闭合式,工作基点布设在不受施工干扰的稳定土层内,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点。采用20mm 长60cm 顶端圆滑的钢筋打入土中,桩周上部 30cm 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并编号。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变形观测点。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观测网中,工作基点应定期与水准基点进行校核。当对沉降观测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行复测校核。6. 路基观测断面及点位设置监测元

14、件埋设说明:1、沉降监测桩:桩体选择40mm不锈钢钎,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在路基顶面埋设,监测断面通过测量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0.8m,外露0.1m,桩周0.15m用C15混凝土浇注固定,完成埋设后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2、沉降板:由底板、钢管测杆(40mm镀锌铁管)及塑料套管(75mmPVC管)组成。底板尺寸为50cm50cm,厚3cm,材料采用C20混凝土和4mm钢筋预制。采用水平仪按二等测量标准沉降板标高变化。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侧杆与地面垂直。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侧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采用水平仪按二等测量标准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1.0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