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牡丹亭》的梦幻意识分析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446822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牡丹亭》的梦幻意识分析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论《牡丹亭》的梦幻意识分析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论《牡丹亭》的梦幻意识分析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论《牡丹亭》的梦幻意识分析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论《牡丹亭》的梦幻意识分析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牡丹亭》的梦幻意识分析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牡丹亭》的梦幻意识分析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牡丹亭的梦幻意识摘要牡丹亭的故事,明托南宋,实则写的是明代。明代是“情”与“理”激烈冲突的年代,政治黑暗,反理学思潮兴起,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通过“梦幻”来解决这一矛盾冲突,并且体现其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同时架起戏剧结构,将故事中的悲与喜巧妙统一,有了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通过描述超越生死的真挚感情以及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境,并且成功描写了这一梦境实现的特殊空间花园,借以贬斥和讽刺封建的道德规范以及思想,体现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对传统礼教的抗争,反映了明代中晚期多数被压迫妇女的愿望,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文章表达了团团离奇的幻想,拥有厚重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当时的社会和后世的文学作品都产生了深刻广泛巨大的

2、影响。关键词:牡丹亭;情理冲突;礼教束缚;梦幻意识;引 言汤显祖广为人知的四部戏剧邯郸记紫钗记牡丹亭和南柯记被称为临川四梦,从中可以看出,在汤显祖的作品中,梦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其实,这四部作品之所以具有高超的艺术魅力,绝大部分原因是其巧妙地思维和对梦境奇幻的描写手法。比如牡丹亭中杜丽娘一生当中所历经的三种一般人所经历不到的境界,最开始在现实,后来到了梦幻,又到了幽冥,最终又回到现实,生而复死,又死而复生,全剧从开头到发展到结局,都是通过“梦来”将剧情联系起来,具有架构全文的作用。汤显祖把梦境当作线索贯穿全剧的思想,是超现实的浪漫主义表达方法。一.汤显祖的生平经历及所处的时代背景1、1汤显

3、祖的生平经历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自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出生在书香门第的他,祖辈们都是秀才,且度精通戏曲与歌艺,从小家庭氛围自由宽松,此外,他的两位师友徐良傅和罗汝芳,都是明代卓越的进步思想家,对于汤显祖思想和眼界的开阔,追求自由的心灵的塑造都起了重要作用。汤显祖本人从小就很聪明,刻苦学习,除了诗词古文以外,还精通各种歌赋、乐府诗集;熟读诸子百家,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在兵法、自然地理、医药等领域都颇有研究。1除了爱读并非圣贤的著作,还喜欢广交“义气”之士,通过各种途径,锻炼了正自己正直的优良品质、还有不人云亦云的美好品德。在汤显祖还年少的时候,由于不愿意答应张居正的要

4、求,陷害的他落榜两次,后来在张居正去世的次年,也就是汤显祖34岁的时候才考中了进士。这艰难的一路让汤显祖深刻的感到了科举制存在的腐败问题,怀着及其矛盾的心情汤显祖步入官场,但是他还是不愿意配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得不到提拔也就只能得到一个没有权利的官职.为官这几年,与当时社会上思想进步的东林党人例如邹元标、顾宪成等交往密切。汤显祖这一生经历了三个时代分别为嘉靖、隆庆、万历,这个已经存在了两百多年的明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千疮百孔,腐败丛生。明世宗喜好歌舞神明丹术,明神宗嗜酒好色爱财。朝廷官员的权力之争,边关外敌侵入,南方的倭寇北方的俺落。那个时段的明朝可谓是岌岌可危.到了万历十六年,南京因为连年的

5、荒灾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民不聊生,汤显祖看到了到地方救灾朝中的官员接受当地官员的贿赂还能稳稳地升官的现实实在受不了,便上奏弹劾朝臣。他向朝廷上书的论辅臣科臣疏使得朝廷为之震惊,汤显祖也因此被贬为了广东徐闻县典史。任职期满后,又被调往浙江遂昌知县。任职的时候,汤显祖正直廉洁,体恤民情,设立书院,亲自上山下乡,为百姓平反冤假错案受到了百姓的拥戴,还在过年的时候放囚犯和家人相聚。这些成果的改革和发展让汤显祖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一点明王朝的千疮百孔,可是事与愿违。虽然成绩不错,百姓喜欢,但是汤显祖还是受到了上级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甚至迫害。如此阴暗的官场潜规则让汤显祖失去了实现政治抱负的信心,同时也使他心系天下的

6、大爱精神破灭。到了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告老还乡,毅然决然的回到了老家临川玉茗堂寓所。充满艰难现场的官场生涯让汤显祖对现实生活和人生有了新的体会。虽然政治理想破灭了但是汤显祖开辟了人生新的区域,成为了一名戏剧家。脱离了官场的潜规则,汤显祖积极的投入到了戏剧的创作过程中。就用了一年的时间,汤显祖就完成了被后世广为流传的牡丹亭,后来还有一系列的佳作南柯梦和邯郸梦创作与早些时候的紫钗记。他用临川四梦又名玉茗堂四梦创造了一幅明末现实生活的光景。经历了政治生涯的艰难险阻,现实生活的不顺畅,汤显祖就利用戏剧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对现实的渴望,也利用戏剧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表达了自己的爱与恨。1、2

7、明代中晚期的社会状况汤显祖生活的明代中晚期,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出现了种种社会衰落、制度末期的状态。首先,社会黑暗和腐败,土地集中、政治相当腐败。皇帝带头大量合并和掠夺地产、设置皇庄,明代皇庄的数量,超过了之前的历朝历代。到了万年间,,神宗的皇庄占地已经达到了200多万余亩。宗室诸王,宦官们也都通过自己和皇帝的亲密关系,通过许多手段来获取许多田地。官僚地主们,也通过强取豪夺,兼并大量土地。与土地兼并相伴出现的是政治上的腐败黑暗,皇帝宠信宦官,形成了皇帝、后妃、宦官、首辅组成的最高权利机构,在这张制度下,官僚机构繁复拖沓,办事效率低,几任皇帝大都不理朝政,任由宦官专权,,

8、造成了朝政黑暗的局面,实行残暴的特务统治,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关就是最好的证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官场混沌不堪,晚明政治一片黑暗。其次,百姓生活困苦。但是地主豪绅过着奢华无比的生活。土地兼并使得农民们变得无田可耕,赋税徭役繁重使人民生活的苦不堪言,大量平民成了富贵之家的奴隶,成为“贱民”。吃最坏的饭菜,住最破的房子,穿最烂的衣服,过着极度穷困潦倒的生活。不仅如此,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传统观念以及父长制的影响下,妇女更是成为了社会中的最底层人物,受到了高度的防范和严苛的禁锢。在明代的任邱边氏族谱中,就规定了“禁听妇人之言”,此外,还规定了“凡事不惟不谋于妇人”。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社

9、会,妇女没有对家务发表意见的权利,甚至婦女們連普通的聽取意见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可见当时妇女生活的黑暗。同时,在妇女问题上,社会大肆提倡贞烈守节。洪武元年(1368年)有诏:“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亡夫守志,五十以后不改嫁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同时“巡方督学岁上其事,尤者赐祠祀,次亦树坊表,乌头棹楔,照耀井闾”,为了家族的荣耀以及经济负担减轻,明代妇女成为了家谋取利益的工具,家庭更乐意培养、教导出这样的贞洁烈女,杨忠愍公遗笔云:“妇人家有夫死,就同死者,盖以夫主无儿女可守,活着无用,故随夫亦死,这才谓之死,死有重于泰山,才谓之贞节。”2极度盲目愚昧的苦节,使得妇女失去了再婚的权利,一旦丧夫

10、,则意味着终身的孤苦。另外,在思想文化方面,統治者为了禁锢人们思想,束缚人们的欲望,明王朝大力鼓吹宣揚的以孔子为神圣,以及以儒学为正宗的思想傳統文化,大力倡导程朱理学,恪守封建统治秩序的三纲五常,认为君德即为天德。在三纲五常的束缚下,大众的合理的个人欲望,都被视为不该有的,大呼“存天理灭人欲”。科举考试只能夠做拟古解经、写毫無創新,毫無新意,毫无个人思想的“八股文”,使得科舉時出现万口一词的现象,思想界陷入了一潭死水的境地。1、3反理学思潮兴起发展到明代中晚期的时候,理学已经不是人们心中的主流思想了,它渐渐变得固执守旧,禁锢了人们思想的自由。并且在当时社会中还滋生了一些意图谋取利益的虚假不道德

11、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理学被披上了伪善的外衣,最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下降,名誉扫地,甚至变成了虚假的代名词。再加上面对当时社会出现的问题,理学在其解释上,己显得无能为力。因此,怀疑程朱理学思想的出现是大勢所趨,無法避免。在反对理学思想的发展进程中最亮眼的閃耀的,最早获得成绩的是泰州学派,泰州学派的创始人是王阳明先生的学生王良。他们认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所用的道义和天意是相辅相成的,换句话说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性,这个观点的提出在根本上动摇了程朱理学对“道”绝对性的肯定,甚至还动摇了封建时代的道德准则和统治者的绝对地位。这些超前的意识就被汤显祖所吸收。当时更加激进激烈強烈給人衝擊的

12、的是啟蒙思想家李贽的理论。李贽支持反封建的思想,对绝对道学提出了质疑,戳穿了封建道学家的本来面貌。李贽还大胆公开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理学,李贽认为老百姓最普通的生活如:穿衣服走路吃饭,就是最根本的人伦道德关系。在文学领域上,封建文人长期生活在城市之中,受“市民”文化的影响,行走在寻常百姓家。慢慢的封建文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理念、理学抱负都和市民阶级产生相似的看法,文人们把他们的所见所闻加入到创作的作品中,产生了脍炙的经典作品。李贄在文学方面的主张與想法意圖目的和他的思想是一致的。他主导思想是:一切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由人的本性出发,从自然的和谐出发,绝对不可以牵强附会。又说自然发于情性,

13、则自然止乎礼义,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义可止也。4理学思想被文化思想的质疑不断加深,在加上一些作家吸收社会上的进步思想,使得这个时段的戏剧与小说的创作到达了一个巅峰。二牡丹亭中的梦幻意识的具体内涵2、1牡丹亭梦幻意识的形成有情天下的呼唤汤显祖创作的临川四梦表现了世间各种不同的现象,而且也是剧作家耗费苦心最终表达出来的人生追求理想。牡丹亭里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而生的大爱秉性一直在影响着后人。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在追求爱情过程中离奇梦幻的故事,描写了杜丽娘的不屈斗争以及有钱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故事结尾。梦是什么?梦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折射,是个人情怀的虚化。全剧一共55出,从第一到九出,写了杜丽娘

14、出生在名门,却在礼教的束缚之下,失去了青春期少女应该拥有的自由。杜丽娘觉得自己浪费了青春年华,感到非非常苦闷,整个人笼罩在悲伤之中,黯然神伤,碰到了柳梦梅。而根据事实,以梦为始,正好进入了汤显祖笔下至情之境的状态,惊梦后的剧情着重刻画了她寻梦而终、又圆梦而生的故事。全剧当真可谓是哪哪都梦幻,而梦幻又于现实和虚拟中自由穿梭,行云流水之间,充分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对爱情的追求。梦境虽然看上去和汤显祖的现实生活不是直接的联系与呈现,但是从深层意蕴来看,它反映了汤显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无可奈何,表达汤显祖本人对于人间真情的呼唤。2、2梦幻与理性的冲突和统一牡丹亭中的梦幻意识世界具有比较鲜明獨特的虚

15、幻性的特点,杜丽娘的爱情追求很显然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还会遭到社会的抨击,只得通过“梦”,来实现她的追求与渴望,深层次来说,“梦幻意识”是情与程朱理学冲突而有的产物。他个人认为情不可以论理,死不足以灭情,牡丹亭题词中的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揭示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对个体欲望的压抑和排斥5。汤显祖认为情和理是对立与统一的一种关系,既有矛盾又有统一。在汤显祖较为深刻的感受到存在于现实社会中泯灭人的感情和禁锢个人思想与理论的时候,个人独立的思想浪潮在心中反反复复时,他就更着重支持请和理的矛盾;反观,在面对为了捍卫正义时,为了支持理的合理性时,当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以来的传统人伦理念在他脑海里根

16、深蒂固时,他适时看重情与理的统一,理来源于情,情与理互相影响。牡丹亭以还魂为分界线,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体现了一种对自我的赞同,因梦而死,死而复生,体现了杜丽娘追求自由爱情,突破传统束缚的精神。6而第二部分是一种对现实、传统伦理道德的认同,所以待到杜丽娘还魂以后,她对于自身的婚姻态度则发生了变化,即此事言之尚早,待采访完老公公和老夫人之后,才可以请个媒人。,并进一步向柳梦梅解释道:秀才,比前不同。前夕鬼也,今日人也。鬼可虚情,人须实礼。秀才可记的古书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7她复活后的第一要务是陪柳梦梅赴京考取公名,再得到社会所认可的身份之后才送他探望父母,以求得长辈们的宽容和理解。这就体现了,追求爱情可以我家電腦你的最後是浪漫大胆的,而婚事的解决确实还要实际。这一理性选择,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