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2019年文档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4459316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2019年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2019年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2019年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2019年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2019年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2019年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2019年文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SWO分析一、引言SWOT 分析是目前被企业和研究者最为广泛使用的战略分析工具之一。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 , W是指企业内部的 劣势(Weaknesses),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 ,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 (Threats)。通 过调查罗列出来, 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进行排列, 然后 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 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 从中 得出一系列相应的战略。本文借用 SWO分析法为新的就业形势 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服务。二、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 SWO分析(一)优势(

2、Strengths)1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自从 2002 年团中央、教 育部、全国学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的意见以来,各个高校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和科学素养。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大学生人力资源开 发、加强大学生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 是大学生人力资 源开发的重要工作, 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提高工作有形化、 具 体化。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2 社会资源主要通过市场机制, 以竞争的形式实现合理的配置, 同 时在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方面也建立了广泛

3、的竞争机制。可 以这样说, 无论是个人或者集体都自觉不自觉地被赋予了 “竞争 者”的身份参与形式多样的竞争。3 学校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各个高校组建专门的就业 指导工作队伍, 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较为科学规范。 这 支专门队伍保持与用人单位、 人才市场的密切联系, 使就业指导 工作更切合实际需要,针对性、前瞻性更强,做到点面结合。( 二 ) 劣势 (Weaknesses)1 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系统规划。 高校育人主渠道是课堂, 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系统性很强, 但高校对大学生人力资源现状 及规律把握不深,围绕学生人力资源开发没有规范的指导体系。2 大学生自身就业定位不准确。 在

4、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一 定的误区,就业定位较高,过分看重职业稳定。尽管现在的大学 生对严峻认识就业形势非常明确, 但是对工作仍抱有较高期望值。 较高的就业定位使许多大学生理想与现实脱节, 他们真正找工作 时会产生巨大落差感,产生消极悲观情绪。3 学校全程性就业指导的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就业 指导的对象主要是大四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格局尚未形成。 应该让大学生尽早了解就业市场、走进就业市场,尽早知道 毕业后的竞争环境和社会需要他们掌握什么样的技能, 具备什么 样的素质。( 三 ) 机会 (Opportunities)1 国家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优厚的政策。 教育部、 人力资 源和

5、社会保障部指出: “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就业工作总体 部署,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要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高 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将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按照法律规定 作相应的延续、扩展、调整和完善;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 切实措施,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同时,在积 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也制定了许多政策, 创立了大学生创 业基金,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2 西部与基层对人才的需求旺盛。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人才是关键。据统计,在西部地区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 历的平均数为 3.1 ,而东部地区平均数为 6,西部地区远低 于东部水平, 人才十分紧缺。 到西部地区就

6、业的学生人数仍然较 少,农村高素质人群少,对人才的需求也非常迫切。3 网络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有益影响。 网络开拓了大学生 的视野, 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素质提升的强烈要求, 成为大学生人 力资源开发的有益渠道。学校、政府、各企业单位、人才市场紧 跟时代的发展脉搏, 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 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 解各种政策法规、培训考试、招聘等信息的平台,架起了大学生 人力资源与企业、政府之间的桥梁,为企业了解人才、政府 服务企业人才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窗口。( 四 ) 威胁 (Threats)1 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在专业结构上, 存在学校专业 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教育大众化的时代,

7、 有的学校追 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 才供求过剩; 同时,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 对一些冷门专业、 社会需求少的专业, 不作及时调整,不改革课程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2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我国真正公平、竞争、择优、 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 比如我国高校的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 门管理, 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 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 及劳动部门管理。 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 再加上一些地区 还有地方保护主义, 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 而对一些 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3 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

8、消费。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 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 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的做法, 造成了人才浪费, 给毕业生就业 带来更大难度。三、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分析矩阵及相关对 策如上表所示,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需要作出相应 调整:第一, 建立网络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在高校各职能部门之 间建立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网络体系, 定期为广大同学公布相关 活动、素质培训的信息,建立全国性的人才信息网络体系以及用 人单位需求信息资料库,以统一网站作为媒介,为雇佣双方提供 信息服务,让毕业生通过网络,便利地查询不同地区、不同行业 的就业需求信息。第二

9、,建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体系。把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到高校教育的整体格局之中,立足于长远,立足于统一领导和部署。一方面,成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整 合校内的师资力量,加强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统筹规划, 理论 教学与实践引导相结合,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力。另一方面,成 立大学生成才培训中心,根据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和就业需求, 开 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各类培训,保证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实施。第三,建立全过程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 作必须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形成全过程的培养体系。 一年级,在对大学生进行大学适应教育的过程中,为大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测评,并开设

10、职业生涯辅导课;二年级,通过多种形式帮助 大学生认识职业,了解职业的要求,明确求职方向;三年级,通 过社会实践、实习和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同时开设一些 综合素质训练课程;四年级,开展求职素质培训,择业技巧辅 导、 择业心理疏导等。.第四,建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调整机制。大学生的就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是变化的,所以要科学地指导大学生就业, 应当建立起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适时调整机制。 从职能上确定大 学生就业工作部门具有反映市场变化的能力和优势, 所以, 大学 生就业指导工作部门要动态实时地监测市场对学生培养质量的 反馈,反映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协调建立与培养环节快速的 互动机制,

11、及时修正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教学 改革和学科建设提供依据。第五, 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及配套服务体系的建立。 劳动力市场 应该具备“信息传递、评估推荐、余缺调剂、优化配置和社会化 服务”的功能,人才市场在人才交流方面应该提供 “考试、录用、 调配、仲裁”等在内的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在人才大市场 内,既能做到部分业务工作安排到现场办公,也能在信息化、网 络化方面有更大突破。第六,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引导他们到基层、 西部去就业, 并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就业单 位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 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展地区

12、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 区。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能 动性,不仅扩大劳动力的供给,同时也扩大劳动力的需求,在劳 动力市场的总量均衡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注释 罗昊弘,高漩,基于 SWO分析的深圳市人力资源开发探究J ,经济与组织 ,2006(2) : 52 温卫东,高校共青团组织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角色和作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5) : 48 张响珍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思考J ,现代企业文化, 20044) : 72 刘昕人本之道: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沉思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 33 胡则辉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体系建设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08(3) , 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