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缺陷论文.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457487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缺陷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缺陷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缺陷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缺陷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缺陷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缺陷论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缺陷论文浅析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缺陷论文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缺陷,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环境立法过程中的缺乏,环境信息公开过程中的缺乏,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缺乏。一、环境立法中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参与主体的构造失衡首先,我国公民参与环境立法是于法有据。公民参与立法的权利有宪法和立法法等法律的保障。翻开我国立法法,该法的第34条和第58条,明确赋予公民有参与立法的权利。然而,我国在法律层而上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公民的环境立法参与权却很难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换言之,公民在环境立法过程中发挥的主体作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公民参与环境立法的作

2、用非常渺小,主要是因为公众参与制度机制并未完善,空有制度文本,而缺乏实际落实。(二)参与主体的方式单一根据现行的82年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检举权、控告权与救济权。目前,我国环境立法中的意见征询是从上至下,由上级立法部门向下征集相关意见,至于是否真正采纳了公民的意见或者建议,公众很难知晓与确定。同时,我国现行法律并未就公众参与的详细途径与方式做出明确规定。与其他国家相比,公民的环境立法参与程度是非常低。而公众大多数可以影响环境立法,大多数是限于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时,会征求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当然,大多数时候会告知利害关系人有相关救济的渠道与权利。二、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一)信息公开披露范围尚

3、不标准虽然,早在2023年我国公布施行了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要求政府机关及时公开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那么,以不公开为例外。然而,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与频率远不能满足公众的对于环境信息的需求。甚至可以说,当前环境信息披露还处于非常不透明的状态,并未做到信息公开与透明,尤其是公开的内容不够细化。根据信息公开条例与概密法的规定,立法部门仅仅将国家机密与商业机密,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的事项列为不公开信息的范围。目前,小局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对于公民的知情权存在损害。而对公众的公开信息申请,有的搪塞,有的置之不理,有的以国家机密为由回绝公开。(二)责任机制与救治机制不合理我国对于信息公开制度的救济渠道主

4、要是用行政方式。比方对于范围法律法规的相关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与付款。然而,目前的罚款上限与罚款的力度,相比于违法企业单位所获取的利润,是九牛一毛。可以说单靠罚款,已经无法阻挡局部违法企业迎风作案,无视法律法规。这种情况有所加剧,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这种场面是受制于我国法律法规对于监管与管理的短板。同时,我国对于救济途径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三、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缺乏(一)环评主体不明确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法律条文规定,“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然而,这个条文在现实环境中难以具备操作性,是一种宏观h,或者可以称之为口号性的条文。这也造成

5、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太过广泛,在实际运用时对于环评的主体范围就显得模糊不清,不具备操作性。目前,一些听证会或者是由民众参与的会议,邀请的与会代表并不能真正代表民众。要么是被代表,要么邀请的民意代表并未保护民众的切身利益,而沦为举手投票的机器。环境评估中的公众主体随意扩大化,也不利于立法效率进步与立法资的节约。(二)环评的范围不广泛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可以参与工程规划中的环评,而在综合利用相关环节,却未作出详细的规定。根据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我国实际上需要环境影响评估的工程其实并不多,如政府决策中涉及到环境影响等情形就未作出规定。相反,是用列举的方式对一些工程要进展环评做出了规定。与西方主要国

6、家相较而言,我国的环境评估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要进一步细化。(三)环评的时间介入晚根据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公众介入环境评估的详细时间,最早应该是在规划草案或者是建立工程报送审批之前。除此两种阶段,在其他阶段公众都是无权参与的。而相较于英美等国,公众参与的是整个环境评估的各个阶段。同时,在详细环境评估过程中,施工建立单位与政府相关部门具有较大的权利。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政府职能部门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公众参与环境评估只是象征性或者是程序性的过程,对于环境评估的最终结果并未过多的话语权。在我国环境执法监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力量,以公众力量弥补环保部门执法监视中存在的缺陷,同时也以公众参与对环保行政部门滥用行政权利的倾向予以约束。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