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453042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X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项目规划为贯彻国家和临沧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我校根据临沧市教育局转发临沧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报“十三五”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保障工程和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规划文件的紧急通知相关要求,按照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编制工作方案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临沧市农业学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从而明晰学校产教融合的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和举措、建设内容、实施效益、项目建设资金、项目建设保障七个方面,确保项目规划科学合理、工程实施成效明显、

2、管理措施具体可行、建设责任落实到位、管理制度规范健全。在新起点上把学校产教融合项目工程扎扎实实的向前推进,确保完成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建设的达标验收工作,并借此契机,更好的推进我校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建设工作,更好的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和服务工作,更好的为建设天地人高度和谐的“大美临沧”做出贡献。一、学校基本情况XXXXX学校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城郊,地处民族边疆地区,属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XXXXX学校是一所集农业中专教育、师范类学前教育、理工类中专教育,农业函授本、专科学历教育,农业技术、计算机技术培训和农业及计算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级

3、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市级文明单位”、“省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园林学校”等40余项荣誉称号,2003年11月省政府授牌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16 -(一)学校基础设施现状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学校于2013年1月新建并完成了新校园的整体建设搬迁工作。学校新校园占地101亩,建筑面积19280平方米,绿化面积28500平方米,校园绿化率42.4%。规划并建设有学生教学区、住宿生活区、食堂、实训基地及学生专用运动场。固定资产总值9800多万元。多媒体教学设备34套,图书馆藏书22116册,学校有标准教室50个,标准计算机室5个,配备

4、教学电脑300余台套;配备茶艺室、评茶员试验室、茶叶初制加工车间、兽医试验室、解剖、病检、病理等设施设备,配备有栽培试验室、种子试验室、土肥试验室、标本室、植物生理试验室、镜检室等试验室,建有汽车修理、工程机械、电子钢琴、钢琴、画室、形体训练等综合实训基地。内设“云南省第176职业技能鉴定所”和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三个函授站。尽管学校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还不具完备,但是学校各个基础功能设施都在不断改善中,并有很大的发展条件和空间。(二)学校办学规模及师资力量现状新校园投入使用后,极大的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在校生规模都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升。经

5、过三年多的发展,我校各级各类在校生人数2837人,其中:全日制中专在校生2036人,函授专本科在校生801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学校现有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62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研究生12人,本科学历5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专任教师中有“双师型”教师47人,占专任教师的76%,且实训开出率达100%。(三)集团化办学及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学校积极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针对不同专业,强化校企合作,将合作企业纳入集团化管理,制定统一章程,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优化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搭建平台提升学生的就业层次。通过同临沧8县(区)范围内的幼儿园合作解决学前教育

6、专业学生就业顶岗实习,现我校长期合作的幼儿园达36所;通过同吉利汽车集团、众泰汽车集团、北汽汽车集团、临沧8县(区)水利部门及电站合作,解决理工科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通过同云奥达公司、澜沧江集团、荣康达集团等十余家大型涉农企业合作,解决涉农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近三年来,我校三年级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参加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达100%。(四)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现状学校面向社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2015年在8县(区)开展农艺工、果茶桑园艺工、其他热带作物生产员、茶艺师、茶叶加工工、计算机操作员、蔬菜园艺工、天然橡胶生产工、家畜饲养工等18个工种的培训鉴定工作,累计培训15期2069人次,

7、鉴定60期7950人次;完成云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基层农技人员培训10期,共944人次。全年承接对外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达10963人次,其中:职业技能培训3013人次,职业技能鉴定7950人次。二、建设目标(一)总目标主动适应国家“十三五”期间产业发展需要,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深化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在2020年内,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着力打造技术技能型专业建设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大幅度提高学校办学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使学校的办学实力更强,特色更加

8、鲜明,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成为边疆西南经济带、临沧当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术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为全省及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二)具体目标1、着力强化技术技能型专业建设立足临沧、面向滇西南经济带地区、服务全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起以现代农业、师范类学前教育、理工科为主的三大类专业。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技术技能实作能力,掌握实实在在的专业技术,确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现代实用性技术技能人才。在2020年内,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新建1

9、幢8000平方米的学生实验实训综合楼项目和改造现有实训基地,建成占地9200平方米,集种养殖、经济林果、汽车维修、建筑工程为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推进“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专业教学模式。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2、着力打造和谐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在2020年内,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在学校现有得15.6亩运动场的基础上,通过改扩建,建成由1个塑胶综合

10、田径足球场和4个标准塑胶篮球场组成的学生专用运动场,完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基础,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更好的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身体素质得到提升,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到2020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达98%以上,“双证书”获得率达100%,用人单位的满意率在98%以上,使学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三、建设思路和举措(一)建设思路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就业导向和服务宗旨,按照“

11、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强化特色”的方针,以技术技能型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改革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带动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和校企共管机制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我们将举全校之力,力争在2020年内完成产教融合规划建设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构建中国特色的中职教育体系做出贡献。改革办学模式,进一步加强集团化办学,创新校企合作的体制;改革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道德教育、体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

12、岗实习,推动教、学、做合一;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模块化教学体系;改革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完善社会和企业评价体系;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加强社会和企业需求调查,加强和完善校本教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训指导能力,聘用行业专家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二)建设举措1、校企合作,打造特色鲜明的技术技能型专业 继续加强“整合-互动

13、型”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实训基地“三大合作”机制,并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指导性强且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的校企合作制度。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是与全省和临沧市经济社会联系紧密、与产业发展对应度高、人才需求量大、影响力强的主体专业。以培养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人才为目标,继续坚持打造特色鲜明现代农业、师范学前教育、理工科三大类专业,构建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的专业体系,扩大我校专业对地方经济的覆盖面,显著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2、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由此引导课程设置、教学

14、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树立学生是学校品牌的理念,真正培养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身体素质、较强的专业技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实用性技能人才。坚持实施校企之间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与基地建设,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融合。以校本补充教材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进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改革。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从实用出发,在确定每个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岗位需求,组织教师开发部分校本补充教材,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3、立足实际,应用实训硬件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过程导向;更新教学手段,构建实训学习平台,支撑技能学习;建设生产服务模拟场景,特别是通过数字仿

15、真、模拟流程、虚拟现实等生动直观地展示知识、技术和生产服务岗位。重点一流的中职学校校内学习型、生产型实验实训室及基地,承担实践教学、技能鉴定、专业技术服务管理、科学研究和对外协作等任务,让学校成为临沧及周边地区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4、提高素质,打造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产教融合项目目标和任务的关键。为此,学校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继续推进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工作,引导教师转变思想,

16、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观,提高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围绕素质和能力,以教学效果即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作为标准,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岗位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5、完善体系,健全规范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多方参与的决策机制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构;创新人事制度;完善招生、教学、资助、免学费、就业、财务和资产等学校业务管理办法。改革评价模式,教学中建立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全面引入社会化考核,即在学习之后,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一方面可以使专业课教学更贴近社会需要,促进专业课师资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推动“双证制”在我校的实施,有效地引导学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6、以人为本,打造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经过三年的熏陶达到人格素养、身体素质与职业素养的提升,实现“职业人”与“社会人”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