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4440955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记忆的秘诀是重复,每天只读一遍,连续读七天,智力一般的人可记住90%,何况聪明的你!)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赤道周长40000千米。 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 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们都有无数条。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东经180与西经180合二为一,就叫180度经线。 60度纬线是赤道,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它们是两个地点。 7地球绕轴转是自转,周期是

2、一天;绕日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8因为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在地球上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 9地球自转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昼夜交替,二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10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不变导致两个后果:形成了四季和五带。.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12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千米化厘米加五个零。 13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14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15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重合是悬崖。等

3、高线闭合处为山头或盆地。 16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7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 18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19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20大陆漂移学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后来缓慢地漂移分离,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高大的山脉。 22东非大裂谷是海洋的胚胎期,红海是海洋的婴儿期。大西洋是海洋的少年期,太平洋是海洋的成年期

4、。 喜马拉雅山是海洋的坟墓。 23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 24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气候要素一是气温,二是降水 25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6一年中的气温,北半球陆地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季节相反。 27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在气温上相比,陆地夏季更热,冬季更冷。 28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多。 29从赤道向两极,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逐渐降低。 30从山脚向山顶,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度。 31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降水多,南北回归线两侧

5、,大陆西岸多沙漠, 大陆东岸降水多,沿海迎风雨丰沛,雨少内陆背风坡。 3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33热带有四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有两种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陆东岸)。 温带有三种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有两种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34大陆东岸有季风气候。大陆西岸有: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有:温带大陆性气候 35气候影响饮食,穿衣,农林牧业,气候异常引起自然灾害。43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伊斯兰

6、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佛教创始于古印度。 44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叫聚落,乡村聚落的人从事农牧渔林业,城市聚落的人从事工业服务业。 45非洲的村落原始古朴,亚洲的村落房屋密集,欧美的村落稀疏开阔,机械化水平高。 46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47东南亚气候湿热,为干栏式建筑,下住牲畜上住人;热带沙漠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 因纽特人住冰屋,黄土高原住窑洞。 48浪漫水城威尼斯河多桥也多,古朴自然丽江城,水乡容,山城貌。 59中国的航天工业,核工业,印度的软件业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60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法、俄、英、美。 第二

7、部分必须记住的地图(卷面分值20%40%) 课本P29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图;课本P58世界气候的分布图; 课本P37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36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是砍伐森林。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37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非洲最高。 38中低纬度的近海的平原地区,人口较稠密。 世界上有四个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39世界人口有两大趋势,一是人口快速增长,二是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 40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不相

8、适应。 41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西亚、北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的因纽特 人、印第安人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长达四百年的奴隶贸易使他们到 达美洲、大洋洲。 42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西班牙语, 巴西使用葡萄牙语,法国和中部非洲使用法语,西亚和北非使用阿拉伯语,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使 用俄语。 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学设计方案山东济南第三中学 地理教研组一、概述 课名是文化与文化景观,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一册第三单元。课型是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学生通过对所熟悉实例

9、的分析,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一方面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分析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要求。该课例主要由开题,研究,总结和评价几部分组成。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关文化的基本概念、原理、文化源地、文化区、文化体系、文化扩散的意义等; 2能够举例说出并能够分析身边的有关文化的事例或现象。 过程与方法 1以主题研究的形式体验“师生合作确定选题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研究学生小组汇报成果” 的探究活动过程; 2体验将政史地融合的案例分析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提高对于文化与文化景观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审美情

10、趣; 2能够客观辩证地看待文化与文化景观的关系; 3能够从文化与文化景观中体验爱国情怀。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是济南市第三中学高二学生; 2对于文化没有系统与理性的认识,很多学生对于文化与文明的界线分辨不清; 3大部分学生没有进行过类似的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训练,对于自己的研究能力缺乏信心; 4大多数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很感兴趣。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1创设情境确定选题小组学习探究交流协作(BBS网上论坛限于技术、经验及其它原因,改为小组讨论,交流来承担)成果汇报(研究性学习策略); 2教师确定研究范围,与学生共同探讨确定选题; 3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4组织协商讨论,小组内部

11、收集资料,形成作品。五、资源1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科书(选修)地理; 2多媒体网络室、多媒体教学平台,限于本专题教学模式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采用的是校园局域网的形式组织教学; 3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开题 1情景创设,选报课题 导入:通过史前文明的相关图片展示,辅助教师讲解,使学生对于客观世界中的一些文化景观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 引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图片展示与讲解,至此提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文化与文化景观 2分组研讨、课题分工、方案设计 任务布置:教师承接提出的问题,明确学生将要进行的任务布置,首先,根据对于教材的分析、对于文化网站

12、上的资源与自己对于该专题的理解程度确定选题;其次,小组内部经过讨论确定人员分工和课题设计。3师生、生生交流、确立课题 小组讨论:确定课题,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向教师咨询,教师对于学生的设计、疑惑给与指导与解答。 确立课题:首先,教师总结讨论过程,针对讨论过程中的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与点评,如,课题不要面面俱到,可以以点带面,组内观点不统一的问题,可以以文化为主线,带动其他方面。其次,学生汇报确立的课题,包括文化景观与自然,文化的扩散,宗教文化,身边的文化等等。每个小组也具体介绍了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二)研究 1网络查询 资料查询:学生根据小组选定课题及各个的任务分工,到局域网上查找可以支持自己课题

13、的资料。在查找资料的同时教师给与方法的指导,如可以换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或者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 2研究交流 小组讨论,针对各自小组的课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通过教师指导(一是尽可能形成统一的建议,二是如果不能统一建议,就将各条建议分门别类的列举出来,让其他同学或者老师提建议),同时对于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给与学法上的指导。 小组对于自己查找的资料按照主题进行顺序安排,形成逻辑上清晰的体系。 3材料整合、总结研究成果 各个小组将自己整理总结好的资料输入计算机,形成小组的ppt或者网页。(三)总结 1成果展示 教师对前期工作做小结; 不同的小组汇报各自的成果。 2生生交流 这个环节让学

14、生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辩论。针对不同小组汇报的内容,其他同学对汇报小组提出相应的疑问和质疑。 各个小组同学针对其他小组同学的疑问和质疑进行解答。 3教师总结、资源共享 教师对于各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学生针对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进行总结。 学生甲:扩展知识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乙: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一个主题,文化与文化景观;两个概念,文化的概念和文化景观的概念;三种关系,文化与文化景观的关系,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文化景观与自然的关系;四种意识,实践的意识,发展的意识,横向比较的意识,以小见大的意识;确立的了五个专题,文化园地,文化区,文化扩散,宗教以及文化扩散;研究过程中锻炼了六种能力,自学(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合作,协作,网络查询(研究性学习的手段),以及观点表述与全局观念。 教师最后针对以上两个同学的归纳进行点评。七、评价 评价方法实验班对比及问卷调查。 评价的对象学习的差异;情感差异;信息处理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