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444079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额敏县第二小学 郑晓丽摘要: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依赖科技的进步,国际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江泽民同志说:“迎接未来的科学技术的挑战,最主要的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积极培养富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这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发出的呼唤,也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渗透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怎样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呢?关键词:创新思维;兴趣;开放课堂;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依赖科技的进步,国际社会日

2、趋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江泽民同志说:“迎接未来的科学技术的挑战,最主要的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积极培养富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这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发出的呼唤,也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渗透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怎样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呢?一、教师要有创新思维,它是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认识的前提条件。“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有了创新精神的老师,才有可能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

3、地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情景,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独立思维,质疑,批判,激发创新潜能。例如在教“三角形的认识”这节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接着我又不失时机地提出另一个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再一次引出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讨,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在临下课时,我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用今天学习的三角形图案,画一幅画。这一环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维,为课堂教学创设出一种紧张,活跃,和谐与民主氛围。二、 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条

4、件。 教无趣,由必不乐学。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入门的向导。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因此,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体性,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巧妙地利用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

5、,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头的长度,有的说因为石头的宽度,也有的说是因为石头的厚度,还有的说是因为石子的面积,正当他们到底跟谁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我会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通过这一环节,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充满热情地积极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正如论语述而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往往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他们去探索、去思考,才能有效地达到学习的效果。如在上乘法口诀时,教师总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有的学生把口诀背熟了,但不会熟练

6、地运用。不妨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把学生从“一”开始编号,教师也加入其中,联系乘法口诀作游戏。如老师说“3x6”则编号是3和6的同学很快应声站起来,说出3乘6的乘法口诀,且乘积是“18”的同学很快站出来。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了所学知识。正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那样,兴趣是认识某中事物和爱好某中活动的倾向,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是构成动机的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构成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使学生的创新有路可循。 问题是放飞的思维与想象的钥匙。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

7、意识的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欲望。当不同问题出现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驱动其运用自己的策略解决问题。如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又是教学难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我首先出示了一个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这个长方形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这时原来的长方形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问:同学们能猜猜看它的面积有没有什么变化?有的学生回答:它的面积没有变化,还是6平方分米。还有部分学生回答:它的面积变小了。也有一小部

8、分学生回答:它的面积变大了。此时此刻,我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给学生留了有一定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平方分米?怎样求呢?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征,他们肯定会探究其中的奥秘。此时,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长方形卡片(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发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动手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来证实自己的猜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从而诱发创新意识。 数学课堂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必须具有积极的学习状态。如在上循环小数这

9、节课时,以一个小朋友们都很熟悉的故事: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导入新课,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非常自然的进入了新课教学。同时,我还提出了问题:生活中还有像这样已次不断重复出现,无穷无尽的现象吗?通过学生举出生活中有关循环现象的例子,不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让学生感知什么是“已次不断重复出现”?“谁在循环”?这样,就有效的分解了教学难点,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四、开放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荷兰数学家弗赖登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

10、认学生进行“再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上应该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如在教学“分类”时,我把一些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水果图案的卡片分给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卡片吗?应该怎样给它们分类呢?学生们兴趣盎然,各抒己见。有的是把卡片形状一样的放在一起,有的是把水果一样的放在一起,还有的把颜色一样的放在一起。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新课,开放课堂,探究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说明分类依据,总结分类方法。(在学生回答分类的理由和方法时,教师恰时引导,能及时

11、的给与肯定和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和掌握了分类的方法,也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五、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发散思维是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统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尽量找出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做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处理中要大胆改革,积极创新。因为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所以,就让我们从课堂做起。参考文献:论语;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