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形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429352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堂吉诃德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堂吉诃德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堂吉诃德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堂吉诃德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堂吉诃德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堂吉诃德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堂吉诃德形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堂吉诃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难怪每每想起这个奇情异想的 末路骑士时,心里总会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塞万提斯创作了一个让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 的悲剧。对上帝的无限忠诚,对爱情的至死不渝、堂吉诃德的形象是复杂而矛盾的,他一会是荒诞不经的梦想家,一会又成了真理与正义的 捍卫者,有时候他既可笑又可怜,有时候却既伟大又崇高。堂吉诃德的性格是崇高性格与滑 稽性格的二重组合。在非骑士的时代,堂吉诃德却以一个骑士的身份出现,注定了他性格中 的滑稽因素。堂吉诃德虽然想维护正义,保护被压迫者,但他做出来的却是非正义的行为, 反而使他所拯救的人受害。 但是,堂吉诃德还有丰富的崇高性格因素。他身上存

2、在着一 种伟大的信仰一种超越常人的意愿而献身于他人的伟大精神,体现了崇高道德原则、正义感 和无畏的精神,是一个热情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者。 艺术手法: 在塑造堂吉诃德的 形象时,用喜剧性的手法写一个带有悲剧性的人物。首先,它把人物放在一个个不同的情景 之中,用讽刺的笔调和夸张的手法,一再描写人物的荒唐行动,造成喜剧性的效果。其次, 小说又着重描写人物主观动机与它的客观后果的矛盾(或适得其反,或迂腐反常,或自讨苦 吃),在喜剧性的情节中揭示其悲剧性的内涵。再次,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作品中, 桑丘与堂吉诃德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形象的内涵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高瘦一个矮 胖,一个骑高马,一个

3、骑矮驴;一个重理想一个讲实际,一个沉溺主观,耽于幻想,一个头 脑清醒,冷静理智,一个讲究献身,一个看重实利;一个行动鲁莽,奋不顾身,一个谨慎小 心,胆小怕事两两对比,相得益彰。这一构思也是塞万提斯的创造,它不仅有利于塑造 人物,而且增添了小说的情趣,突出了作品的哲理意味。 人物在不同场景中,用夸张、 讽刺手法,在重复中加强喜剧效果;着重写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的矛盾,在喜剧性情节中展 现悲剧内涵;3、他的作品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二、2.对骑士小说的讽刺打击。小说意义上看是“嘲笑骑士”。 3.风车大战1 个人打,桑丘看热闹。堂吉诃德看骑 士小说看多了,中毒。堂吉诃德和桑丘眼睛不同,堂吉

4、诃德是模糊的,桑丘态度是非常清醒 的。 5.堂吉诃德形象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在塑造堂吉诃德的形象时,用喜剧性的手法 写一个带有悲剧性的人物。 贯穿着人文主义与现实主义者精神。3、作品反映的 16-17世纪西班牙现实:涉及政权、经济、宗教、道德、风俗等方面,写出了封建政权、天主教会 的黑暗和广大人民备受剥削压迫的现实,揭露了西放牙王国表面强大的背后,已开趋于衰落 的本质。贯穿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美好理想遭到嘲弄和践踏的悲剧。 5、潘沙形象:普 通农民,他的穷困反映了西班牙农民的现状。具有农民的智慧和求实的优点,也有目光短浅、 狭隘的弱点。后期其懂得了堂吉诃德,逐渐接受了他无私无畏的品格。 这

5、个举世闻名的 名著讲述了一个没落贵族想要锄强扶弱、伸张正义,却满脑子空想处处自讨苦吃的故事。这 个故事应该是个带有悲剧意味的喜剧,里面的堂吉诃德看似狂妄,脱离实际的可笑,可是他 却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和信念行动。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时候你会觉得他有点不切实际, 可是当他真的行动起来,为他的梦想负责的时候,你又不得不感叹他们的智慧于勇气。 杨 绛先生谈堂吉诃德(转)2004年是西班牙文学名著堂吉诃德问世 400周年, 4月23 日又是其作者塞万提斯的忌日。2002年5 月,在诺贝尔文学院等机构举办的一次评选活动中,堂吉诃德被来自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名作家推选为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虚 构作品

6、。堂吉诃德何以成为世界最佳,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有人说,是因为它提出了 一个人生中永远解决不了的难题: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有人说,是因为它永远给人以不 同的感受,给人以新的启迪。但杨绛先生对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杨绛先生说,堂吉诃德的 性格非常复杂,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读者对他都有各不相同的理解。堂吉诃德刚出版 时,人们只把它看作一个逗人发笑的滑稽故事,一个小贩叫卖的通俗读物。它最早受到重视 是在 17 世纪的英国,英国小说家菲尔丁强调了堂吉诃德的正面品质,他指出,这个人物虽 然可笑,但同时又叫人同情和尊敬;到了 18 世纪,法国人则把这个西班牙骑士改装成一位 有理性、讲道德的法国绅士。到了

7、19世纪,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堂吉诃德又变成一个悲 剧性的角色,既可笑又可悲。一些文学大师对堂吉诃德的评价也不尽相同。英国的拜伦 慨叹堂吉诃德成了笑柄;法国的夏多布里昂看到的是堂吉诃德的伤感;德国的希雷格尔把堂 吉诃德精神称为悲剧性的荒谬或悲剧性的傻气;而海涅对堂吉诃德精神则伤心落泪和 震惊倾倒。但杨认为,不论堂吉诃德的题材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多么永恒,堂吉诃德 的性格如何复杂,这部作品之所以成为世界最佳,其根本原因在于作者塑造了堂吉诃德和桑 丘这样两个典型性的人物形象。 古今中外小说创作的第一要务就是塑造人物形象,即由 人物带出故事,以故事成就人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般都是主角搭配角,

8、两个形象互 相对照或陪衬。如红楼梦中黛玉和宝钗是对照,而那些女孩子们对于宝玉则是陪衬。 杨 绛特别强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必须是高格调、大气势的,像金瓶梅中几个小女人那样 叽叽喳喳、争风吃醋,虽然写得活灵活现,却不能给人以美感。谈到堂吉诃德和桑丘这两个 人物形象时,她说,这两个人物既陪衬也对照,堂吉诃德的理想主义和桑丘的务实精神相映 成趣。好的对照或陪衬关系,犹如两面镜子相对照,能够映示出无穷无尽的景深。 疯癫 有时候也是伟大的,这意味着不受控制的癫狂。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到这些东西:自由与反叛, 梦想和被梦想背叛,爱情与牺牲其实永远不止这些。我想我在其中分不出悲喜。原本塞 万提斯只是讨厌当时流行的

9、骑士幻想小说,而写出了这个有点疯癫的瘦弱骑士。超出以外的 他在这个骑士之外,发现了人生其实可以闪光的东西。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让人幸福的,也 许会是很痛苦的。但是,痛苦中能够出现的闪亮远比愉悦要多。 西方文学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骑士文学的终结者) 西班牙历史上里程碑式的2 0本书之一,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著作之一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的 代表作,也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是欧洲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本书一方 面针砭时弊,揭露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一方面赞扬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贫济弱等优良 品德,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它可以穿越时空,对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具有永 恒

10、的价值,在相隔四个世纪之后,仍感动着每一个读者。根据上个世纪9 0年代中期来自世 界各国不完全的统计,堂吉诃德已用7 0种文字出版了两千多个版本。这部小说曾受到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及席勒、歌德、拜伦、海涅等著名文人的高度赞誉,成为 世界各国读者普遍熟悉和喜爱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对后来的一些著名作家产生了影响。笛 福曾自豪地称鲁滨孙具有一种堂吉诃德精神;福克纳更是每年读一遍堂吉诃德 ,声称 就像别人读圣经似的。人生在世,如果有什么必读的作品,那就是堂吉诃德。它不仅故事讲述得神奇精彩,语言也十分淳朴。 尼日利亚著名作家 奥克斯在欧洲一切 著名的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

11、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 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堂吉诃德。 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 别林斯基人类从 精神层面上总有一对矛盾:理想和现实,这是第一位的。堂吉诃德利用文学形式将这对 矛盾揭示得深刻而生动,可说淋漓尽致,使得每代人都感受到果真如此,予以认同。从艺术 角度讲,塞万提斯通过堂吉诃德的创作奠定了世界现代小说的基础,就是说,现代小说 的一些写作手法,如真实与想像、故事中套故事等,在堂吉诃德中都出现了。塞万提斯 早在17世纪就写出了堂吉诃德,可说他是现代小说第一人,正因为他是第一人,所以 他的堂吉诃德对西班牙文学、欧洲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文学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著名学者 赵德明一部

12、经典著作,永远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给人以新的启迪。所以,这样的 作品,不仅当时会被译成多种文字,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会有新的译文出现,这就是 作品的生命力所在。而堂吉诃德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著名学者 孙家孟堂吉诃德 是一本好笑的书,可当我翻过最后一页时,心里却不禁在问:究竟是谁真的可笑?堂吉诃 德?还是我?突然想起刚进大学校园时,一位夫子说:读堂吉诃德第一遍是笑,第二 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 难怪每每想起这个奇情异想的末路骑士时,心里总会涌起一种异 样的感觉-塞万提斯创作了一个让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的悲剧。堂吉诃德的悲剧在于 它肢解了曾经神圣的道德观念,而这种肢解是建立在一个个沉重的矛盾之上

13、的:要消灭即将 衰亡的虚伪的骑士道,却设计了一个柔弱但真诚的卫道士。于是,人们在与腐朽道德战斗时, 突然发现面前站着的敌人是个柔弱的老头,没有了摧枯拉朽的快感,没有了流血牺牲的英 勇,甚至在面对一个弱者的抵抗时,会检讨自己的正义性。恰好,堂吉诃德奉行的不是虚伪 的骑士道,不是道貌岸然的道德欺骗,而是人们久违了的一种精神:对上帝的无限忠诚,对 爱情的至死不渝。 当堂吉诃德开始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战时,第二层矛盾出现了:真正意 义上的骑士道早就被虚伪的道德所渗透演变,而世俗的价值观已经犹如一艘笨重的航空母 舰,从对上帝的忠诚、对英雄的崇敬转向了对个体价值的追求。世俗价值观的改变虽然具有 滞后性,但同

14、时具有强大的惯性和持久的韧性,瘦弱但张狂的堂吉诃德却妄想扭转它,所以, 他可以仅凭着信仰的力量不顾自身的渺小而义无反顾地冲向巨大风车,而其身后扬起的却是 一股荒谬的尘埃。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新教伦理对社会发展是否有推动力量,只要想想,当人 们举着张扬个性的大旗从中世纪解放出来的若干年后,人们不是又一次产生了信仰的需求 吗?我们可以说这是历史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但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堂吉诃德以 及堂吉诃德式的口号可以一言以蔽之-不合时宜。但不可否认,如果人们还想在激变中保持 冷静和清醒,这种不合时宜是必不可少的。正是这一个个矛盾解构了堂吉诃德存在的必要性 -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以致后来被确诊为

15、疯子。疯子的价值观自然是被正统价值观拒 之于外的,而堂吉诃德的梦想却因其包含了人类本性的美德而具有合理性,世俗对合理性的 拒绝就构成了另一个层面上的矛盾。第一部中理发师和神父的将计就计的哄骗如果还是世俗 价值对堂吉诃德善意的招安的话,第二部中公爵的故意取乐则宣告了世俗价值对他的彻底否 定、排斥和唾弃,干脆失去了被整合的意义,仅仅可用来取乐了。这就给这种拒绝染上了一 层悲剧色彩。 悲剧并没有结束。卡夫卡和鲁迅创造的悲剧是寻不到出路的,但无论主人 公多么特立独行,他们还在坚持。塞万提斯却尖刻地毁灭了最后一丝希望-堂吉诃德临终前 悔过了,这便不再是一个卫道士的死亡,而是一种价值观的绝迹,堂吉诃德成了

16、骑士道和 英雄主义的回光返照。当道德的热情在历史的冰冷面前熄灭时,尘埃落定了,旗帜倒下了, 疯子堂吉诃德安静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错误,世界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追其究竟,堂 吉诃德其实也只是一个过于忠实的仆人,他所看清的事实,所经历的磨难,不过就是作者 或者理性的化身,作者成功地利用堂吉诃德的口舌,把自己的对世界的看法,完美地展现在 世人面前。不同的是,塞万提斯生前倒没有堂吉诃德那般获得了更多的赞美和认同。整 个故事中描述了许多人性的错误、悲剧,或者可以说堂吉诃德人物的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错 误。他的错误,倒并不在于无望的战斗,如鲁迅的无物之阵;堂吉诃德的喜剧因素,仅 仅是对骑士精神的反讽而已。然而更有具讽刺意味的是,那样一种代表理想浪漫的骑士精神, 用作者的生花妙笔,改头换面地在堂吉诃德中获得了印证。为了神圣的灵魂。那时侯, 堂吉诃德在我眼里,是上帝手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