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耗低效的原因及改变策略.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4427863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耗低效的原因及改变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高耗低效的原因及改变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高耗低效的原因及改变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高耗低效的原因及改变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耗低效的原因及改变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耗低效的原因及改变策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高耗低效的原因及改变策略1999年,一场“语文教育误尽天下苍生”的大讨论,引发了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之后,新课改带来了中小学教学的新理念,新面貌,然而具体到高中教学,具体到高中课程的改革,却是空前的艰难。尤其高中语文,走进很多课堂,作家介绍,分析人物形象,串讲文言文,落实词语句式教师主讲,学生接受,恍然如昨。其结果是,作为母语,在小学、初中已经有了字词基础和阅读写作的基本功之后,高中语文漫漫三年,上了很多节课,不少学生的语文水平却是提高得微乎其微高中语文的高耗低效已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那么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何在?改变这种现状的根本策略又是什么?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从自身的实践和视

2、角出发,或许都有自己的思考,然而久在黑屋不觉其暗,跳出窠臼,方得恍然大悟。近日两次域外的语文课让人颇多启发和思考。 一次是台湾老教授在加拿大给孩子讲唐诗。白发苍苍的台湾女教授叶嘉莹在做专题谈婉约词的欣赏时,讲起自己在加拿大幼儿园为华裔儿童启蒙讲诗的一个故事。她说这批孩子的父母虽然已经移民异国,但心念祖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染,于是请她讲唐诗。女教授面对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始了关于古文字的解析,小朋友们平生头一次知道了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中国,中国有奇妙的文化和方块字,方块字组合在一起,五个字七个字一连缀,就成了诗。课后,女教授给小孩子布置作业,让每人写首诗。命的题目是小松鼠,因为加拿大

3、环境好,门前草地上松鼠来往自如,一点也不怕人,纯属即兴命题。而且她说出前两句:“门前小松鼠,来往不惊人”,让小朋友回家琢磨,续上后两句。第二堂课开始了,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续诗,其中一个小朋友续的两句有趣:“松鼠爱松果,小松家白云。”女教授乐了,说松鼠的确爱松果,好!小松家白云的“小松”也不错,是小松树以白云为家吗?“不是小松树,是小松鼠,小松是我给小松鼠起的名字”孩子回答。一个名词转换,文化语码的韵味全出来了,松鼠的家可不就在白云里的松尖上!这样,老人与幼童共同创造了一首小诗:“门前小松鼠,来往不惊人。松鼠爱松果,小松家白云”。学诗如此,让人深深感动,原来古诗和我们这么近,是这样地富有趣味和

4、吸引力,富有文化的魅力。 想想我们的孩子学诗也学了十几年,从孩童时期的“床前明月光”到入学后的“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再到高中时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十多年中,讲讲,读读,背背,临到高考前恶补一些“明朗、委婉、寓情于境”之类的风格、表现手法名词术语,总结一些答题的规律技巧。枯燥、无趣、茫然。诗和诗人依然那么遥远,更别说自己用诗来写自己的生活。这样“讲诗”式的学习没有享受到诗意的情怀,没有感受到诗的魅力,却是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老教授是“用诗”,用诗表达生活,我们是“讲诗”,做一些内容和艺术的图解。语文作为表达的工具,拿在手中,生活多了色彩,舔了翅膀,背上肩上,却是越来越沉的大山。

5、 另一次课是方帆在美国上的语文课荔枝蜜。他把阅读的权利交到每一位学生手里,由其自主阅读、思考,发现问题,分小组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再让其重返文本,与文本展开深层对话,形成结论后再次讨论、交流。学生一直在主动阅读,独立思考,完全沉浸在文本的情景中。请看学生们通过自主阅读最后获得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第一组的报告:我们主要的问题是:究竟作者想通过荔枝蜜抒发什么感情。我们的结论就是:荔枝蜜是一个象征,象征生活象蜜一样甜。 第二组的报告: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发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1961年。我们认为杨朔在这段时期写的散文,都很假,并不是真的悠闲,而是有意赞美政府的领导有方。 面对这些问题和结论

6、,你做何感想呢?他们是在用语文,用语文思考,用语文表达,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在体会着,思想着,整理着,表达着。荔枝蜜作为一篇优美而富有时代特色的散文,国内的语文教师同仁莫不耳熟能详,至于象征手法、作者的主旨和目的,也都或委婉或直白地点到、讲到,可是怎么获得这些、怎样思考这些的呢?我们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老师常常是把课文讲透彻当作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至于作者怎样思考,文章中丰富的词语、生动的句子,以及大量规范的语言,学生是否会运用,则似乎变得不怎么重要。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只会把学到的语文知识用到考试答题上去,而在语言表达交流的实际中却不会运用的严重后果。这就是语文的高耗

7、低效。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注重理性地认识是一个方面,然而更应该强调在语文实践中运用。所以语文教学,应当有知识的理性理解,更应有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例如在“口语交际”和“写作”中加强运用,才能把学习语文知识转为掌握语文工具,不仅如此,“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只靠老师分析、讲解,学生是不能真正形成的,必须如游泳、踢足球等活动一样,靠课堂、生活中的生动的丰富多样的练习,才能真正获得。所以课堂教学必须保证相当时间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知识,显得更加重要。教师还应该有效地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有情、有趣地参与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

8、活动。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也不能以个别学生的活动取代全体学生的活动。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力导的吗?“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开发和利用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没错,新课改是看到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但还远远不够。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也是人文性学科,语文学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这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叶圣陶谈到语文语文的基本规律时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抓住语文的这一本质,把这个问题提高到语文本质的高度,真正在语文运用中学语文,才有可能彻底地改变语文教学的这种高耗低效的现状。那么,如何具体

9、到语文课堂尤其是高中语文课堂,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 策略一:语文教学应突破四十五分钟的时空局限。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也就是说,生活是语文的大课堂,不能把语文教学狭义地理解为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而应将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广阔天空。首先将学生推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了解课堂以外的现实世界和许多情况,在广泛感知生活和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冷静分析,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智慧。中国教育学会副徽章史宁中教授在谈及新课标与教学大纲的区别时说:“教学的关键是个度字,学习的关键是个悟字。真正的知识是靠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自己悟出来的经验过程就是智慧” 策略二:语文教师应帮助学生亲身体验

10、到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的乐趣。 我们在语文课上让学生接受了许多知识概念,但这些知识概念在学生接受时是被动的,是被强迫的,所以造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诸多表现。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社会调查、拟写调查情况汇报提纲、最后口头汇报等一系列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操作,在活动过程中慢慢“悟”得:“点面结合”才会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客观情况;“口齿清楚”才会让别人听清你的发言;“亲切自然”会使大家乐意接受你!一些原本枯燥的语文理论在学生的头脑里活了起来。在亲身体验到运用语文知识于能力的乐趣之后,学生也许会重新审视语文学科的真正内涵,从情感的深处或从本能的需要出发,爱上这门功课。 策略三: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

11、综合实践与应用能力。 语文的“听、说、读、写”是综合的人文的鲜活整体,无法机械地将其中一种单方割裂,那种为了应考,孤立地强调读写能力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更能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与语文运用能力。在调查过程中学生要具备“听”的能力和“读”的能力:“听”要会听出“重点”与“非重点”,“读”要读懂多种资料的含义并且找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在整理调查资料拟写汇报提纲时,又训练了写作能力,最后课堂上的汇报交流,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整体过程中,样样都在动态生成,这才是鲜活的语文,这才是高效率的语文教学。 什么是学习?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以及效仿别人的实践经验。作为母语学习,改变语文高耗低效现状的最根本的策略就是“用是最好的学”,这是许多在实践中摸索的一线教师真真切切但也许还来不及思考总结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