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与照顾大多1供参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442577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材施教与照顾大多1供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因材施教与照顾大多1供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因材施教与照顾大多1供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因材施教与照顾大多1供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因材施教与照顾大多1供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因材施教与照顾大多1供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材施教与照顾大多1供参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因材施教与照顾大多数王炳照有同志认为,现在的教育工作难做,觉得一会儿强调要出人才,提倡因材施教,就宣传分快慢班是好经验,一会儿又讲要照顾大多数,却说分快慢班不是好办法,使人似乎无所适从。那么,为什么强调照顾大多数,就不需要研究因材施教了呢?因材施教是要丢掉大多数吗?出人才和照顾大多数果真是对立的吗?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水平,就不要培养“尖子”人才了吗?这些问题值得研究。一、因材施教不是丢掉大多数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人们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它符合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早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公认。实践证明,因材施教不是要丢掉大多数,恰好相反,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更能使大多数受教育者发

2、挥所长,促其顺利发展和迅速提高;如果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都一律对待,就会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反而不能使大多数得到适当的发展和相应的提高。因此,要照顾大多数更需要因材施教,只有真正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更充分地体现照顾大多数的精神。因材施教的基本含义有二:第一,承认受教育者由于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在知识、才能、性格和志趣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育者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避免盲目性;第二,一个社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对人才的培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由于社会分工和职业划分的区别,又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教育要满足社会或国家的需要,对受教育者既要有基本的、共同

3、的要求,又要允许发展不同的才能。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在统一目标下,注意发现和精心培养教育对象的各种才能。古人说,“唯齐非齐”,抛开其阶级和等级的含义,正好可以用来说明因材施教的意义。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有不少运用因材施教原则的范例,对我们有很大启发。古代教育家提出和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往往和当时要求相对地扩大教育对象有密切关系。因为在任何历史条件下,总是既要求培养更多的人才,又要求培养出更杰出的人才,这是一个矛盾,正是这个矛盾推动着教育家们探索新的经验,提出并发展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增加了学生人数,他们的出身、年龄、经历各不一样,思想状况、知识水平、志趣爱好

4、也各不相同,这就促使孔子必须实行因材施教的原则。他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水平和个性,从而决定教育、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和详略,他坚持以诗、书、礼、乐为基本教材,兼学文、行、忠、信,提倡发展个人的特长。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不能不说是他坚持因材施教的结果。又如,北宋的教育家胡安定,当时的影响大,四方青年踊跃就学,如同蜂拥蚁聚,以至原有校舍无法容纳,只好采取分组教授。分组的原则正是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个性、才能和志趣,每人至少选习一组课程,自习讨论。他不仅发展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而且推动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由个别教学向班级授课制过渡。据说他在世之日,已是门生弟子满天下,有

5、名于当世者,不下十余人。这些事例表明,因材施教不是只照顾极少数人,恰好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使尽可能多的教育对象得到相应的提高。学记曾批评“教人不尽其材”,朱熹总结、概括出“教人各因其材”。教人“因其材”,才能使人“尽其材”,这正是因材施教原则的真谛。这里讲的“材”,就是指受教育者已有的基础,它是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条件。每个受教育者都有自己的“材”,从而显示出“材”的差异。因材施教就是要从受教育者的原有基础出发,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使“高材者”充分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低材者”顺利提高。如果压抑“高材者”的发展,或者置“低材者”于不顾,都是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的。因此,把因材施教理解成只着眼于少数学

6、生,只有利于对少数人的培养,显然是一种误解。同样,认为提出照顾大多数,要面向全体学生,就是不讲因材施教了,也是一种片面的理解,而且是目前特别值到引起重视和需要克服的。其实,受教育者“材”的差异,不仅有高低之别,更主要的是表现的方面不同。有的学生在这方面才能出众,在其他方面则较为逊色;有的学生在这方面并不突出,而在其他方面却很有才华。所谓“通材”、“全材”,一般是罕见的。因材施教正是要求教育者善于发现、注意培养不同的才能。这当然是更为复杂和困难的,需要专门研究。目前比较重视人才学,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认真研究的人还不多,特别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懂一点人才学的知识,那将会作出有益

7、的贡献的。这里自然碰到要不要按程度重新编班、分别教学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不应当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要认真总结经验。前一时期,许多人主张按程度重新编班,认为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在实践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慢班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思想,而学校又无暇顾及,有些放任自流的现象,引起社会上和学生家长的强烈反映。现在强调照顾大多数,硬性规定不准重新分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某些教育主管部门一会儿强行推广重新分班的经验,一会儿又简单地予以否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这是很不慎重的。事实上,有的学校在重新分班之风盛行时,从实际出发,坚持按原班教学;有的学校在普遍恢复按原班教学之风盛行时,仍从

8、实际发出,坚持按程度重新编班,分别教学。两类学校都创造和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学校不是按主观意图办事,而是按照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规律。这种精神值得赞扬,值得学习。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吃一轰而起、一轰而散的亏实在太多了,多么需要提倡一点求实精神和科学态度啊!当然,因材施教不一定非重新编班不可,而照顾大多数也不应当绝对否定重新编班。我们现在实行的跳级、留级制度,实际上也是一种重新编班,只是涉及面很小而已。因此,不必规定实行重新编班,因为程度不齐是客观存在,今天重新编了班,也不等于就绝对整齐了,过一段时间还会出现新的差异,学校毕竟不能年年月月天天重新编班,更不能倒退到个别教学的

9、制度上去。我们要积极研究在原班基础上如何因材施教,但是,不能简单地否定重新编班的做法,甚至个别教学也可能在新的技术基础上得到发展。总的方向是如何调动每个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把因材施教的原则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内真正“高材者”或真正“低材者”往往都是少数,多数属于“中材”。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通常的教学安排主要面向中等程度的学生,而对“高材者”和“低材者”分别开个“小灶”,让他们吃点“小锅饭”,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效果是很好的。这样的教师才是其正照顾了大多数,面向全体学生,也才算真正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但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10、,压抑“高材者”发展和置“低材者”于不顾的现象都是存在的。我国在许多领域内都不同程度地长期存在着平均主义思想,习惯于千篇一律的做法。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而且可能更加严重。多年来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教育战线多次批判所谓的“天才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为祖国培育人才的种种努力,不仅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反而成为遭受批判的理由。谁培养的人才多,贡献大,谁的“罪行”重,受到的迫害深。不少教育工作者怕背上搞“天才教育”的黑锅,不敢鼓励和帮助“高材者”发展,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以致今天还不能从这种精神桎梏中解放出来,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二、照顾大多数不是不培养“尖子”把因材施教看成只着眼于少数“尖子”,是对因材施教

11、原则的一种误解。同样,如果把照顾大多数看成是反对培养“尖子”人才,也是对照顾大多数的精神的一种曲解。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激发了青少年的学习热情,也引起了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许多青少年勤奋学习,争取以优异成绩进入大学深造;许多学校精心安排,配备优秀教师帮助复习,热心指导,为大学输送了比较合格的新生。学生感谢,家长满意,社会称赞,这是对他们辛勤劳动的肯定和鼓励,是他们应得的荣誉。一个学校向高一级学校输送的人才多、质量高是光荣的,追求这种荣誉并没有错,不能笼统地批判追求升学率,因为普通学校的任务之一,就是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我们所要防止的是那种片面追求升学率,放弃对大多数学生

12、的培养和鄙视未被录取的学生。应当承认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尽管是少数,也必须引起重视。但多数学校每年都保持了一定的升学率,对国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短期内不可能太大太快,每年的升学人数是十分有限的,绝大多数青年将直接就业。在教育结构未全面改革之前,中等教育还担负着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任务,同样需要保证教育质量,如果忽视这一方面自然也是错误的。正因为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人数有限,也就更要求择优录取,要求中小学都要努力提高质量。因此,把愿意升学和有条件升学的学生组织起来,在不影响健康和不过分加重负担的情况下,集中一部分优秀教师加以辅导,努力提高考生质量,是必要的。如果有人加

13、以指责,那是错误的。固然我们不能以升学率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好坏,但是,如果一个学校始终保持相当高的升学率,就没有理由说他们的工作不好;相反,有的学校高考成绩始终很差,却硬说这类学校工作不错,也是难于令人置信的。照顾大多数和培养“尖子”人才涉及教育事业普及和提高的关系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重视了普及,也注意了提高,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的。但是,无可否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尤其是被林彪、“四人帮”破坏的十年,既没有认真普及,更忽视了提高,结果旧文盲还未完全扫除,新文盲却又成倍增加;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中断,各条战线亟感人才奇缺,这种情况,只是在打倒“四人帮”之后才逐

14、步扭转。据1978年统计,全国小学在校学生为14 600多万人,中学在校学生为6 540多万人,大学在校学生仅有85万多人,加上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889万人,不过只有170多万人。1979年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的却占百分之四左右。在九亿多人口中,大学生在校人数还不到千分之一。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同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无论是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距,相对而言,质量方面的差距更大。在全国人口中,具有初、中等教育程度的人数比重不高,具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人数比重更低。有人说我国“人口众多,人手不少,人才奇缺”,这不是说中国人民愚笨,而是说教育落后,造成文化知识水平低,科学技术不发达。我们应当

15、正视这个现实。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而教育是基础。正是说明这个意思。有人说,照顾大多数,面向全体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优越性的表现。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多出一些“尖子”,有相当数量的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学者闻名于世界,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科学水平的高低,固然要看全体人民教育普及的状况,同样,拥有一批世界闻名的专家学者,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惜在我国这样的“尖子”人才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普及工作还要紧抓,然而,大力培养“尖子”人才的工作也再不容

16、忽视了。有人说,中小学是基础教育,主要是普及,培养高级人才主要靠高等院校。这种看法不全面。培养高级人才固然是高等院校的任务,然而没有中小学的基础也是不行的。许多国家近些年来十分重视人才学的研究。早期发现人才,早期培养人才是大家关注的重要课题。有的国家不仅在中小学,而且在幼儿教育阶段就通过观察、鉴定,发现超常儿童,及时进行定向培养。日本对此曾作了长期努力,现在还在继续加强研究。1960年日本经济审议会就提出了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相称的长期教育计划报告”,要求“开发英才与扩充育英制度”。1963年1月又提出“在经济发展中人的能力开发的课题与对策”的咨询报告,要求在初中和高中加强能力观察和出路指导,为此要设立专职的指导教师;对升级、入学不要划一,实行跳级制;改善考试制度,排除考试中的偶然性;解决因经济条件不能入学的高才能人的困难,实施育英奖学金贷款制度,其规模逐年扩大;等等。中心思想就是因材施教,多出“尖子”人才。其具体做法,我们不一定照搬,这种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