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1教学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4424506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1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1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1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1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1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1教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整体鉴赏教学案主备人:曹海霞 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学生对考纲中这一考点的有关知识点以及要求有所了解2、 能熟练掌握诗歌整体阅读的几大步骤以及对应的复习对策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应用。教学设想: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 整并补充一些实例。教学过程一、 前提测评(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晚泊岳阳 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

2、。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考点】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解析】这道题有两问,一问是问作者的思想感情,一问是“怎样表现的”,问的是表达技巧及效果。作者的情感可以从诗的题目“晚泊岳阳”看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背景在外漂泊;再从“失江路”“月下归”等词语中可以理解出作者的思归的无奈凄凉的情绪,从而概括出作者凄凉无奈的思乡之情是诗歌的主题。表现手法可以从诗句中察觉到,因为诗中句句写景,而句句含情,所以可以判定所用的手法应该是借景抒情,或者触景生情。答题时,

3、可以用诗中的意象作为组织语言的材料。【思路点拨】 主题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所以在鉴赏任何一首诗词的时候都要先把握住诗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体的解答格式是通过意象抒发感情,或这首诗抒发了感情。二、 学生自我小结(5)结合预习学案中的有关答题要点以及答题步骤,再次明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三、 当堂检测(15) 1. 岁 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延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廊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

4、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考点】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试题解析】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

5、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的分析。【答案】这首诗的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包含爱国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铺垫;第三句泪尽两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收复失地的期盼,一个“又”字则曲折的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试题解析】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 陆游的诗歌,了解 陆游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四、 规律总结(学生讨论完成,教师作适当的补充)(5)1. 读懂

6、诗歌题目2.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3.借助诗歌注释4.借助意象,进入意境5.利用题干的提示作用6.把握规律,理清思路。五 巩固测试(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岳飞),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岳飞)注】 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的开头写作者登黄

7、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乐观必胜的精神与信念洋溢字里行间。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说到“待归来”,以时间为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 【考点】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试题解析】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第二段由“到而今”字起笔(回应“想当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的景象强烈对比。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