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思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442382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思考 “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心得体会 “三访三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_就公安部部署开展访问民情、访察民意、访排民忧和评议工作、评查问题、评选先进“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作出的重要批示。“三访三评”是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实实在在地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实实在在地整改一批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针对当前群众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问题,在公安机关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和“四群”教育活动,十分及时和必要。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公安群众工作,做人民

2、群众的贴心人,在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了以“访问民情、访查民意、访排民忧和评议工作、评查问题、评选先进”为主要内容的“三访三评”活动。这是公安机关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进一步深化“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增进警民关系的一项重大举措。本人认为,通过开展“三访三评”和“四群”教育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就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满意。要把“三访三评”和“四群”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掌握民意、把握诉求的基础上,充分履行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保护人民、服务群众的职能职责,在整改落实上下功夫,切实维护好、保障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体现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真心真情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要 1划,明确发展目标,激发和

3、引导广大群众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帮助群众找准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培育特色产业,推进科学发展。要积极为群众协调农业科普知识和技能培训、就业帮扶,提高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和就业技能,帮助群众扩大就业门路,促进增收致富。 三、加大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保障农村社会治安稳定。 要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深入城乡社区、企业单位、群众家庭,密切关注社情民意,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掌握群众利益诉求,用心把握群众心理情绪,全面深入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特别要高度重视化解一些小纠纷、小矛盾,严防小纠纷引发大问题、小矛盾酿成大事件,努力从

4、源头上预防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暴力案件的发生。要千方百计减少进京上访和非正常上访,千方百计把信访积案化解掉、还清历史旧帐,千方百计把源头问题治理好、减少新的矛盾。要紧紧围绕近年来发生的进京上访、重复上访等重点信访案件,综合采取领导接访、领导包案和主动走访、带案下访等多种措施,集中开展排查化解工作,确保全区社会政治稳定。 四、加大农村地区突出治安问题整治,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治安环境。 -3向主动型、精准型转变,被动侦查破案向及时发现控制、有效打击转变。要切实加强侦查队伍专业化、科技化建设,打牢基础,多方联动,主动出击,快速反应,精准打击,力争多破案、快破案、破大案,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

5、安全。要以信息化为支撑,创新破案工作机制,通过视频巡逻、信息联动等手段,及时获取案件线索,及时侦破案件。 六、加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群众质量和效率。 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盼,转变管理理念,改进工作作风,主动服务好人民群众。坚持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户籍、出入境、道路交通、消防等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触角,让群众感受到公安机关更人性、更贴心、更便利的管理服务。要简化办事流程,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真正让群众享受到公安机关高质量的服务。要建立完善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把亲民、爱民的理念贯穿在公安机关的每一项工作中,把便民、利民的每一项要求落实到日常管理中,使群众满意成为我们工作的基本标准,让群众时时刻刻都能享受到公安机关的优质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