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论文.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442198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论文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论文【摘要】:p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将德育寓于音乐艺术美之中,充分挖掘和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不断开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才能。通过音乐教育,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可望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关键词】:p :音乐教育;德育;德育功能一、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音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重的兴趣,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和理论,体验感受音乐,开展自身的音乐才能,而不光是单纯的培养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育“人”而非仅育“才”是普通音乐教育的重要特征。德育的“德”字的本

2、义“道德”或“品行”。“德”也是一个人的品格和价值观。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开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方案、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待的品德的活动。音乐教育与德育是互相联络、互相影响的,两者互相辅助、密不可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音乐教育通过生动的音乐艺术方式,寓德育于音乐艺术教育之中。蕴含伦理道德内涵的音乐作品,能使学生在进步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

3、情操得以升华、人格得以完善,从而到达崇高的精神境界。二、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表现学校音乐教育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先秦儒家诸子认为“乐教”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莫过于乐”,到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都说明了我们的先辈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笔者从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这三点展开阐述:一以乐辅德音乐德育的功能,从古到今倍受重视,无一不以音乐作为滋养,浸润心灵。音乐运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道德观念的浸透和影

4、响都很大。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寓德育于音乐教育之中显得尤为重要。1.以乐引情,抒发情怀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激发人的崇高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流畅优美的旋律、鲜明明晰的节奏、真挚完美的情感、和谐完好的构造、清新质朴的音乐风格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极具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鼓舞着整个民族,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每当给学生范唱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我爱你,中国,心里总涌动着一股暖流,心潮澎湃。音乐家郑秋枫用行云流水的音乐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歌词勾勒出中国大地春华秋实、山海壮阔的宏伟风光。学生透过老师洋溢着激情的脸和深情的歌声,深深被打动了,歌词“我爱你中国,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

5、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抒发了豪迈的爱国情怀,感人肺腑、震撼心灵。又如再唱山歌给党听、浏阳河、龙的传人、国家、中国人等,这些歌曲洋溢着对中国_、人民领袖、_、社会热爱之情。学生在聆听、歌唱时,感受激情的旋律、品味歌词的内涵,内心的情感得到丰富和滋养,进而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2.以歌励志,乐学善思中国学生开展核心素养指出: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根底,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修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开展成为宽厚文化根底,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音乐素养和情感态度,形成乐学善思的品质。五

6、年级的红星歌是七十年代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它以生动的歌词、轻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鼓励了几代人的成长。课前,笔者让学生在家上网观看这部经典电影,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通过预习,理解历史,积淀人文知识。课堂上,老师通过挖掘歌曲音乐要素中的节奏进展比照,让学生考虑节奏在表现歌曲情绪的作用。通过原谱与把附点八分音符节奏改为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歌谱作比照,在演唱中感受到附点音符更能贴切地表达小主人公潘冬子参加红军的冲动心情。接着又让学生考虑:歌曲运用了重音、f、渐强等记号,对表现歌曲有何作用?有的说:表达了潘冬子立志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决。有的说:让歌曲更加雄壮有力,精神更饱满。在学唱歌词时,又让学生考虑:我

7、们身处和平年代,为何还要学这首歌?“闪闪的红星传万代”传承的是什么精神?引导学生边学边考虑,形成乐学善思的品质。3.以曲为媒,凝神聚气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理论,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理论,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唱是多声部演唱的歌唱艺术,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情感,它通过多种题材、体裁,以音响为表现手段,抒发情感,进步感受美、鉴赏美的才能。笔者曾指导学生参加广州市第十三届中小学合唱节比赛的训练,为使所有学生所发出的声音到达和谐统一,不厌其烦地示范、讲解、并逐一辅导,让学生努力做到个人的发声与整体的发声揉为一体。在一次次的磨合中,学生渐渐

8、懂得了声部间彼此合作的重要性,注意力高度集中,听从指挥,努力到达各声部之间平衡和谐,创造至善至美的境界。经过角逐,最终荣获了广州市总决赛特等奖的殊荣。可见,凝神聚气的团队精神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二以乐促智智力是在认知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才能。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展,古今中外名人如孔子、卢梭、歌德、列宁等大都热爱音乐,音乐对于他们的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1.开启心智,想象创造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根底上,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才能。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看不到、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以

9、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作为根本的表现手段,通过声音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从而使人们在头脑中产生想象而获得听觉形象。三年级音乐中的小动物的教学内容为欣赏一组以小动物音乐形象为题材的歌乐曲。在欣赏管弦乐曲公鸡和母鸡中,让学生充分熟悉主题音乐后自由创编表演动作。当听到母鸡报蛋声的主题音乐,有的学生蹲下身子、张开手臂随乐曲扇动着,有的摇摆着身体神气地转着,有的曲着手臂一张一合模拟母鸡的翅膀拍打着,形态各异。当听到公鸡报晓声的主题音乐,学生变换了动作,或伸长脖子引亢高歌、或在嘴巴前张开手掌做出小喇叭的模样叫着、或是左手放在头顶模拟鸡冠、右手伸展在体侧模拟公鸡漂亮的羽毛,创意十足。在宽松的.教学气氛下

10、,学生随着美妙的音乐尽情表演,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编中得以培养。三以乐怡性1.高雅审美,唯美至善音乐作品之所以具有感染力,是因为它浸透着作者强烈的情感,蕴含在作品中的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审美因素能激起听众的审美感情。小学音乐教材的歌乐曲或表达孩子们的心声,或蕴含着一个美妙的寓意,百听不厌,百唱不烦。欣赏教学中,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奔放热情的旋律、亮堂高亢的唢呐模拟百鸟争鸣和唱的曲调,可使学生联想到生气勃勃大自然景象,抒发美妙欢乐的心情。名曲二泉映月哀伤的曲调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里的不幸和那份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欣赏春节序曲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跟随明快

11、的旋律做着敲锣打鼓的动作表现人们在节目里热闹欢跃、载歌载舞的场面。欣赏这些音乐文化精萃的作品,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修养、审美情趣会越来越高雅。2.才艺展示,自信阳光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开展,注重自信心的培养。因此,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自我表现时机,给予自由发挥的舞台恰恰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的好方法。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进步其心理素质与思维力、抗挫力、行为力等。音乐教学的理论活动丰富多彩,歌唱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长为其提供表演的时机。如:识谱才能强的学生示范演唱旋律,节奏感强、拍子准确的学生指挥全班歌唱,声音美、表情好的学生

12、带唱歌词,竖笛音色美、指法准确的学生为歌曲伴奏,以点带面,激发全体学生的表演热情。在分组练习时让他们与性格内向、表演才能弱的同学合作,帮助同学克制自卑等不安康心理因素,增强自信。久而久之,学生英勇、自信的品质从一点一滴中培养出来了,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开展。三、结语理论证明:经过长期音乐熏陶的学生,其性情、精神、气质以及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宏大的变化,能让其一生获得安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发挥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的美育功能,从而到达全面育人的目的。【参考文献】:p 1音乐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23.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开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4杨九诠.学生开展素核心素养三十人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5彭小虎,王国峰,朱丹.儿童开展与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6戚万学.国家课程系列教材:学校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