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中地理教案3篇_1.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4421085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初中地理教案3篇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有关初中地理教案3篇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有关初中地理教案3篇_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有关初中地理教案3篇_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有关初中地理教案3篇_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初中地理教案3篇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初中地理教案3篇_1.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初中地理教案3篇有关初中地理教案3篇初中地理教案 篇1 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2、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3、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德育目的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 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络,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学习过程中,通过 老师引导思维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进取精神。教学建议关于四季的划分的 教学建议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划分四季的根据,既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这里需要强调季节的变化与日地间隔 无关。然后,引导学生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图,明确我国

2、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四季划分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最后,指出我国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对农业消费的指导意义。关于五带的划分的 教学建议这局部 教学内容,可以从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引入。要求学生明确五带划分的界限和根据,掌握地球上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最后, 老师指出五带划分的 地理意义。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 教学建议正午太阳高度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 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太阳直射点的挪动规律,这是产生正午太阳高度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直接原因。在课堂 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p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

3、的变化,然后找出变化规律。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内可获得两次太阳直射,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的出现,要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定。 老师在 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明确这一点。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的 教学建议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 教学中,可利用课本中二分二至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从晨昏线的位置变化入手,分析p 昼弧和夜弧的长短比照,找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需要强调的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不管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夜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昼现象;昼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夜现象。从赤道到

4、两极的任何地点,昼夜长短都会出现由极大值到极小值的周期性变化。只有赤道上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全年昼夜平分。教学设计方案导入新课复习地球公转运动中有关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挪动的知识,引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 教学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2 提问:分别找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说出南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 讲解: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最小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最小值;春

5、、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4板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冬至日 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夏至日 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春、秋分日 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昼夜长短变化的 教学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昼长2 提问:结合生活理论,说明北京冬、夏季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析p 说明在二分二至时北半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3 讲解:每年由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由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由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夏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北半球

6、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每年由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其中,由秋分到冬至,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由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夜渐短昼渐长;冬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北半球各地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圈经过南北极点,与某条经线圈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4板书: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春、秋分 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 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昼冬至日 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

7、内极夜四季划分的 教学1 读图:二十四节气与四季2 提问: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一样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3 讲解: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详细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场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

8、更具指导意义。4板书:四季的划分:我国 以“四立”划分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五带划分的 教学1 读图:五带的划分2 提问:说出五带的划分界限和划分的根据。3 讲解:在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五带。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外表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它是人们研究地球外表各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根底。4板书:五带的划分:名称和界限划分的根据探究活动【活动主题】南极圈内地区与北极圈内地区相比,其同纬度的地区的极昼、极夜天数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活动步骤】理解极昼

9、和极夜的产生的原因理解产生极昼和极夜有何规律地球公转的规律尤其是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线速度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停留时间的相应变化描绘发生极昼时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查找与以上资料相关的媒体资料图片,录像等制作多媒体演示材料制作能说明本主题原因的模型【成果展示】可以选择这样两种方式:1制作出演示模型,把极昼和极夜相关的知识制作成板报2制作多媒体课件进展演示初中地理教案 篇2 教学目的:探究_的位置和范围,知道_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探究_经济兴旺的主要原因及程度,理解中日贸易联络状况,记住_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进

10、步学生运用地图的才能和地理学习才能;从_经济开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开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教学重点:_自然地理特征;_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兴旺的加工贸易经济教学难点:_自然地理特征;_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兴旺的加工贸易经济教学准备:课件樱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屏幕显示_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_话题。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_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_吗?为什么?1、汽车 2、火车 3、飞机 4、轮船让学生去知道_是一个岛国。活动

11、: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合作完成1、_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间隔 3、_有那几个著名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4、_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拟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_图”老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_图”和“富士山图”,完毕后重新显示版面2,让学生答复下列问题,讲出_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老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

12、调有关内容。显示“_图”,老师边讲边指图,图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的名称用红色显示,并由小放到大再缩小定格,让学生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 接着屏幕左侧显示富士山的图,在屏幕右侧老师要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_奉为“圣岳”,是_的象征,也是_著名的旅游胜地探究题活动:1、看看_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2、 综合分析p _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3、_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_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答复下列问题阅读 “_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

13、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理解。然后提问:_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显示几幅图片:“_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老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在老师讲解的同时,可接连播放较多的动静态画面。如“穿和服的_妇女”、“_茶道”图片显示“_工业区分布空白图”,让学生答复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考虑答复_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老师的讲解,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初中地理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1.知道东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14、、河流特征、气候特征。2.通过阅读地图,可以从图中获取相应地理信息,提升识图、析图才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步团队意识与合作才能。3.形成地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络的观念。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山河分布特点和气候特点。难点:山河分布及气候特点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法。给学生播放李谷一先生的赠缅甸友人,引导学生注意听其中的歌词: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提问学生:这里的江水是指的哪一条江?引发学生的考虑,进而导入到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1.地理位置与国家【老师活动】出示世界地图和东南亚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点拨识图技巧。【提问】

15、你们能从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吗?并试着说一说他们的地理位置特点?【学生答复】连两大洲,通两大洋,类似于一个十字路口。【老师总结】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大致位于23.5N与10S之间。【老师活动】出示世界行政区划图,引导学生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国家有哪些?哪些与我国接壤?(学生讨论答复)【老师总结】东南亚包含的国家主要由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11个国家,其中与我国接壤的有老挝、缅甸、越南。2.自然地理特征【老师活动】出示中南半岛的地形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观察。【提问】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与之相关的河流呢?【学生答复】山河相间,地势北高南低。河流由北向南延伸。【老师总结】中南半岛的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北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