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除夕含义由来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441957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节日除夕含义由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统节日除夕含义由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统节日除夕含义由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传统节日除夕含义由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传统节日除夕含义由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节日除夕含义由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节日除夕含义由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节日除夕含义由来_除夕含义意思传统节日除夕含义除夕是指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春节的前一天晚上 因常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大年三十。除夕这一天对全球 华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当晚往往通宵不眠,称之为守岁。有关守岁习俗的来历,在民间 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 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 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 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 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算准了“年

2、”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 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 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 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 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 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 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 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在传说以外,据史料记载,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时期。“岁” 字在中国古代与“年”字相通用,岁即是年,年即是岁。据说文 解字释,“年”,“谷熟也”。谷

3、梁传中也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就连甲骨文中的“年”字,亦是谷穗成熟的样子。因而,可以推断, “年”是丰收喜庆的日子,而过年则是对丰年的庆贺和祈祷。此外,除夕夜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秸粘上用 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 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 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春节传统文化习俗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 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 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 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

4、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 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 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 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 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 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 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 一年吉祥如意。

5、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 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人们还习惯在除 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 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 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 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 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 ; 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 ;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 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 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

6、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 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 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 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 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 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 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 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 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7、,家家户户都要精 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 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 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 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 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 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 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 影壁中。春节的风俗特点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 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

8、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新春贺岁活动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 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 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 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 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 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年夜饭、 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放鞭炮、 放烟花、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 等习俗。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 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拜祭祖先不仅涵盖了中国 所有的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民俗节日永远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