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色彩的调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4408016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色彩的调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美版《色彩的调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美版《色彩的调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美版《色彩的调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色彩的调和》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日期2013至2014 学年度 第 二 学期 第 周 星期课时章节第 14 册第5课总第 节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课题内容色彩的调和课 型造型表现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中阶段美术课程基础知识课,讲述了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介绍色彩调和运用的一般方法,并应用其进行简单的色彩设计。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认知区别于强调醒目、突出的对比效果的另一种色彩关系,既强调柔和,协调的色彩关系,并逐步加强对这种色彩关系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调和用色的基本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美化自己的生活。学情分析本学年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和识别能力。教师需要为学生多设计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爱思考,爱探索的精神!本

2、节课,学生已经进行了关于色彩知识的相关学习,有了一些色彩常识,并在上节课中有了初步色彩调和的尝试, 所以本节课相对好理解些,在上节课基础上继续明确并巩固关于色彩调和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以及色彩调和带给人的美感,知道色彩调和的表现方法和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色彩实例分析掌握色彩调和的知识,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色彩调和的作品进行分析,进行简单的色彩调和设计练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调和含蓄的美。继续关注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感受和体验色彩调和带给人的美感,尝试运用调和色完成一幅作品。教学难点

3、掌握简单的调和方法,使画面色彩调和。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为主学习方法观察法,实践法为主教学设计课时结构:(一节课的基本组成部分,进行顺序和时间分配)教学环节导课部分新课学习实践练习小结评价时间分配215203教 具课件、教具学 具铅笔,美术本,教材、色彩工具板书设计变化其明度,纯度或冷暖同色相调和色彩调和画加入同一色统一协调弱化色彩个性不同色相调和和谐美感中性色间隔综合方法运用教学互动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设计意图导入部分小游戏1. 色彩与季节引导学生将课件中色彩与四季对应起来。2. 色彩与味觉引导学生将色彩图片与酸甜苦辣对应起来。 3. 小结:色彩的联想特征。我们可以利用美的色彩

4、,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导入本课观察,对应练习有小游戏导入本课的学习,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讲授什么是色彩调和 教师引导小结:色彩调和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放在一起时的效果,使人感受到统一协调的色彩现象。听授 通过欣赏,加上教师讲解,初步感受色彩的调和。赏析莫奈的作品池塘18991、 画面中有哪些色相?这些色相在色环中什么关系?2、画面色彩给人什么样的感觉?怎样使画面的色彩协调同色相调和结合教材p18下三幅图例,讲解通过变化单一色相的明度,纯度或冷暖,可以得到和谐的色彩效果。欣赏同色相调和范例,进一步感受利用同色相调和方法的作品的美感。不同色相调和结合p19莫奈的1900池塘以及右中两幅作

5、品,讲解不同色相调和可以:加入同一色进行调和;弱化色彩个性;中性色间隔;多种方式综合。欣赏不同色相调和范例,感受方法在其中的运用。欣赏多幅艺术品,尝试判断画面中运用了那些调和方法。欣赏,观察,回答邻近色和谐,清凉等观察,分析,感受学生听授,观看示范,感受理解欣赏,分析判断通过欣赏观察的学习活动,理解色彩调和常用的几种方法,感受其不同表现方式带来的不同美感。实践练习以教材里的花瓶图案为参考,为妈妈设计一条色彩调和的围巾。1、 运用所学色彩调和方法:同色相或不同色相2、 不同色相时,不超过三种颜色进行练习。 教师巡视辅导。学生根据要求尝试进行实践练习。通过利用为妈妈设计围巾的练习帮助学生感受色彩调和的独特美感,同时激发学生对妈妈的爱。 小结评价1、引导学生交流评价,谈谈色彩调和运用的是否合理。2、教师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出学习建议。3、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学生对色彩美得感受和体验,增强色彩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