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440677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方案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就不得不须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详细、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安排。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学设计方案篇1第一课时 作文指导:秋天的落叶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使他们更加酷爱大自然,同时又会用自己的语言赞美大自然。 指导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赞美大自然 课前打算:课件,树叶教学时间:2课时 指导过程:一、激情导入,巧作铺垫。 师:漂亮的秋天,自古以来,有多少诗人、文学家把最美的语言献给秋天,谁情愿朗诵一下那美丽的诗句? 师:我们眼中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2、? 二、视察实物,揭示方法。师:秋天是美的,秋天的落叶就更美了(板书课题)。正是这些树叶,把秋天装扮得五彩缤纷。课前你们收集了落叶,拿出你最宠爱的树叶,把它的形态、色调、特点介绍一下。(板书:形态、色调、特点摸摸、闻闻)生举起树叶介绍 师:视察树叶不仅看看,摸摸,闻闻,还可以其他树叶比较比较。相互再沟通沟通。 生纷纷视察起来并相互沟通。 师:谁来介绍一下?(这片树叶细瘦长长的,像一把箭。这片树叶很美丽,像古时宫女用的扇子。) 三、激发想象,引导联想。 师:刚才说的是一片树叶。现在把采集的树叶全都拿出来,看到这些漂亮的树叶,你想到了什么? 师:各种形态,各种色调的树叶让秋天变得更加漂亮。我们只看

3、到自己收集的一点。想象一下,假如看到漫山遍野的落叶,那是怎样一种景象呢?(放图片)看了图片,有新的感受吗? 师:秋天真是一幅五彩的画。今日就学习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秋天的落叶。 四、例文引路,探究写法。 请拿出我爱秋天的落叶(课件出示),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秋天的树叶写详细,有依次的。生仔细读范文。师:沟通一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秋天的树叶?(作者用了比方、拟人、对比的方法。) 师:找找详细的句子说说。几生读范文中的句子加以说明。 师:还有哪些方法?(联想的方法。读范文中的句子) 师:联想在文中特别重要,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比如:由一片树叶,联想到漫山遍野的景象。说说你联想到什么?(看到一大片枫叶,火

4、红火红的,就像火焰。看到眼前金黄的树叶,我联想到美丽的花地毯。) 师:同学们还可以联想得更多。让我们把你视察到的、联想到的写下来,写的时候留意依次。看范文,写落叶是按什么依次写的?(生:形态、颜色、叶脉络、叶边缘、摸的感觉,闻的味道) 师:所以写时要抓住特点,按依次。(比照板书小结) 请选择一两种树叶把特点写清晰,写详细。写时可以把平常积累的好词佳句用上去,但肯定要留意精确。 五、当堂习作,巡察指导。 1、生动手写作 2、师巡察指导六、刚好评改,培育实力。老师选几位学生的作文当堂师生评改板书设计:落叶 形态 颜色 感觉(摸、闻) 联想 课后记: 范文:我爱秋天的落叶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杨树、

5、柳树、梧桐树的叶子变得像金子一样黄了,枫树、香樟、柿树的叶子变得像火一样红了。一片片树叶从树叶上飘落下来,像一群群飘舞的彩蝶。只有柏树和冬青树还是那么绿。 我轻轻闲逛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顺手捡起一片香樟落叶,椭圆的叶片上洋红的底儿泛着淡青色的光彩,色调是那样自然和谐。叶面上脉络清楚,有条有序,犹如整齐的图案。叶边的锯齿像多数个“人”字,非常有规则而又新颖。我细致闻闻,一股细细的芳香悠悠地飘进我的鼻孔。啊,怪不得叫香樟呢!再捡一片梧桐树叶,捏住它细细的柄,小手似的的叶片金灿灿的,我禁不住摸一摸,可不怎么光滑哟!抬眼望去,不禁想起范仲淹的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多美的落叶!啊!我望

6、见了,望见树叶落在地上。小虫哼唷哼唷,把树叶拖过来,盖成了一座小小的屋子。小虫说:“你们看呀,我的屋子多美丽,黄黄的屋顶,绿绿的墙,红红的地毯,住在里面既不怕风,又不怕雨,多舒适呀!”我望见了,望见树叶落在河沟里。小蚂蚁想:“冬天快到了,我该打算过冬的粮食了。”于是小蚂蚁一大早起来,到树林里去找过冬的粮食。小蚂蚁来到一条小河沟边,过不去,怎么办?突然望见沟边飘着一片黄叶,小蚂蚁兴奋极了,他想,我有方法了,于是它哼唷哼唷地爬到小叶上,把树叶当成一只小船,划过了小沟,它就到树林里找粮食去了。我望见了,望见树叶落在小河里,小鱼游过来,把树叶当成了小伞。小鱼说:“大家来呀,都来看呀,我的花雨伞多美丽啊

7、!它为我们遮雨挡风呢。”我还望见了,望见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飞来了。小燕子对妈妈说:“妈妈,妈妈,黄鹂阿姨、大雁伯伯给我们来短信了,叫我们去南方过冬。”多可爱的落叶! 脚踩在软软的落叶上,我浮想联翩:落叶是秋天的“顽童”呢!每当凉快的秋风送来秋的信息,落叶就坚决果断地、接连地摆脱“母亲”的怀抱,在湛蓝的天空衬映下,快乐的奔跑着,飘舞着,它使一切的庄稼都丰收了,它探望了红通通的高梁,问候了金灿灿的大玉米,庆贺了绿油油的大白菜。五彩缤纷的原野里,到处都有它留下的踪迹。落叶看到眼里,喜在心里,把丰收的喜悦告知人们。落叶是懂事的孩子呢!没有花朵的明丽芳香,但它在春天里,在树枝上发芽和长大的时候,是为

8、大树汲取阳光、雨露的勇士,哪怕一片叶子只能汲取一点点养分。秋天,落叶为了大树更好地生长,毅然确定牺牲自己,不向大树争养料,不给“母亲”添麻烦, 从树枝上脱落下来,静静地飘落在哺育它的土壤之中,化作新的养分去滋补“母亲”的身躯,静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多么可敬的落叶! 我爱秋天的落叶。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1、知道乐音由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特征。、常识性的知道音调的凹凸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3、能从日常生活的干脆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常识性知道音调的凹凸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

9、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4、通过视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视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视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 教学重点:音调及响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1、音调及响度的区分2、音色 教具选择: 刻度尺橡皮筋 铅笔 音叉 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声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比较声在固、液、气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人耳的听声频率范围以及频率的有关学问。二、新课教学 、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播放两段音乐的片段,其中一段为音乐歌曲,一段为机械噪音。让同学

10、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是哪一些,由此提出乐音和噪音的区分。 提出问题:其中音乐歌曲都属于乐音,那他们同样是歌曲,又有什么区分?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声音又大小,凹凸之分。同时,不同的乐器,不同的人的声音各有什么区分。 总结乐音的三个特征。 并提出问题:这些特征又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呢? 、过程绽开 A、音调:声音的凹凸。 试验探究音调的凹凸,组织学生用刻度尺做此试验。然后进行探讨: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凹凸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记录下表 伸出长度 振动的快慢振动的频率发声的音调 1/3 12 34 再次提出频率的概念,并

11、复习其单位。强调一下音调确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一般状况下声源振动的频率大,主观感受的音调就高。 学生阅读书43页“一些声音的频率表”, 总结:音调由声源的振动频率确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一般说,儿童的音调比成人的高,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的高。 试验探究:探究吉他弦线在以下哪种状况下弹拨时发出的音调高? 让学生用橡皮筋模拟吉他弦来做这个试验。结论:越细、越短、越紧的声源发出的音调更高; 越粗、越长、越松的声源发出的音调更低。B、响度:声音的大小(强弱)叫做响度,也叫音量。 提问:假如你想要听到更响的声音,你会怎么办?那你觉得响度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活动:把直尺的一

12、部分伸出桌子,保持伸出桌子的部分长度不变,分别用不同的力度拨动直尺。留意视察 1、刻度尺的振动幅度有什么不同?2、 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1)结论: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老师活动:敲击音叉,前面和后面的同学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差别。可以让同学到教室外边或者更远的地方来听。 ()结论:响度与人与声源的距离有关。 总结: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距声源的距离等有关。 C、音色:又叫音品。 两个同学同唱一句歌词(或者同说一句话),让学生区分分别是哪位同学演唱(说)的,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是凭什么区分出他们呢?学生会感性地相识到不同声源发

13、出声音的不同就是音色的不同。 、不同人的音色不同 、声波的图形(书中第44-45 页分别介绍) 波形图有:波峰、波谷。频率的凹凸:图形曲线中,波峰(波谷)出现的个数多少,表示频率的凹凸。 振幅的大小:对应着声源振动幅度的大小 三、小结:乐音的三个特征、定义、确定因素 、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声音越尖锐,音调越高 B、越细、越短、越紧的声源发出的音调越高 教学反思 1、以听声为主线,恰当的运用了农村教学的试验器材,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声音的三个特征,使学生的相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很好地突破了“音调与响度这两个易混淆概念、声波图”等的教学难点。 2、以学生参加为主线,学生通过试验、视察

14、、探究、探讨等方式,很好地培育了学生分工协作、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使不同展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生对乐音三个特征的相识和展示试验探究过程,学生代表的精确描述、学生间的亲密协作,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很好的做到过渡自然、流畅、科学、有效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合作学习实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中探讨沟通、听声、试验探究等,都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来绽开,让学生在体验、合作和探究中学习声音的三个特征,气氛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爱好,教学效果好。教学设计方案篇3 一、导入新课 唐代有一位闻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闻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柳宗

15、元。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是怎样发觉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似乎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嘹亮声音,我的心情也快乐起来。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四周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态。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似乎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突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围着,宁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伤深厚。、课文是按巡游的依次来写,条理非常清晰,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发觉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二)引导探讨下列问题:(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