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环节衔接语的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4405820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环节衔接语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环节衔接语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环节衔接语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环节衔接语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环节衔接语的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人民路校区冯木兰数学课堂语言有着自己的特点,小学数学课堂更是比较特殊。传统的数学课堂语言片 面地追求规范性和科学性,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特别是数学课堂环节的衔接语言, 往往因为教师的一时疏忽而造成一些教育教学的缺憾, 恰当的衔接语言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 兴趣,可以调动我们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维持教学过程中学生适度的紧张状态,可以使教师 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还可以使课堂衔接顺利自然,如一幅山水 画,了了几笔却一气呵成,极富生命力。因此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中各环节间衔接性语言的 设计,理应成为我们青年教师备课和教学反思的一个重点,在此笔者从身边教学实践

2、中的几 个案例着手浅述自己的一些观点。一.用疑问与肯定,让环节回味无穷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它的只是系统显得非常得抽象概括,一些概念的陈述也要求严密, 准确,但在小学阶段,我们的学生还没有这样全面的思维与概括能力,这势必需要我们教师加以补充,加以提升,才可以准确无误的进入下一个环节而不出现知 识上的漏洞,于是环节与环节之间,适当疑问与肯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在上二年级四 边形的认识一课时,我在教授关于什么是四边形的概念时,是在不断的疑问中进入下一环 节的。案例1:出示:师:我们在那么多图形中找到了四边形,那么什么是四边形呢?.1生1:有四条边的是四边形。- -师:那么 不是有四条边吗?怎么不是四

3、边形了呢?生2:是心宜弊4是四边形。师:那不是有四条直的边吗?为什么它也不是四边形?生3:还,有四个j甬。师:那么广力是四边形吗?生4:四边面图形。师:现在谁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小结: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平面图形是四边形。以上设计中师用反复疑问的方法对四边形这一概念进行概括,提炼,最后总结出四边形的定义,再进入下一环节进行相应的练习,让课堂在一张一弛中变得生动,有生命力,学生 的思维也在一而再,冉而三的接受挑战为下一环节的有序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使这一环节在整节课中回味无穷。二,用商榷与探讨,让环节紧凑严密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不喜欢老师尽是 的

4、训诫和说教,他们期望着老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数学课堂因为它学科的特殊性,极容 易造成课堂教学以“传授型”的形式出现,所以要使课堂活起来,这教学环节中与学生的互 动就显得极为重要,而互动中用商榷与探讨的方式方法, 是极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 奇心的。如在上四上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笔者在教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时, 极力的让学生探讨可以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方法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吗?从而 得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具体方法。案例2:如果要知道148X15的准确结果,你准备怎么算?师:这么多同学怎么都想到用列竖式的方法?生:以前学过的。师:以前学过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啊,可是我们今天学习的

5、是一一(指一指)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探讨一: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能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吗?1、请你在草稿纸上试一试。(不是列竖式方法的同学也请你在纸上算一算) 请生板书:1 4 8义 1 57 4 01 4 82 2 2 02、用竖式方法的同学你们算的结果跟他一样吗? 那用这样的方法计算的结果会正确吗?3、我们用计算器验证一下。放回计算器,怎么样?4、看来这道题用这样的方法计算是可以的, 那我们再来试一道看看行不行,请你用刚才 的方法算一算我们班这学期可以免去多少钱? 148 乂 54(算完的同学可以用计算器验证一下)探讨二:看来这两道题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计算,那是不是所有的三位数乘两位数都可

6、以用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计算呢?1、自己出题验证;2、请生汇报;3、分析算理。以上设计中笔者追求用已知来探讨未知。 把过去遇到的知识技能用到将来可能遇到的情 景中去,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 让新授知识的环节在这些探讨性的衔接语言下 变得更加紧凑严密。三、用总结与启发,让环节饱含深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而新知识又为以后学习 作铺垫。在课堂中适时的采用复述式或总结式的衔接语言, 就等于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 要点再重温一遍,这就给学生加深印象,有利于巩固刚才所学知识,同时启发学生对于新的 知识的好奇心,增加学习环节的趣味性。笔者在设计24时计时法时就

7、是让学生在环节小结中对概念性的知识点能清晰的掌握,并在启发中加深理解。案例3:1、出示发生在冬冬家的一件事。2、那一天当中有几个9 时?3、怎样表示才能把两个9 时分清楚,不造成误会呢?介绍普通计时法1、在生活中这样表示时间的例子还有很多,谁能举例说说。2、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出示6 幅图片。3、同学们,看了这6 幅图后,你能用时间的表示方法来分分类吗?小结:像这样在时刻的前面加上午、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段的词语,这种表示方法我们统一把它叫做普通计时法。 17: 08 怎么有这样的时间表示法呢?我们的钟面上最多也只有12个数字?介绍 24 时计时法1、一天的 24 个小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

8、么时候结束的呢?2、 0 时又叫做是晚上的 12 时,它既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3、用图示介绍24 时。小结: 像这样不用时间段的词语, 而采用从 0 时到 24 时的计时法, 通常叫做是 24 时计时法。以上环节中笔者通过两次总结, 把对普通计时法与24 时计时法两个环节的知识衔接有序,通过“ 17: 08 怎么有这样的时间表示法呢?我们的钟面上最多也只有12 个数字?”这样的启发方法让知识点在环节中包含深度。可以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课堂环节衔接语言的设计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也直接影响到课堂进程的发展与课堂精彩的诞生。 所以一堂课的成功与精彩有赖于教师衔接语言的有效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