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培训心得体会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404971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培训心得体会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培训心得体会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培训心得体会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培训心得体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培训心得体会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培训心得体会(1)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心得体会 宁化六中 张清泽 我国循环经济以民众认知原则为目标、载体和践行,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作为个体的人一般都生活在家庭这个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因此,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贯彻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对于实现我国循环经济民众认知原则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而且,家庭成员间可以随时切磋,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促共进,直至形成循环经济生活理念,并自觉纳入家庭伦理。再由生态家庭建设扩展至生态社区,使循环节俭行为蔚然成风。可以断言,循环经济理念被民众广泛接受后一定会产生深刻的、革命式的社会意义。通过构建生态家庭的长期努力,循环经济生活理念必将深

2、入人心,而非遥不可及。广大居民身体力行,从自己及自己的家庭做起,倡导绿色环保,节俭高效,提高生活质量,既有利于自身和家庭幸福,又惠及他人和社区,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政府责任 在我国这样拥有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行循环经济,政府的舆论引导、政策支持和激励、法律法规约束等循环经济管理手段和措施都显得极其重要。并且,笔者认为,中国循环经济的顺利实施必须首行确保民众认知这一环节基本实现。离开这个前提,我国循环经济实践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流于口号。也就是说,我国必须首先夯实推行循环经济的社会基础这一艰巨庞大的工作任务。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德国文化部认为教育青年人具有环境意识应该是学校的任务之一

3、。早在190年代,联邦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决定,环境教育是德国中、小学的义务,目的是使青少年懂得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了解环境变化中尚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珍惜和爱护大自然。此外,各州还开设了大量的职业基础培训,以便学员以后可以通过再培训或是直接从事环保事业加深对环境保护的了解。 民众责任与家庭践行 我国民族众多,人口众多,各地风土人情状况不一;农村人口比例大,城乡人口素质差异较大,各民族人口素质也不同;经济状况的地域层次差异明显,各地居民的消费水平、知识层次、伦理观念、环保理念等都有所差别。这些特点都会给我国推行循环经济民众认知的实践带来重重困难,使我们面临诸多实际问题和挑战。因

4、此,我国政府在循环经济民众认知阶段的工作将异常繁重和艰巨,头绪也会很多,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德国大约为0年),并在全国上下持之以恒地大力提倡,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约束,强化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目标。另一方面,作为居民和家庭,我们都应该充分认识国家倡导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自己及自己的家庭做起,积极响应,切实行动起来,把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到个人和家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形成家庭生态伦理观、道德观,惠及自身,惠及家庭,惠及他人,惠及社会,惠及国家,惠及子孙后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德国人倡导的“小习惯改变大世界”的理念,注重以下一些有利于环保和生态家庭建设的生

5、活细节。我们也许会觉得麻烦琐细,但如果养成生活习惯,就会从中受益,乐此不疲。 家中尽量不储存非必需物品;选购无污染、有助于健康的绿色食品、再生品及使用后可以再生利用的消费品;反对过度、奢侈饮食消费,家常便饭更营养可口;减少饭局应酬,提倡家中就餐;拒绝购买过度包装商品,如化妆品、保健品,它们既浪费包装材料,增加垃圾量,污染环境,又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定期检查家中各类物品用具,将弃用或多余物品整理分类,或用于扶贫帮困捐赠,或在大家庭成员间循环利用。提倡在社区内建立类似于德国的周末跳蚤市场,居民要更新观念,在社区内鼓励交换不同家庭中的各种弃用物品,各取所需,循环利用,何乐而不为。 提倡购买生态食品;选用盘、碗、盒代替保鲜纸保存食品;避免使用含氯氟烃、卤代物和不可循环利用的塑料产品;提倡自带菜篮子或环保耐用型布制购物袋,拒用免费塑料袋,杜绝“白色污染”;若条件许可,利用阳台、楼顶等闲置空间种植草木,绿化环境;保持室内自然光线、自然流通,节约用电;选用不含氟利昂的环保型冰箱、空调及低电耗计算机,使用低耗能型复印机和打印机;房屋装修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环保涂料、环保墙纸和环保复合地板等。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