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391967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5题,共50分)1、在中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是土地神,“稷”指主管五谷的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我国古代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3、下列引文出自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D、更名天下田曰“王田”4、清代商人地主“以末致财,以本守

2、之”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导致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B、造成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C、政府崇本抑末,限制的工业再生产 D、影响海外贸易,导致闭关政策5、南宋范成大诗曰:“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农民过着非常富足的生活C、农村经济存有性别分工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蚕丝6、在一次讨论课上,王阳和李涛两位同学对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品的来源争论不休,你认为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品主要来源于A、官营手工业 B、工场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7、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

3、为铁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用于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8、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被打破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 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9、电视剧乔家大院中“走了万里茶路,打开货运通道,创南北票号,实现汇通天下和货通天下,为国强盛为民造福”是主人公乔致庸经商的最终理想,下列关于晋商的兴起,不准确的是A、兴起于明清时期 B、反映城镇经济的空前繁荣C、晋商为全国性商人群体 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10、陆游的杂赋诗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从这

4、句诗中我们能获得的最有效信息是A、作为乡村集市的草市出现于宋代 B、宋代草市已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功能C、宋代草市受官吏直接监督 D、陆游所说草市位于东京汴河两岸11、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但意味着毫无防碍无限制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手工业发展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12、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个事件表明康熙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5、 B、审慎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13、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遇到的困难,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这批企业的是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般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上海发昌机器厂14、1853年的顺德县志记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的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材料的解说不准确的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C、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5、下列诗句最能恰当形容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A、小荷才露尖尖角 B、忽如一夜春风来C、千呼万唤始出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6、16、下列为河北天门县农民彭立斌家的1974、1980、1983年贴出的三副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1983年:人民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A、农民的辛勤劳动 B、农业经济发展C、对外开放实行 D、农村生产关系调整17、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话语,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出现如下政治语汇,按时间顺序排列准确的是一五计划大跃进以阶级斗争为纲改革开放A、 B、 C、 D、18、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拔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

7、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C、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固本乃可益固。”其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A、创立发昌机器厂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北洋水军 D、创办开平煤矿2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21、下图介绍信

8、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介绍信 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 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 1963年1月10日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22、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推行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23、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

9、公社化运动中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24、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25、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玩意了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二、材料解析题26、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材料三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四曰发赈;五曰;六曰出贷;七曰蠲(juan: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 擅自大清会典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

11、来,说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4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8分)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代救灾、减灾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11919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1919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11919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材料二1922年

12、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道路梗阻,节节为历,行之愈远,则商品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另一资本家又写道“我之廉价工人,(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的制造,运费即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况彼来者皆是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 中国近代经济史(2)根据材料二归纳该时期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不得摘抄原文) (4分)材料三(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时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何意义? (4分)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4)材料四中反

13、映出我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5)从材料一和材料四反映的我国不同时期工业的不同发展状况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8年春,上海农村根据中共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农业生产“大跃进”。同年9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即上海县七一人民公社。到9月30日,郊区10个县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立103个人民公社,几乎所有农户都参加,平均每个人民公社达8000多户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上海农业志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