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态理论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439162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形态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形态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形态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形态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形态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形态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形态理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作者:谷凯(原载城市规划 2001年第 12 期)【摘要】城市形态(ufbanmor phology )作为一门跨学科课题,虽然与城市规 划和城市设计的密切关系已得到广泛的认识,但城市形态的定义 ,研究内容及其方探索全面与理形态的理法长期以来在学术领域还未有共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尝试建立新的理论研究框架。在强调以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 )为基础的城市化过程”理论的体系内,形态分析” (morphologicalanalysis)与环境行为研究” (environmentalbehavior )被强调作为主要的城市形态的分析

2、方法。这一动态与开放的研究框架 ,将抽象的政治与社会经济因素与实体的物质环 境、局部的建筑环境与整体的城市联系在一起 ,从而使城市形态研究更趋于理性与客观。同 时阐述了建立系统与全面的城市形态研究框架对充实城市规划方法及建立和完善城市设计 基础理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城市形态 ;研究方法 ;理论框架形态的概念 (morphologicalconcepts)根植于西方古典哲学性的研究框架论与方法思维和由其演生出的经验主义哲学(empiricism ), 其中包含两点重要的思路:一是从局部(com ponents )到整体(wholeness )的分析 过程 ,复杂的整体被认为是由特定的简

3、单元素构成,从局部元素到整体的分析方法是适合的并可以达到最终客观结论的途径 ;二是强调客观事物的演变过程 (evolution ),事物的 存在有其时间意义上的关系(chainofbeing),历史的方法可以帮助理解研究对象包括过去、 现在和未来在内的完整的序列关系。 作为西方社会与自然科学思想的重要部分 形态的概念广泛的被应用于传统历史学、 人类学和生物学研究。 形态的方法用以分析城市的 社会与物质环境可以被称为城市形态学,在英文文献中以urbanmorphology、urbanform 或u rbanlandscape 表达。斯卢特(Schl櫣ter ,1899)、索尔(Sauer ,19

4、25)、和康泽恩(Conzen ,1960)对城市形态的研究作出了 重要的基础性贡献 ,其中索尔在“景观的形态”一文中指出:形态的方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包括归纳和描述形态的结构元素,并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恰当的安排新的结构元素。城市形态的概念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学等学科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广义的城市形态研究包括社会形态和物质环境形态两个主要方面。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对这一概念有不 同的认识 ,在本文中城市形态可以被定义为一门关于在各种城市活动 (其中包括政治、社会、 经济和规划过程 )作用力下的城市物质环境演变的学科。在探讨城市形态研究自身的进一步 整合以及城市形态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

5、计的关系之前 ,有必要对广泛的相关理论研究作一回 顾。为了便于分析讨论 ,将之作以下归类 :城市历史研究、 市镇规划分析 (townplana nalysis ) 、城市功能结构理论 (theoriesofurbanfunction alstruc ture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po liticaleconomyan alysis )、环境行为研究(environmentalbehaviorstudi es )、建筑学的方法 (archi tecturalapproaches)和空间形态研究(spacemorphologystudies)。1 城市形态相关理论回顾1 1 城市历史研究西方著

6、名城市研究学者培根 (Baken ,1976)、吉尔德恩、(Giedion ,1971)、科 斯托夫(Kostof,1991)、芒福德(Mumford,1961)、拉姆森(Ramussen ,1969)、和斯乔伯格(Sjoberg ,1960)等对传统城市研究作出了主要贡献。他们的著 作除了详尽的描述了西方城市历史形态演变过程之外 ,亦讨论了引起其变化的原因。如斯乔 伯格在工业化之前的城市( 1 960)中叙述到 :“城市和文明不可分离 ,随着城市的出现与发展,人类最终出离了原初的状态。城市的发展同时又使人可以建造更加复杂的能满足不同生 活方式需求的物质环境 ,人们从而相信 ,可以有更多的生存

7、方式。正如许多学者所认为 ,城市是人类历史上继农业生产之后的第二个意义重大的创造。 ”传统中国城市同样吸引了广泛的研 究(董鉴泓,1982;贺业锯,1985; Sit ,1995; Wu ;1993; Xu ,2000)。两种城市形态思想影响了 传统中国的城市格局 ,第一是周礼 (西周 )的最后一章“考工记” ,其中所强调的“围合城 墙”、“南北轴线”、“宫城居中”和“对称布局”反映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中国传统的伦 理与哲学思想。第二是管子(周和西汉 ),这部古典地理著作倡导自然的哲学,人类的居住环境应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在城市建设中 ,人们可以利用环境条件达到理想的居住目的。 “理 性”和

8、“自然”的原则反映在周礼和管子中 ,互相补充构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城市 形态理论 ,并且影响了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这些思想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中占有显著的位置。尽管上述城市历史理论著作较少直接提及传统经验对现代城市建设的意义,但是它们已经并将会继续对现代学术及实践领域产生深远影响。1. 2 市镇规划分析(townplananalysis )古典市镇规划分析起源于欧洲中部,以德国的斯卢特(Schi櫣ter ,1899)为代表的形态基因”研究(Morphogenesis)是其最早的理论基础。形态基因”在康泽恩(M .R .G .Conzen ,1960)的著作中被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欧洲中世纪城镇,规划

9、设计元素被划分为街道和由他们构成的交通网络 ;用地单元 (plots )和由它们集合成的街 区; 以及建筑物及其平面安排。依靠创立并运用以下概念方法 :“规划单元” (planuni t ) 、“形态周期” (morphologicalperiod )、“形态区域” (morphologicalregions )、“形态框架” (morpho logicalfram e )、地块循环”(plotredevelopmentcycles)和城镇边缘带”(fringebelts ),康泽恩的研究在英国形成了康泽恩学派。 在上述的概念方法中 ,“城 镇边缘带”的影响最为广泛 ,这一概念指城镇边缘由混合

10、用地构成的动态带型区域 ,其存在是 城镇历史发展的普遍现象 ,对这一“不稳定”区域的研究有助于对城镇发展演变的理解 ,并进 一步为规划管理提供建议。康泽恩对城市形态研究的贡献可概括为五点:(1)建立了基本的市镇规划分析体系 ;(2)第一次在英文地理文献中使用完全的过程演变的方法 ;(3)确立以独立的 基本地块为研究单位 ;(4)使用详细的地图配合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5)发展了城镇景观的概念 (Whitehand ,1987)。 1980 年代初成立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地理系的城 市形态研究组(UrbanMorphololgyResearchGroup),继承和发展了康泽恩的思想 ,是目

11、前这一领域最为活跃的学术组织之一(详见 :http :/www .bham .ac .uk /geography /umrg /umrg .html )。近年来 ,他们的影响 已逐渐由欧谷凯 城市形态的理论洲扩展到了整个西方的城市研究学术领域。 尽管市镇规划 分析研究发展出许多分支 ,例如对建立城市“规划控制”和“发展管理”原则的应用,但它对旧城保护实践的意义依然最为重要。1.3 城市功能结构理论(theo riesofurbanfunctionals tructure )形成于美国的形态理论有两个主要分支:第一是 20 世纪 20 年代出现的被称作文化形态研究的伯克利学派 ,它的主要研究对象

12、是民居聚落而非城市;第二是形成于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芝加哥学派 ,这一学派运用折衷社会经济学理论强调城市用地分析。在社会学家伯吉斯 (Burgess ,1925)创立了同心圆理论的基础上,霍伊特(Hoyt ,1939)发展出扇形区理论,哈里斯(Harris ,1925)和尤曼(Ullman ,1945)发展出多核心城市理论。20世纪50、60 年代以后 ,他们及其追随者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理论 作为城市形态研究的一部分是因为它关注城市用地,而规划和建筑设计仅被视为城市用地的载体。另外,相对于解释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分布的城市功能结构理论,克里斯托尔(Christall )

13、的中心地理论” (centralplacetheory)分析了城市之间的空间及规模关系。 城市功能结构理论反映了从社会经济学角度研究城市用地发展关系的城市形 态方法。14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polit icaleconomyanalysis )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在这里广义的包括宏观经济学、 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方法。 政治经济学 的方法在建筑环境 (builtenviron ment )与商品生产过程之间建立了联 系。这一领域的代表学者哈维 (Harvey ,1985)分析了城市景观形成与变化和资本主义发 展动力之间的矛盾关系 ,再此基础之上建立了“资本循环” (capitalcircuit s

14、)理论,他指出城市景观变化过程中蕴涵了资本置换的事方法实。鲍尔(Ball ,1986)推进了这一思想,发展出“建筑供给结构”(structureofbuildingprovi sion )模型,他讨论了建筑生产过程中的相关社会元素,其中包括发展商、规划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动力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更进一步,诺克斯(Knox ,1991)在研究中指出“建筑供给结构”包括更为广泛的范围,通过对美国城市景观的分析,诺克斯证明了社会文化因素与经济因素同等重要并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形成过程。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强调建筑环境产 生和变化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密切相关 ,在这一过程中资本是主要作用因素 ,同时城市发

15、 展的组织形式及相关社会机构所起的作用亦是研究的焦点(Wu ,1998)。1 5 环境行为研究 (environ mentalbehaviorstudies)乔尔(Gehl ,2000),林奇(Lynch ,1958),拉波波特(Rapoport ,1990)和赖特 (Whyte ,1980)等的研究建立了人类行为与物质环境关系的理论,他们的探索包括人类如何感知特定的环境并且产生行为反应,进而如何在设计实践中利用这些规律。在这些研究中客观科学的方法代替了旧的个人直观的行为研究传统,他们的理论著作改变了现代规划与设计的教育和工作方法。 在林奇的一系列研究中 ,“心智地图” (mentalmaps )的方法 被用来反映个人对环境的感知,通过使用“节点” 、“路径”、“地标”和“区域”作为基本元素来分析环境心理趋向。他同时使用“可识别性”来描述环境特质,好的建筑环境使居民感觉舒适 ,亲切。林奇强调好的城市形态还应包括:活力与多样性 (包括生物与生态 )、交通易达性(开放空间、社会服务及工作 )、控制(接近人体的空间体量 )、感觉 (可识别性 )、灵活性和社 会平等一系列要素。 拉波波特(Rapoport ,1990)、洛赞诺(Lozano ,1990)和特兰 塞克(Trancik ,1986)讨论了人对特定建筑环境的行为反应,分析了现代城市问题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