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篇.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4383252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篇.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篇 教学目标: 1、把握生字词,能够读准字音,学会前音不拖,词儿连读,字正腔圆。重点理解“艄公、撑船、脚蹼”。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到读通句子,理解句意。 3、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知道鲁班是怎样创造橹板的,感受鲁班爱观看、善思索、勤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第四自然段。 教学预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嬉戏:看图猜人物 (1)中国古代有一个宏大创造家,受亭子的启发创造了伞;看到树叶的锯齿、虫子的利牙联想创造了锯子。 (2)(出示锯、墨斗、曲尺等工具)他一生还创造了很多工具,让人们工作、劳动起来更加省力。猜猜他是谁?

2、读读他的名字“鲁班”(词儿连读、读准边音)他就是人们常说木匠的祖师。 2、(出示:橹板),这里有个词读音和“鲁班”有些相像。(第三声读饱满) 看看偏旁,观字形明意思,橹板可能是什么做的?(正确,橹板是一种木头做的工具。谁来读读书中的这句话) 出示:人们把这种摇船的工具叫做“橹板”。指名读 评价:读书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句子的意思,橹板是用来干什么的(手指“摇船”)再读读(指名读)评价:我听明白了,橹板是一种摇船的工具。 3、今日我们就来学习23、(鲁班和橹板)齐读课题 鲁班和橹板有什么关系?把书翻开,听教师讲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双手捧书,书外斜) 2、同学们听得认真,看得仔

3、细。让我们自己也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学生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词儿连读不拖音、连词成句读通顺) 3、故事读完了,你知道鲁班和橹板有什么关系?(鲁班创造了橹板) 4、鲁班是怎样创造橹板的?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细细地读一读,想一想。 三、细读课文 1、鲁班是怎么想起来创造橹板的呢?个别读第一自然段。 读得好,听出来了,老艄公(老船工)用竹篙撑船船很吃力。我们来感受一下。 读得不好,留意读清晰:鲁班看到谁在干什么?(个别再读) 点拨 竹篙读读这个词竹篙,看看字形就知道竹篙是什么做的?篙上面的竹字头表示,下面表示读音。竹篙就是用竹竿做的撑船工具。 用竹篙撑船看“撑”字,左边是一只手(要用力),右边是

4、手掌的掌(伸出右手),两只手握紧竹篙,用力抵到河底,用这个力气让船向前走。你们试着用手掌撑着桌子,让自己身体离开凳子撑一撑。什么感觉? (费劲、很用力)老艄公撑一下,船向前走一点, 难怪,老艄公用竹篙撑船。(读词:非常吃力)等把船撑到满头大汗(指着三点水,两个字里都有三点水,汗水真不少啊!)。 用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老艄公吃力撑船的画面。指名读。男生读。 2、看到这些,鲁班想(引读) (1)个别读“有什么好方法省力呢?” 嗯,鲁班正在思索呢,读出了一种怀疑。 留意这里还有一个小问号,鲁班正在思索呢。范读,再读读。个别读 (2)鲁班想得很投入,引读“两眼盯着”? 生:始终地看 “盯”的左边一个“目

5、”旁,右边就是一个形象的“钉子”。视线像被钉子钉在了船上,眼睛眨都不眨,你能学学鲁班此时的神情吗?(生仿照) 师点评:瞧,眼睛眨都不眨,而且还微微皱着眉头,就带着这样的神情读-生:“有什么好方法” (留意点拨:是在心里“悄悄地想”啊,轻轻地,再读) 听出来了,鲁班想找一个好方法,让人们驾驶起来更加省力 3、正在鲁班想的入神时,鲁班又观察 (图片)齐读课文 一群得意的鸭子游过来,它们轻快地向前滑行。 滑行,有水滑溜溜,滑冰,滑水,又轻又快地游过。靠什么?(出示脚蹼图)瞧,这就是鸭子的脚蹼,它们的脚趾间是有一层薄薄的皮膜连着的。 难怪鸭子能(手指着引读)轻快地向前滑行。 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这句话

6、。(女生读:只见它们滑行。) 4、鲁班出神地想着, “出神”,就是其次自然段说到的两眼盯着,悄悄地想,发呆的样子。 突然眼睛一亮,他(想出方法来了) 读(有了灵感,再读) 鲁班是怎么做的?个别读读第四小节。 边读边画(一人读、一人帮助教师画) 学生指图解释:削、上半截、下半截 削:用刀斜着把木棍削细,削薄。 再读,把鲁班制作鲁班的过程读清晰。 5、橹板的效果怎样?(齐读) 我仿佛听到了艄公爷爷的笑声,男生读。省力就是(吃力的反义词)女生也来快乐的读一读。 比拟着读。 6、鲁班为人们创造出了这么省力的工具,所以(读第5节)。用鲁班的名字命名(橹板) 四、指导写字 1、手指操 2、写字要求 3、(

7、出示:已) “已”字就像一个趴着的娃娃,脑袋小小,身体长长,小手伸出来。 (范写)横折收收紧,竖弯钩伸伸长,竖弯钩里藏小圆。 4、(出示:安) “安”字一个女子住在房子里,安定舒适,似乎我们能干的妈妈。 (范写)女字长横稍稍拉长,像妈妈有力的臂膀托起我们的家。 5、(出示:等) “等”古时候就是将官署里的竹简放整齐。(范写)竹字头两边不一样,左小右大。横画距相等,竖钩稍右偏。 板书设计: 鲁班和橹板 看竹篙撑吃力 盯想鸭子蹼、拨水轻快 (有什么方法) 圆形 找削橹板扁形省力快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二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花间捉迷藏造宫殿 运食粮池子欢乐结网 2导入新课。 通过

8、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用三句话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和它们的生活习性。这些得意的小动物们平常都在做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一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存,思索问题。 (1)这一句中介绍了哪两种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 明确:介绍了蜻蜓和蝴蝶。蜻蜓张开翅膀在半空中飞来飞去,蝴蝶在花丛中悠闲得意地玩捉迷藏的嬉戏。 (2)句中“展翅飞”和“捉迷藏”这两个词语用得很生动,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明确:“展翅飞”写出了蜻蜓飞行时的姿势。“捉迷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悠闲得意的样子。 2学习其次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存

9、,思索问题。 (1)这一句中介绍了哪两种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 明确:介绍了蚯蚓和蚂蚁。蚯蚓在土里爬来爬去,忙着建筑自己的幸福家园;蚂蚁也在地上爬来爬去,忙着搬运粮食。 (2)句中“造宫殿”和“运食粮”这两个词语用得很生动,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明确:“造宫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蚯蚓建筑自己的家园,享受美妙的生活。“运食粮”指蚂蚁搬运食物,突出了蚂蚁的勤劳。一个“运”字也从侧面写出了“食粮”对于小蚂蚁来说是多么重要。 3学习第三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存,思索问题。 (1)这一句中介绍了哪两种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 明确:介绍了蝌蚪和蜘蛛。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蜘蛛在房前

10、忙着织网捕食。 (2)句中的“欢”和“忙”两个字表现了什么? 明确:“欢”字点出了蝌蚪在池中无忧无虑的欢乐生活。“忙”字说明白蜘蛛很勤劳,它正集中全部精神专注于织网的工作。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熟悉“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会写“块、非”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图文对比,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3、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存“又 又 ”形式的词语。 4、能推断“小猴子最终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缘由,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

11、学重点】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终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都应当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图导言,激趣导入 教师板画一座小山。 1、谈话:同学们都很喜爱小动物,瞧,今日我们的课堂上就来了一只小猴子。(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学生自由发言)今日我们就来讲讲这只小猴子的故事。 2、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 3、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

12、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在文中画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 3、分组朗读课文,思索: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引导学生齐读课文,启发学生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爱这只猴子吗? 2、组织同桌相互说一说。 3、组织全班沟通。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看: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当留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现。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四 医生的心思 教学目标: 1、熟悉本课生字13个,积存词语10个,句子2句 2、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医生惜时如金,节省时间多为

13、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平常是怎么看病的? 2、怎样与医生交谈的? 3、医生在听病人讲病情的时候表情怎么样? 4、你是否知道医生在想什么? 5、出示课题,质疑:这位医生是谁?什么叫心思?他的心思是什么? 二、读课文,解决疑问 1、读后解疑 2、这位医生是学习生字“德” 3、读课文第一节。联系上下文理解“心思”,划出描写医生心思的语句。学生读后找,找后沟通。 4、联系上下文理解“络绎不绝” 5、医生的心思并不被病人所理解,大多数病人都是怎么做的? 6、有一位特别的病人让格里辛格难忘,请读课文214。体会这是怎样的一位病人。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8个生字,培育自主识字力量; 2、能正确、流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