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妮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4380314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聪妮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刘聪妮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刘聪妮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刘聪妮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刘聪妮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聪妮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聪妮教学设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城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五年级教学形式教 师刘聪妮单 位西安市长安区第一小学课题名称长城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通过搜集资料拓展课外知识,领略长城四季如画的风光和它所蕴含的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4、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产生了解

2、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及用词的微妙。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课前准备:长城远景近景图多媒体课件:长城的四季风光图片,重点句子,相关视频。学生搜集的有关长城的各种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师:有这么一座建筑,得到了这样的赞誉:课件出示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美之词,请同学自由朗读。师:这座建筑是什么? 生齐答:长城。师板书课题长城,学生齐读课题。2听了这些了不起的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美,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谈感受

3、。师:同学们,带着你的骄傲,带着你的自豪,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请打开书17课,自由读课文。画出新词,将不懂的地方画下来。二、学习生字词。(用开小火车的方式复习、巩固生字新词:)1生字:崇 旋 嘉 砖 隔 屯 堡 垒 仗 扶 智 慧 魄2新词: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嘉峪关 城砖 相隔 屯兵 堡垒智慧 气魄雄伟3重点点拨易错字,指导书写。“隔”“旋”“魄”“嘉”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多媒体课件出示两张长城图片(长城的远景图片和近景图片))师: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两张长城图片有何不同之处看远景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何特点?(

4、长、大、弯)再看近景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何特点?(高大、坚固)2想想:课文的哪两段分别描写了这两张长城图片。 (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3生讨论: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4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远看 近看 联想 赞叹)四、作业布置搜集有关长城的图片、诗词、历史资料,多方位了解长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2通过搜集资料拓展课外知识,领略长城四季如画的风光和它所蕴含的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3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

5、国主义情怀。产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及用词的微妙。一、复习导入、激发情感1.师:课文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让你觉得自豪?请你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课件出示句子: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齐读。2.质疑:从哪儿可看出长城气魄雄伟?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奇迹”?我们将带着这个问题,来深入学习本课。二、远观近看,感受气魄雄伟1走进文本,远观长城:齐读课文第一段,说说自己的感受。(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

6、点?(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形象表现出长城的长和雄伟气势,而且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用来比喻长城,相得益彰)(2)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课件出示从“山海关”和“嘉峪关”地图,突破难点,理解长城的长及雄伟气势。引导学生抓住“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雄伟,体会长城的气魄。指导背诵,小结板书:崇山峻岭盘巨龙2近观长城,高大坚固:自由朗读第二段这部分写出长城怎样的特点?“高大坚固”,品读词句,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写作特色。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1)借助图片,形象感

7、知:(2)学生画简笔画:了解长城的构造:“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3)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拓展说话,想象自己登临长城,赞美长城: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八达岭,目睹了高大坚固的长城,无不赞叹:“啊,长城!你 !”小结板书:高大坚固历千年3课件出示关键词,学生练习复述长城远景近景。长龙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高大坚固 条石 城砖 垛子嘹望口 射口 城台三、展开联想,感叹智慧美:1谈话过渡,导读:“岁月匆匆如逝水,万里长城永不倒!”当我们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你会很自然地想起 。2.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8、第三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劳动人们修筑长城的艰辛)3.重点品读: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重读“站”、“踏”、“扶”这三个动词。这三个动词有什么好处?(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了。)“很自然地”这一词说明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势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重读“多少才”表示长城的修筑是多少不容易。4.课外知识链接,进一步感受长城所凝聚的“血汗和智慧”(课件出示资料,自由读,说说感想:)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据计算,如果用修筑长城的砖头和条石,筑成一

9、道宽1米、高5米的墙,这道墙可以围绕地球一周多。师: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条件下,就肩膀和手把数不清的巨大的条石抬上了山岭,从而修筑起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生:我很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生:古代劳动人民太有智慧了!生:我为万里长城感到骄傲和自豪!板书:血汗智慧凝结成5小结: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你心中的疑问解开了吗?让我们用自豪的心情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6巩固练习万里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她高大(),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长城是由()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和()。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凝聚精神

10、美:1大声诵读题词,激荡情感: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 克林顿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原总统 叶利钦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2自由抒发情怀:师:长城,已经被写进国歌之中,更融进了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之中。她像一座宝贵的历史丰碑,她是中华民族的根,她是中华民族的魂,她是中华民族不屈不饶、坚韧顽强的意志,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最想写什么?学生在本上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指名交流板书设计长城 崇山峻岭盘巨龙气魄雄伟 ? 高大

11、坚固历千年伟大的奇迹 ! 血汗智慧凝结成作业或预习1自主交流搜集的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歌曲、图片资料,如:毛主席词中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等。教师适当追问资料搜集的办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多搜集相关资料。2.读一读课本“资料袋” 29 处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让学生谈一谈感受,激发探究兴趣。建议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在课外去搜集资料,建立专用的资料袋,编写一期“神州风光”宣传小报。自我评价长城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觉到,长城对现在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情感上,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

12、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上,通过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这种处理还是比较恰当的。课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成了我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句。接下来,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建造长城的伟大人民三个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这个句子。在教学中,学生对中心句子的理解是层层递进,朗读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在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时,我通过板画先让学生了解了长城的结构,“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这为学生理解后面

13、“劳动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笔。抓住“条石、城砖”补充浇筑的东西来感悟长城的高大坚固。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说说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抬”“陡峭”“无数”“两三千斤”等词语,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特别是“两三千斤”,我让他们先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那一块石头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小朋友重,有了这样的对比,学生对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肩抬手扛着这巨大的条石在陡峭的山岭上劳动是多么艰难的事,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在

14、充分说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自己想象,似乎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有的说似乎看到了许多人抬着一块巨石艰难得行走在山路上,有的说似乎看到了有的人不小心就掉下了悬崖,有的说似乎还能看到监工用皮鞭抽打着劳工,有的说似乎看到有人眼里噙着泪,还要在劳动,通过学生的说,我感到学生在情感上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了。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1、学生的朗读仍需要加强指导。学生在朗读时不能通过自己的语气来表现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细致。2、对课堂的生成处理不是特别妥当。在给长城题词时,有一学生说:“长城,你永远都不要倒啊!”我只是敷衍了事,没能抓住这一契机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如果能继续引申:“长城真的不会倒吗?”接着介绍长城的破损情况,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长城,效果会更好。3、对引导学生理解长城的巧妙设计时处理得比较肤浅。在引导学生了解了瞭望口、射口、城台的时候,应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它们的作用,这也是我今天教学中的一个疏忽之处。 评议一单位:长安一小 姓名:郭锦花 日期:2011、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