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近体诗六首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4379624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近体诗六首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近体诗六首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近体诗六首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近体诗六首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近体诗六首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近体诗六首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近体诗六首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练七近体诗六首课前预习 无师自通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浣女( ) (2)渚清沙白( ) (3)衰鬓( ) (4)年长色衰( )答案:(1) (2) (3) (4)2.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1)艰难苦恨繁霜鬓 (2)隔叶黄鹂空好音(3)出师一表真名世 (4)千载谁堪伯仲间答案:(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多。(2)形容词用作动词,空有。(3)名词用作动词,名传。(4)名词用作动词,不相上下。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秋暝(晚) 莲动下渔舟(顺流而下)B.尽锦衣(华丽的衣服) 渚清(水中小洲)C.鸟飞回(盘旋) 百年多病(这里是指到了晚年)D.柏森森(阴森可怕的样

2、子) 开济(扶助)答案:D解析:D.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概念。B.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故称五律、五绝、七律、七绝。山居秋暝是五律,越中览古是七绝。C.每首律诗有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山居秋暝中颈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对仗句。D.律诗每句平仄都有严格规定:凡偶数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答案:C解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山居秋暝的颔联。课堂巩固 一点即通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鲛人() 簪() 搔() 渚()B.空好() 伯仲() 斜行()

3、 祠堂()C.秋暝() 锦瑟() 浣女() 鬓()D.浑() 惘() 潦倒() 那知()答案:A解析:B.“祠”应读“”;C.“暝”应读“”,“锦”应读“”,“浣”应读“”,“鬓”应读“”;D.“浑”应读“”。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千载谁堪伯仲间 B.犹及清明可到家C.沧海月明珠有泪 D.山围故国周遭在 答案:D解析:D.故国:故都。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答案:B解析:A.落下/方位名词,下面;C.仍旧/回家;D.飞舞,盘旋/退回。4.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艰难苦恨繁霜鬓A.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B.应是绿肥红

4、瘦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答案:C解析:C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与例句同。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形容词作名词。D.名词作状语。5.选出对山居秋暝分析不当的一项( )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C.中间两联摄取月、松、泉、石、竹、莲及浣女、渔舟八种景物,组合成宁静淳美而清新活泼的画面,诗中有画,寄寓诗人的高洁情趣。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诗人反用其身,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沉的情绪。 答案:D解析:D.以王孙自比,

5、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6.有人认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无边”“不尽”二语多余,你的看法如何?请简析之。答案:不多余。正因有这二语,诗的境界才显得广阔深远;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还能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使他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他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飘泊的生涯何时是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这两联,将诗人的“艰难苦恨

6、”包含无遗,用语之精当,气象之恢宏,在所有登高诗篇中可谓绝唱。 课后检测 触类旁通一、基础部分1.下列词语全含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高屋建瓴 良莠不齐 浮想联翩 明辨事非B.竭泽而鱼 船泊设计 不假思索 繁文褥节C.仔细寻问 水利枢扭 变本加利 被水一战D.行将末落 一口同声 辗转反侧 诡谲奸诈答案:C解析:C.寻询,扭纽,利厉,被背。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览古(游览) 左迁(升官) 惟有(只) 夜郎西(并非实指其地)B.国破(国家) 新停(刚刚) 周遭(四周的城墙) 搔(用指甲挠)C.气如山(雾气) 草木深(茂盛) 名世(名传后世) 淮水(指秦淮河)D.浑欲(简直

7、) 不胜簪(禁不住) 繁霜鬓(增多) 开济(扶助)答案:D解析:A.左迁:贬官,降职;B.国破:都城;C.气如山:悲愤。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百货商场规模相当大,开业那天,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B.大自然的赏心悦目刺激了他的感官,也抚慰了他的心灵。C.经过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卧薪尝胆,他终于考入了名牌学校 D.决策者在招揽人才过程中,必须要有三顾茅庐的诚心。答案:B解析:B.赏心悦目,因看到美好的东西而心情欢畅。4.下列诗句中与“空山新雨后”手法、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C.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

8、鹂。 D.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答案:B解析:A.反衬出静;B.突出环境的幽静;C.描绘夏日之景的深邃广阔而又色彩缤纷;D.显示一种恬静美。5.对登高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诗虽名为“登高”,但实际并未登高,先写江边所见,次写观景所感,只有“独登台”表现了不懈追求、奋力攀登的顽强精神。B.本诗前两联紧扣题目写登高所见,让秋风落叶、水天猿鸟共组画面,而且动静配合,声色相生,十分生动。C.本诗后二联抒情强烈,既从空间和时间上着笔,又在贫困和潦倒处落墨,写出了面对国难家愁而无限沉郁悲凉的心境。D.本诗八句皆对仗,遣词讲究,押韵也很严格,极富节奏感,充分表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追求

9、。答案:A解析: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A项表述分析错误。 6.选出对刘禹锡石头城分析不当的一项( )A.“周遭”是环绕一周之意,点明石头城是在石头山围绕之中。B.“寂寞”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江湖似乎也耐不住故国的荒寂,无声无息地退回的情态。C.第三、四句用拟人手法写秦淮月最有感情,它一如既往地仍旧照在石头城上。D.全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对人事叵测的一种困惑的情绪。答案:D解析:D项对诗歌的主旨分析不当,诗的主旨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亡的感叹,希望当时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通篇写景,以凄凉的基调寄寓诗人的感叹。二、本课阅读(一)阅读下面

10、一首诗,完成第7题。山居秋暝 王 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7.对下面一首诗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紧扣题目,描绘出秋天雨后山村傍晚的景致,给人以空旷、寂寥、清冷的感觉。B.颔联两句先写静态:松间月光皎洁;后写动态:石上清泉奔流。两者动静结合,相映成趣。C.颈联两句先写所闻:竹喧浣女归来;后写所见:莲动渔舟穿行。于空山的背景之下,点缀出人物活动的无限生机。D.尾联两句是说春夏的花草衰谢,就由它去吧,山中秋色实在迷人,自己愿长留在山中过恬淡闲适的生活。答案:A解析:A.给人以“深远、幽静、清新”的感觉。(

11、二)比较下面两首唐诗,完成第8题。登 高 杜 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蜀 相 杜 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8.对这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写登高时,杜甫住在夔州,地处长江之滨,瞿塘峡口。此处向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人经观察,捕捉住了这些特点,将它们巧妙地融入秋江景色,借以展现出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B.登高一诗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展示了自己的真实生活

12、,剖露了诗人的实际感情:“艰难苦恨”“潦倒”的景象,恰与“风急天高”的景物描绘形成强烈反差,正是这反差,使诗人形象跃然纸上。C.“诗言志。”杜甫早年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甚至自比舜的大臣稷。然而唐朝皇帝并不器重他,致使诗人郁郁不得志。入蜀后,便深怀崇敬地去瞻仰武侯祠,借古人之形象,以吐郁结在胸中的壮志难酬之块垒。D.杜甫七律登高比蜀相内蕴深邃,形式整齐,若用普通话读之,颇能感受到旋律之美。蜀相尤以对仗工整诱人。如首联的一问一答,颔联的色彩对比,颈联的数字对比等,诵读时,都给人以美的享受。答案:D解析:D项中,登高古韵肯定和谐,今天诵之,则很是别扭。“回”要读“”,“杯”要读“

13、”,这样,才能与“来”“台”一起押上“”的韵。三、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雨过山村 王 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9.首句点明山村_的独特风味;次句显示出山居的深;第三句诗人转而写_繁忙。答案:幽静 农事10.末句着一“闲”字,请说说“闲”字的好处。答案:用“闲”衬忙,曲折的小路,潺潺的小桥流水,简陋的木桥,妇姑都冒雨浴蚕,闲在庭院里的栀子花,无不透视出山村的幽深静谧,充满了劳动生活气息。(二)(2006湖南高考模拟题,1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112题。倦 夜注 杜 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注: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刚刚平息之后。11.本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图”,在这幅图画中,诗人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透过这幅图画,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这幅图画中是怎样一个形象?答案:绿竹、庭院、朗月、稀星、飞萤、水鸟。诗人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听到窗外竹叶萧萧,一会儿对着溶溶月色沉思默想,一会儿对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