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4378568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审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审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改革到今天,教学模式可谓花样翻新,多姿多彩。虽是教无定法,但教要有法,教要得法,重在实效是理性教育之准则。在日常听课中,有些感受和想法,试言之。 教学需要朴实。课改到今天,更应该理性思考需要什么样的课堂,不能简单地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或是“满堂闹”。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法要传承,朴素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要继承,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模式要秉承。不能有了多媒体,就不要板书、板演、板练,不能有了多媒体,课堂教学就不知谁主、谁辅,追求花梢、动漫无度。课堂教学要朴素、有效,少弄低效互动,遏制无效互动,杜绝负效互动。不要让假问题充斥课堂,不要让无价值的讨论浪费时间,不要让不该

2、探究的问题进行假研讨,不要经不住课堂上的沉默,深层次的思考是在缄默中完成的。要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探究。 教学需要智慧。智慧是知识的生成,是灵感的闪现,是瞬间的顿悟。富有智慧的课堂,是充溢活力的课堂,是激发兴趣的课堂,是提升能力的课堂。智慧是知识积淀后质的飞跃,是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没有思维的碰撞,就不会在大脑了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模式的建构等,都要用智慧把主旨落在激发思维、深化思维上,用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在生成中培养创新精神。进而实现掌握知识既是目的,更应该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工具。 教学需要生活。课程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

3、活。因此能把生活资源导入课堂,把现实世界引入课堂,就会丰富课程,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展示。有的教师深谙此理,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出发,没有在学生真实的思维水平上开展教学活动,以致于建模观念难于深入,动机是对的,效果是差的。教材上的实例也不一定能适合各地各校的学生,所以教学时,“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需要问题。“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学校必须把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放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前,给予高度的重视。”事实上,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

4、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获得知识和能力。课堂教学要高度认识发现、提出问题的意义所在,是创新和研究的有效途径。没有问题,就不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现在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问题。为什么没有问题,是真的没有问题吗?有人说:“在课堂上,中国学生为了装懂而不发问,美国学生则为了装懂而发问,这就是中西文化的不同。”对于文化的异同姑且不说,关键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装懂,值得教师反思研究,其根由在老师。 教学需要激励。激励是教学的必要手段,是对问题生成的催生,是对创新精神的鼓舞。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适时、适宜、适度激励,促进其积极、主动、乐于学习,学生是需要欣赏的。对提出命题的真假要激励,对研究结论的正误要激励,对勇于探究与合作要激励。要给学生个别展示的机会,个别选择的空间,对个性化的激励。既要有显性激励,也要隐性激励。激励也要适度,不能流于形式。不但要有老师的适时、适度、适合的激励,也要培养学生的相互激励和自我激励。有的课堂内,也存在数量不少的激励,却多存在可有可无的激励,更甚者是为活跃课堂气氛而进行假激励。 由此看来,课堂教学打假势在必行。一定要消除功利思想,进行理性的教和学,真正研究、实施有效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