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成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4375774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小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韩小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韩小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韩小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韩小成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小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小成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肃南县明花学校 韩小成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是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全一册教材,是篮球水平四的内容。本课教学以新课标中 “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指导思想,激发每个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二、教材简析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和要求,针对初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精心设计了本堂课的内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运球变向技

2、术,它的方法简单实用。对提高学生运球突破的能力、手控制球的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完成该动作的关键是手对球的控制能力以及手脚协调配合,学习的重点是换手、变向技术。就初二学生而言,经过初一的篮球基础学习,已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控球能力较高,只要在学习中抓住变向技术,同时兼顾手脚协调配合便可基本掌握此技术。 三、学情分析: 初中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但在篮球这项体育活动中团队协作能力有所欠缺。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基础学习,已具有较高的运球能力,但较多的停留在高、低运球和直线运球上,曲线运球特别是变向运球接触甚少。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完成

3、练习,并且在学练中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自控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能较好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2.技能目标: (1)使学生在练习中运用技术完成练习,一半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大部分能连续运用此技术在游戏、比赛中有所体现。 (2)发展学生灵敏和快速移动能力。3.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自信心,与同伴合作友好相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篮球运球的变向换手。 教学难点:1.变向时蹬跨、转体探肩。2.右突右运球、左突左运球。六、教法与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

4、组织、辅导、参与与促进作用,学生通过探究、协作、讨论、交流等方法进行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法主要采用:1讲解法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学生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本课中,教学语言贯穿于整个过程,如发布口令、队形调动、基本动作的描述、重难点的讲解等。还要根据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契机,适时进行表扬、指正、鼓励、指导,有意识的渗透道德情感教育等。2示范法即教师示范、学习同伴的示范、正确示范、错误示范等,这些示范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获得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观念和直接经验,便于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3重复练习法 依据体育学科特点,学生要真正掌握交接棒动作技术、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必须亲身实践

5、,才能逐步掌握相关动作。本课主要通过学生探讨、合作练习,使学生经过多次练习磨合掌握交接棒动作方法,并突破重难点。4竞赛法通过小组的竞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不仅可使学生在紧张竞赛与轻松愉悦的气氛下潜移默化的加强学生对技术的掌握。而且还可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步骤:为使学生尽快地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课中设计了三个学练阶段和一个总结阶段。一、 “引起动机激发欲望”阶段:1.球性练习中,安排了多种站位的体前左右手交替运球,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换手时按拍球的方法,进而彻底掌握换手动作。2.安排了左、右手低运球之间的转换练习,目的在于让

6、学生在完成换手动作后,加强对球的保护和形成蹬胯、转体探肩的概念。3.将低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等练习结合,让学生体会行进间运球急停后完成换手甚至变向运球动作,初步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通过这个阶段的学练,学生基本能知道由右(左)手低运球如何换成左(右)手低运球,并顺势蹬胯、转体探肩保护球,其实这个动作就是一个简单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动作。 二、“学习体验培养能力” 阶段:1.教师通过提问:“在直线运球时,突然遇到障碍物或者防守队员,你该怎么办?”学生积极地思考,并原地尝试、自主学习。教师总结学生的练习情况并示范、讲解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突出在低运球的基础上完成换手、蹬胯、转体探肩,并注意保护

7、球。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概念。2.主要是学习和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练习中要求学生带着两个问题(为什么要采用低运球?为什么要在障碍物前急停?)完成原地和行进间的变向过固定障碍物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地领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最后安排与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相关的拓展练习。三、“放松身心评价总结”阶段: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身心放松,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集体的模仿练习。 课堂总结:本课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法,通过分组比赛发现问题完整动作分解动作慢速练习快速练习的教学步骤,启发学生思维,在“知其然” 之前先“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积极性和

8、学习热情。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进行提问例如:“遇到当对手堵截前进路线时,无法突破并丢了球,造成这些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一技术?”“变向时与换手后拍球的部位相同吗?”“这一连贯动作有何目的?”“怎样才能做到“突破时隐蔽、快速、连贯?”。“除了今天学的变向运球,还知道哪些变向运球。从而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让学生借助已知去探索未知,达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 授课学校:肃南县明花学校 授课年级:八年级 人数:16人 授课教师:韩小成 教 学 目 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能较好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2.技能目标:(1)使学生

9、在练习中运用技术完成练习,一半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大部分能连续运用此技术在游戏、比赛中有所体现。 (2)发展学生灵敏和快速移动能力。3.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自信心,与同伴合作友好相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重 点篮球运球的变向换手难 点 1.变相时蹬跨、转体探肩 2.右突右运球、左突左运球过程内容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要求领域目标开 始 部 分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1分钟1.精神饱满,仪表端庄,语言亲和。2.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3.布置见习生1.课前预习本课内容。2.集合:按三列横队面向教师站立。3.注意力集中,关注

10、教师,关注课堂上课队形 1.让学生集中注意力。2.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准 备 部 分一.运球热身采用高低不同的运球方式熟悉运球技术动作及控球能力。二、球性练习1.两手弹拨球2.左右地滚球3分钟4分钟1.讲解运球路线、方法、要求2.提示学生变换运球方式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领做2.要求:动作舒展大方学生练习1.随教师口令进行球操练习2.随教师一起熟悉球性1. 组织队形:2.注意力集中1.组织:略2.(1)控制好球体会使球改变反方向的方法(2)动作舒展,活动充分为下面学习做好身心准备,培养学生球性培养学生球性基本部分一、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1.原地左右手交换运球2.原地有节奏(1-4拍)变相换

11、手运球3. 原地右手(1-4拍)运球变向换手同时蹬跨向运球方向上一步4.绕障碍物“S”形行进间变相换手运球二、体前变相换手运球接力比赛3分钟4分钟5分钟7分钟8分钟1. 讲解、示范动作2.启发学生思考排球部位的区别1. 讲解、示范2.喊口令,领做3.辅导纠错4.要求:口令响亮有节奏1.讲解、示范2.喊口令,领做3.辅导纠错1. 示范绕障碍物“S”形练习方法,讲解练习要求2.分组、指挥、观察学生练习,辅导纠错。3.讲评优生示范1.教师讲解示范比赛的规则、方法及注意事项2.发令3.巡视、监督小结讲评比赛1. 观察教师示范2.练习3.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拍球部位的区别1. 观察教师示范2.自喊自练1

12、. 练习、体验2.相互间帮助纠错3.自喊自练要求:体会两手交换时,按拍球的部位1.分组2.反复练习3.优生示范教学4.体会动作要领、观察同伴联系,相互纠错1.接力比赛2.要求:在比赛中体现所学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1.组织:2.要求(1)人随球动(2)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勇于发言1. 组织:略2.要求声音洪亮有节奏1.组织:略2.要求:体会动作要领、观察同伴练习相互纠错1.组织:略2.要求:(1)变相换手、上步连贯,速度快;(2)“右突右手运球,左突左手运球”1.组织:4男女各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交替练习2.要求:遵守规则,公平竞赛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发展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3.培养

13、观察能力4.培养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学习的集体精神5.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树立新的目标和动机1.培养控球能力2.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方法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和优秀的体育道德风尚1.培养控球能力2.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方法培养学生公共竞争和优秀的体育道德风尚结束部分结束放松:1.放松操2.小结本科收拾器材、下课3分钟1.组织放松2.教师小结3.布置收拾器材学生练习组织队形:略恢复机体功能、放松身心场地器材1.篮球场2.器材:篮球25个,标志物若干个课后反思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动作,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学生动起来。不足:教师语言不够精炼指导教师点评 设计思路清晰,三维目标设计明确,活动安排合理科学运动负荷适中,教师的教法及学生的学法都比较具体清晰。突出了体育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