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机学说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37388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病机学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病机学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病机学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病机学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病机学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病机学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病机学说-内生五气(邪)病机-内火(火热内生)本文参考人卫出版社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及人卫出版社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总结整理而成。内火(火热内生) 内(热)火,是指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致火热内扰的病理 变化。内火的病机特点为阳热亢盛,耗伤正气。其病变性质为热极, 或为实火或为虚火。内火或因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的郁滞,或由于病 邪的郁结,而致火热内扰之害。火与热同类,均属于阳,故有“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之说。 因此,火与热在病机与临床表现上基本是一致的,唯在程度上有差别。内火的病理变化一、实火1. 阳气过盛化火:人身之阳气,在正常情况下有养神柔筋,温煦 脏腑组织的作用,为

2、生理之火,中医称之为“少火”。在病理情况下,若阳气过亢,功能亢奋,以致伤阴耗液,此种病 理性的阳气过亢则称为“壮火”,中医学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2. 邪郁化火: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外感六淫风、寒、燥、湿等病邪,在病理过程中,皆能郁滞 从阳而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浊、瘀血和食积、虫积等,均 能郁而化火。邪郁化火实质上是由于以上因素导致机体阳气郁滞,气 郁则生热化火,实热内结所致。3. 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五志之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 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的生理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日久 则从阳而化热,因之火热内生,旺郁气滞,

3、气郁化火,发为“肝火”。清实火的药物很多,如气分热的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凉血 的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的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清瘟 败毒散等;清脏腑热的清心经火热的导赤散;清肝胆热的龙胆泻肝汤; 清肺热的泻白散;清脾热的泻黄散;清胃热的清胃散;清肠道湿热的 白头翁汤,芍药汤等。清实火的常用药物如: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寒水石、栀 子、夏枯草、决明子、黄连、黄芩、黄柏、苦参、金银花、连翘、大 青叶、鱼腥草、板蓝根、贯众、蒲公英、野菊花、重楼、土茯苓、金 荞麦、射干、大血藤、白花蛇舌草、生地、玄参、牡丹皮、赤芍、紫 草、水牛角等。二、虚火虚火为阴虚火旺,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

4、阳亢,则虚热 虚火内生。一般来说,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而阴虚火旺,其病 理变化除阴虚内热之征外,又有虚火上炎之象且火热征象则往往较集 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而引起的牙痛、咽痛、口干唇燥、骨蒸潮热、颧红等,均 为虚火上炎所致。清虚火的药物也挺多,如玉女煎清胃滋阴,主治胃热阴虚。如青蒿鳖甲汤可以养阴透热。如秦艽鳖甲散可以滋阴养血,清热 除蒸。清虚热的药物如: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等。总之,火热内生的病理不外虚实两端,实少者,多源于阳气有余, 或因邪郁化火,或因五志化火等。其病势急速,病程较短,多表现为壮热、面赤、口渴喜冷、小便 黄赤、大便秘结,甚则狂躁、昏迷、舌红苔黄燥、

5、脉洪数等症。虚火多由于精亏血少,阴虚不能制阳,虚阳上亢所致。病势缓慢, 病程较长,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失眠盗汗、口燥 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火热证的共同特点是:热(发热,恶热,喜冷)赤(面赤,目赤、舌红)稠(分泌物和排泄痰、涕、白带黏稠)燥(口渴,咽干,便燥)动(神情烦躁,脉数) 内火除应分清虚火和实火之外,还应分清五脏六腑之火。 其一,五脏之火。气郁火起于肺,大怒火起于肝,醉饮火起于脾, 怵惕思虑火起于心, 房欲火起于肾。其二,六腑之火。胃火则牙疼颐肿,胆火则眩晕口苦,大肠火则便秘不通,小肠火则癃闭淋沥,膀胱火则腹痛溺涩, 三焦火则肢热体倦。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

6、十九条属火者五: 其一,诸热瞀瘦,皆属于火,谓邪热伤神则昏乱,伤血则抽搐。 其二,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谓火极似水,热极生寒, 则口噤不开。其三,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谓气逆而上冲,则呕、吐、噫、哕、 呃。其四,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谓火扰心神而癫狂。 其五,诸病附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谓火郁神扰而浮肿、惊 骇。内火与外火的关系 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或风寒暑湿燥五气化火,临床上有比较明 显的外感病演变过程内火则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五志化火而致,通过各脏腑的病理 变化反映出来。外火和内火又相互影响,内生之火可招致外火,而外火亦可引起内火。7-6外火与内火的鉴别表临乐表现外火外感风遇火邪或忆

7、弋址火初起常W恶寒头區毗i7 *继则壮热.心锁,口福眛 洪致,熔工凤功血内火实火内愣脏鞘 阳%世亢主要见内热 心AL 口給 尿奇.權结* 皆虹農数见心M,卅、袒,胃实熱ii ”舌t 红膝散有力讣呃丄卯応机:虑火阴虚生内器,丘心煩鷄覺霰制熬儘汁* r-W红处,脉细敢阴嶽播阳|专热而歆用我披J阑倉対饮,舌號,探皤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因脏腑功能紊乱可以产生风、寒、湿、燥、火(热)的病理变化。由于这五种病理变化的名称与六淫中的风、寒、湿、 燥、火(热)相同,且其部分症状亦与六淫中相应邪气的致病特点相类似, 所以将内生病理与外来病邪区别开来,称之为内风、内寒、内湿、内 燥、内火(热),统称“内生五气”。

8、内风与肝有关,虽有虚实之分,除热极生风属实、痰瘀生风则为 虚实夹杂外,余者如肝阳化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皆属于虚。肝阳化风和阴虚风动的病理基础均为肝肾阴虚,但肝阳化风多见于内伤杂病之中,以水不涵木、阴虚阳亢、上盛下虚为特征。阴虚风动,多见于温热病后期,真阴亏损,肝失所养,精血不足, 邪少虚多,虚风内动,故临床上以手足蠕动或瘛疭,伴有神倦、心中 澹澹大动、齿黑、舌绛少苔、脉虚等为特征。血虚生风,因血不养筋,故以麻木、肉、筋挛为特征,不若肝阳 化风之抽搐、震颤和阴虚风动之手足蠕动或疯。内寒主要由于脾、肾阳虚所致,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其病理表现为阳虚内寒之本虚证,并可导致阳气不足、水湿内停之标实证。内湿主要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健所致,即脾虚生湿,其病理表现以水湿内停为主,而内寒虽亦可形成阳虚水停,但以阳虚内寒为主内燥多因肺、胃、肾阴液不足,尤其是肾阴不足,其病理表现以干”为主,可兼有轻微的阴虚燥热之证。火热内生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理现象。内火有虚实之分,通过脏腑的阴阳失调而表现出来。虚火和实火的主要区别在于:虚火有明显的阴虚内热之证,热象较实火为缓和,伤津不显著,结合临床其他症状不难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