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分类【三篇】.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437062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分类【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分类【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分类【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分类【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分类【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分类【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分类【三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分类【三篇】物态变化过程(篇一) 三态六变及吸热放热忱况: 物态变化熔化:固态液态(吸热) 凝固:液态固态(放热) 汽化:(分沸腾和蒸发):液态气态(吸热) 液化:(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气态液态(放热) 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 (留意:这里所说的“吸热”与“放热”的“热”都是指的热量,而不是指的温度、内能、热值、比热容等热力学概念。即为“汲取热量”与“放出热量”的简称。在物理学中,热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或“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汲取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物态变化现象(篇二): 1.夏天从冰糕上滴落的水滴(熔化) 2

2、.冰粒变成雨滴降落下来(熔化) 3.修柏油公路时,用大熔灶熔沥青(熔化) 4.冰放在太阳下,一会儿就变成了水(熔化) 5.将钢放在炼钢炉内,一会儿就变成了钢水(熔化) 6.纯水凝聚,结成冰块(凝固) 7.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 8.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凝固) 9.钢水烧铸成火车轮(凝固) 10.火山喷发(先熔化后凝固) 11.秋天,早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汽化蒸发) 12.洒在地面上的水不见了(汽化蒸发) 13.擦在皮肤上的酒精立刻干了(汽化蒸发) 14.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汽化蒸发) 15.烧开一壶水(汽化沸腾) 16.夏天,冰棍四周冒“白气”(液化) 17.夏天,水缸外层“出汗”(

3、液化) 18、早晨,草木上的小水滴(液化) 19.早晨的浓雾、露水(液化) 20.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液化) 21、洗热水澡后,卫生间的玻璃变得模糊不清,一会儿又变得清楚起来(先液化后汽化) 22、用电热水器烧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汽”冒出(先汽化后液化) 23、高温加热碘,碘的体积变小(升华) 24.衣箱中的樟脑丸慢慢变小(升华) 25.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 26.严寒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升华) 27.灯丝(钨丝)变细(升华)28.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人工降雨(升华) 29.冬天,玻璃窗内外表上形成的冰花(或“窗花”)(凝华) 30.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4、(凝华)31.北方冬天的树挂(凝华) 32.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凝华)33.灯泡(钨丝)发黑(凝华) 34.雪糕纸中发觉的“白粉”(凝华) 35.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打造绝妙的舞台效果(先升华后液化) 36.雨的形成:汽化(或蒸发)液化凝固熔化;汽化(或蒸发)凝华熔化汽化(或蒸发)液化水的三大名称:固态:冰(凝固)、霜(凝华)、雪(凝华)、凇、“窗花”(凝华)、雹(凝固)、白冰液态:水、露(液化)、雨(液化)、雾(液化)、“白气”(液化)气态:水蒸气【注:水蒸气不行见,可见的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 物态变化的误区讲解(篇三) 一、对几对关键字的误写 1、“熔“和“溶“ 固体由固态变为

5、液态的现象叫熔化,如对海波加热,海波由因态变成了液态;固体溶于另一种液态物质中的现象叫溶化,如海波放入水中变成了海波溶液。熔化是吸热过程,所以要用到“火“,故用“火“旁;而溶解时不需要加热,只不过有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液体的温度会降低,有的是放热过程,学习方法,液体的温度会上升,但必需有液体物质,故用“水“旁。如食盐溶于水,白糖溶于水等。 2、“汽“和“气“ “汽“是指由液体或固体变成的气体,也特指水蒸气。如汽油、汽水等,由于它身上有“水“,所以常与液态有关,“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而“气“是指某种气体,如空气、水蒸气等,所以常与气态有关。 3、“凝固“和“凝聚“ “凝固“是物

6、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固在一起就成了固态;而“凝聚“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将分散的水蒸气结合在一起形成水滴。如常说的凝聚成小水滴,就是水蒸气变为液体的过程。 二、对“白气“状态的误会 能飘浮在空气中的都认为是气态,如对“白气“的误会,形成“白气“时,它在空中也能飘浮,外表上与气体的状态是一样的,但它不是水蒸气,由于水蒸气是不能被人所看到的,我们生活的空间无处不存在水蒸气,但我们却看不到它,可“白气“却能被我们所看到,说明“白气“不是水蒸气,那么它是什么呢?认真观看发觉,这些“白气“都是由一些细小的小水滴组成的,它们的平均直径只有几个微米,因此它们能够在空中悬浮成为白色的气状物质。如生活

7、中的雾、吃冰棒时冰棒上冒的白烟、做饭时锅里冒出的“白气“、翻开冰箱后消失的“白气“、冬天嘴里哈出的“白气“等,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小液滴。所以学习时我们不但要擅长比拟,更要擅长归纳、总结、擅长举一反三。 三、对吸、放热记忆的误区 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关于物体的吸、放热过程极易产生混淆,有时死记硬背的效果又不好,所以这局部有时被认为是学习的难点。 这局部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图示来描述,如图1所示,但凡向上的变化,都是吸热的,向下的变化都是放热的。这种将六个物态变化立起来的直观方式很适合我们的记忆。 同时也可以从状态来记忆,但凡向体积变大、没有外形的方向转变的变化都是需要能量的,要吸热;但凡向体积变小,越来越稳固方向转变的都需要将能量释放出来的,应当放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