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认识厘米评课稿(5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4369356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认识厘米评课稿(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认识厘米评课稿(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认识厘米评课稿(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认识厘米评课稿(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认识厘米评课稿(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认识厘米评课稿(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认识厘米评课稿(5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认识厘米评课稿(5篇) 书目 第1篇小学数学教材相识厘米评课稿 第2篇相识厘米评课稿 第3篇二年级数学相识厘米评课稿 第4篇相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评课稿 第5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相识厘米评课稿 小学数学教材相识厘米评课稿 小学数学教材相识厘米评课稿 “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课堂以学生为本,天经地义;老师引领课堂是为了成就学生成为课堂资源的消费主体。”听了鲍老师的相识厘米一课,我觉的对这段话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堂课老师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经验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初步学会用工具量物体的

2、长度。 听了这堂课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留意让学生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 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是个难点,厘米是个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还未成熟,抽象思维还未形成,来看看鲍老师是怎么做到让学生相识1厘米的。教学中,鲍老师出示1厘米长的小棒,告知学生,这根小棒的长度是1厘米,再让学生用食指和拇指握小棒,让学生说一说,两指间的距离是多长。接着鲍老师让学生轻轻地抽出小棒,再让学生视察两指间的距离,并相互说一说这是长1厘米。这个充溢创意的设计让厘米这个抽象的概念先是很形象地让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有多长,抽出小棒后,学生对1厘米又有了进一步的相识。1厘米这一表象在学生脑海中有了深

3、深的烙印。鲍老师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让学生动手,用1厘米长的小棒摆出2厘米、3厘米有多长,通过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对厘米的相识不再停留在1厘米上,而是更加丰富了学生对厘米的相识。尤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学生全部对厘米的相识都是在学生亲自参加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这样习得的学问对学生来说是不简单遗忘的。 二、留意呈现学问的现成过程 鲍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给照片配相框的情境,由此学生很自然地想到要先量一量照片的边有多长。学生用老师供应的几种不同的学具量过后发觉,他们量同一长度的边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由此引发认知冲突,最终得出要量长度,必需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老师顺势介绍了长度单位厘米。短短的几分钟

4、,让学生体会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建立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在学生相识厘米后,老师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量照片的边,学生体会到量的过程中不简单驾驭小棒,小棒会乱动。这时老师利用学生这一相识,很自然地出示了彩条纸这一工具,再让学生用彩条纸去量照片的边,发觉便利多了。接着老师让学生用彩条纸去量书本长长的边,学生发觉量过后要数几厘米很不便利,老师让学生想一个好方法一看就知道多少厘米。于是就有学生在彩条纸上标上数字,困难的数数一下就变的简洁多了。一把尺子的雏形也就形成了。这样有血有肉的教学方法,学生怎么会不喜爱呢? 三、关注学生主动的学习情感的培育 教学中,老师提出给照片配一个像框后,后面全部的测量都有学生

5、亲自完成。在尺子雏形的创建过程中,学生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建性,最终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创建的工具去测量身边的物体。这种学问运用学问解决问题后获得的胜利体验对学生建立主动的学习情感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难怪最终老师问这堂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时,学生有的说相识了1厘米,有的说学会了测量,这不是我们老师最想听到的吗? 相识厘米评课稿 相识厘米评课稿 今日相识厘米这节课,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主动调动学生参加,使学生各种感官全方位参加本节课活动,把所学学问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下面我先谈一下对这节课的一点想法。 首先,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从学

6、生的学问阅历和生活背景动身,在探讨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发展思维实力。 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拙劣的艺者,常带着别人的眼镜。”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施老师注意将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操作、思索、沟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量桌子的长度”这一学生熟识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经验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长度的过程,引导学生参加实际的测量活动,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探究测量方法。接着,老师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进而老师引导学生视察

7、几乎每天都用的尺子,从尺子上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再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所度量的都是学生熟识的生活实际。 在学生相识尺的时候,先是让学生说说在尺上看到了什么;相识1厘米的时候,先是让学生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再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想一想哪些物体长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视察的基础上形成体验。在此基础上,老师让学生尝试测量学期卡的长度,并通过沟通驾驭测量较短物品长度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学问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思维实力得到发展。 其次,这节课老师注意熬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亲密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学问能使学生增

8、加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学问的实力。整个数学过程,特殊是用厘米量这一环节不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示范,而更多的是由学生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和培育了实践实力。在教学完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后,老师提出一个现实问题,尺断了,怎么办?这就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过的如何看厘米数来解决问题。在课堂结束时,老师也拓展性地提出了做衣服量手腕的长度。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动身,增加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更注意了运用数学的实力。 这节课从现实生活量桌子的长度,结果不同就产生要学习长度单位到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概括测量方法再回到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这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所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等都取材于

9、学生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好玩,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培育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 最终,从这节课的教学中,不难发觉老师设计了开放的教学内容,着力于培育学生创新的意识。在处理教材时,既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从课本,创建性地处理教材,设计了肯定的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培育创新意识的目标。一起先的学习,老师启发说:这张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呢?你能想方法量一量吗?这样的一个导入就是一个开放式的设计,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答案不唯一,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相识1厘米时,老师先讲解0到1是1厘米,1到2也

10、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在尺子上找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表示1厘米的?这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提问,结果学生思维活跃,有说23、45、67等等,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相识。 课堂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这节课也有值得商讨的地方。 这节课一起先相识1厘米的时候,老师介绍01是1厘米,这里学生的学习很顺当,进而转入12是几厘米的学习,这时学生的相识还停留在以0为起点的相识水平,因此当老师问12是几厘米的时候,学生很自然说12是2厘米,这并不惊奇,这是低年级学生的相识水平和思维特点所确定的,这时老师应当强化起点,引导学生看清晰12起点是1,而不是0,这样引导的话,学生就会顺当

11、说出12也是1厘米,从而不会出现纠缠不清的。 二年级数学相识厘米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相识厘米评课稿 上次学习了郁老师执教的相识厘米一课,这节课上,郁老师为学生供应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沟通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驾驭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 我们组的成员觉得郁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得很好。 导入新课时,郁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通过对“同一条围巾,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这一问题的探讨和沟通,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进而引出常用的测量工具尺。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有亲密联系。 在教学相

12、识1厘米时,郁老师先告知学生“刻度0到刻度1,这一大段叫1厘米。”然后让学生在尺子上找找,还有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也表示1厘米?这是个开放式的提问,学生思维活跃,说出的答案多种多样,在学生找到诸多的1厘米之后,又引导学生发觉“相邻两个数之间的一大格就是1厘米。”这样的小结有助于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相识。紧接着,郁老师又让学生借助直尺,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短,当学生有了对1厘米的亲身体验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想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这一系列活动,让抽象的数学学问变得直观、形象。 在教学“想想做做”第5题时,郁老师在学生测量出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后,又抛出一个问题:“你能猜出长方形的

13、另外两条边的长度吗?”通过猜想、验证,学生初步感知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最终,提一点小小的建议,就是课堂上,老师应留意数学语言要精确、严谨。比如说:在举例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厘米时,一位学生拿着橡皮说:“橡皮的宽是1厘米。”但事实上他想表达的应是:“橡皮的厚是1厘米。”等等。 相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评课稿 相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评课稿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相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相识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14、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留意让学生经验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高老师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发觉两种状况:一是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数量不同;二是虽然测量的是不同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但费时较多,建议依据实际状况,只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验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后面厘米的教学上。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 相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长度单位的名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每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生

15、活中应用。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估一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建立起以厘米的长度观念。 3、注意对学生估测意识的培育 老师在学生积累了肯定的实际测量阅历后,给他们供应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培育了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语言不够艺术,以后要留意声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尽可能的吸引学生的留意。 2、课堂调控实力、组织实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有时候课堂纪律也是教学效果的保证。 二年级数学上册相识厘米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相识厘米评课稿 相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课是九年义务教化小学数学教材(冀教版)第三册其次单元米、分米、厘米中的第一节。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长度单位,所以在教学时只有运用直观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1厘米的表象,建立其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