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436670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调研报告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和衡量指标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定时期的一定地区,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可以稳定地达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由耕地、资本、劳力、科技、环境等要素的投入能力所决定,由年度的粮食总产量所表现。耕地、资本、劳力、科技、环境等要素每年能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去的质和量,就决定了粮食产出的质和量,即产出能力。粮食生产能力要变为实际产量,由国家政策和粮食供求关系等因素形成的粮食比较效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包括四方面内容:

2、一是耕地保护能力。主要指能够保持有多少数量和质量的耕地用于粮食生产。二是政策支撑能力。包括政策措施的保障悄况,投入增加的状况,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的情况等。三是科技服务能力。包括农业科学研究水平和技术推广体系状况。四是抗灾能力。包括排灌设施条什、物质装备状况和粮食种子储备情况等。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衡量指标:一是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农业部“十五”计划提出要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到年耕地面积不低于.亿公顷.亿亩。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考虑,“十五”期间,年度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亿公顷亿亩左右。二是粮食单产。可综合反映粮食的产:出水平。年我国粮食单产为公斤/公顷斤亩,“十五”时期的亩均单产应高

3、于这个水平。三是抗灾水平。可反映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状况和粮食生产的稳定程度。可用受灾面积孙览灾而积之差占受灾面积的比重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抗灾率一直在%左右。 二、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农户对粮食生产的物质要素投人不断增加。化肥施用总量按有效成分计算由年的万吨增加到年的万吨,有效灌溉面积由年的.亿亩增加到年的.亿亩。主要粮食品种良种种植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达到。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由年亿元增加到年亿元同期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下降为.。由于投入增加,生产条件改善,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虽然粮食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但总产量由年的亿斤增长到年的亿斤。近几年

4、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为稳定粮食生产,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年以来,粮食产量和面积出现连续下降。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累计减少万公顷万亩,年度分别比上年减少.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和.万公顷万亩。粮食总产量累计减少.亿斤,年度分别比上年减少.亿斤、亿斤和.亿斤。 近几年粮食面积和产量下降,是由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 一是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农民自主调减粮食面积。年以来,受粮价持续下跌和农资、机械和劳动力等粮食生产要素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实际出售粮食价格接近甚至低于成本,种粮效益明显下降。据湖北省农业部门测算,年粮食作物每亩成本纯收益率为%,亩均税后收益为.

5、元其中水稻为元,不足柑桔元、绿茶元的。湖北省京山县有关部门测算,年度种植水稻亩纯收入约元,较年下降元左右,比种植沙梨、蔬菜等经济作物少元左右。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粮食主产区及左右的纯农户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 二是政策引导结构调整,调减粮食种植面积。据统计,年全国因结构调整主动调减粮食面积万公顷万亩,占粮食播面减少总数的。近两年粮食主销区省份大幅度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主产省份也调减了粮食面积。浙江省德清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年的,万亩,调减到年的.万亩,减幅为(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其中,年调整农田发展多种经营面积.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浙江全省年粮食播种面积.万亩,比

6、年减少.万亩,减少幅度为。今年一些省区开始取消或部分取消保护价,通过粮食购销公司补贴收购部分粮食,但补贴面小。如湖北省今年给个粮食主产县按每公斤补贴分钱汀购亿斤优质粮,对其他县区不下达订购补贴任务,这些地区就相应地自主调减丁粮食种植。 三是实施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减少了耕地和粮食播种。近两年全国因生态建设退耕,调减部分粮食种植面积。湖北省粮食种植面积由年代的,万亩,减少刊现在的万亩,其中退耕万亩退耕还林还草.万亩,退耕还湖约万亩。据估计,全国因退耕减少粮食播种面积约万公顷万亩。这项计划的实施,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是有利的。四是农田基础设施老化,粮食生产抗灾能力低,因灾降低了粮食生

7、产能力。年代以来,国家预算内农业资金投入总量有所增加,但投资比重没有提高。国家对农业的投资重点用于大江大河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直接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明显偏少,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田间排灌设施陈旧老化,农业抗灾能力脆弱,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靠天吃饭”。年间,全国平均每年受灾面积。亿亩,成灾面积.亿亩,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抗灾率仅为%,与年代水平相比没有明显的提高,不如年的水平。年因灾损失粮食亿斤,比上年增加亿斤。近几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水平趋于下降。全国年度粮食播种面积由多年稳定在.亿公顷.亿亩,减少到警戒线.亿公顷亿亩以下。年为亿公顷.亿亩,年预计为亿公顷亿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有些因素是

8、不可逆的,要恢复起来代价很大。例如耕地的减少,年耕地占用万亩其中建设占用万亩,生态退耕.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占用万亩,灾毁耕地万亩,耕地补充.万亩其中未利用土地开发万亩,废弃地复垦万亩,土地整理增加耕地万亩,占补相抵,年耕地实际减少.万亩。从年以来的情况看,在粮食生产和流通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利润,粮农的生产积极性难以得到保护,投入粮食生产的各种要素会减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保持和提高将受到严重的挑战。 三、粮食供求趋势预测 一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 由于我国人口继续增加和粮食转化与深加工的进一步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将早刚性增长。近年来学术界和有关部门对我国粮食消费需求的中长期

9、预测很多,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年的粮食需求总量为亿斤,其中直接消费量为亿斤,人均直接消费原粮斤;饲料粮需求量亿斤,占粮食需求量的.;加上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及损耗,人均需求量为斤。 年的粮食需求量为亿斤,其中直接消费量为亿斤,人均直接消费原粮斤;饲料粮需求量亿斤,占粮食需求量的.%;加上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和损耗等,人均需求量为斤。 年的粮食需求量为亿斤,其中直接消费量为亿斤,人均直接消费原粮斤;饲料粮需求量亿斤,占粮食需求量的%;加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和损耗等,人均需求量为斤。分品种来看,今后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增长主要来自饲料粮增长。据预测,从目前到年,稻谷需求略有上升,小麦需求持续上升,玉米需

10、求大幅增长。玉米年需求量占粮食总量的比重为.;年需求快速上升至.%;年需求量进一步上升至.。 二未来粮食产需缺口较大 从上述需求和目前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看,年、年、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分别为亿斤、亿斤和亿斤。按照粮食最低自给率计算粮食净进口控制在总产量的%以内,为实现产需基本平衡,粮食生产能力需要比目前分别提高约亿斤、亿斤和亿斤,提高幅度分别为%、和%。这在目前的投入和科技水平下,困难和压力很大。从最近十几年的情况看,我国粮食单产提高幅度不大。年年粮食单产在斤亩左右,年年粮食单产在斤亩左右,年年单产提高幅度仅%,年递增.%。在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要实现粮食产需平衡,粮食单产必须有

11、相应的提高。 三影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是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目前国家资源未能有效的补贴到农民,在粮食流通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如无有力的保护措施,不解决粮食的比较效益问题,农民种粮积极性将进一步下降。 二是耕地和水等资源紧张。我国耕地数量和水资源不足而且不断缩减,是阻碍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和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国现有耕地面积为.亿亩左右,人均占有耕地仅亩,为世界人均数.亩的%。即使现有耕地总是稳定,随着人口增加,到年和年,人均耕地也将降至.亩和.亩。农业用水也严重紧缺。现阶段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的。预计到年,人口达到亿时,在降水不减少的情况下,人均水

12、资源将下降到立方米,接近国际公认的立方米的严重缺水警戒线。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灾害的能力不强。我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小,干旱半干旱面积比重大。全国耕地中有灌溉设施水田和水浇地为亿亩,仅占总耕地的。全国的耕地退化,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水土流失危害。每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台风、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给粮食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四是科技储备不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由于体制不顺、科技与生产、科研与推广脱节、经费不足、机构重叠、力量分散、人才流失等问题仍很突出,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各类试验、示范等科研推广工作难以很好地开展,粮食生产领域科技储备不足,技术推广

13、队伍不稳,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更新推广速度较慢,直接制约着粮食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 五是基本农田环境污染状况加剧,耕地的持续生产能力下降。由于工业和城市“三废”对基本农田的污染,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和质量。全国已有万公顷.亿亩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占灌溉总面积的%,且呈上升趋势。每年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数千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由于地力下降、环境污染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直接影响,难以估计。 四、建议立足于人多地少的国情,要从长远战略考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藏粮于库与藏粮于地有机结合,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一依法保护耕地

14、和水资源,确保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由于部门分割,制定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相互脱节,造成破坏粮田、滥占耕地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耕地和水足粮食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要树立保护耕地和水资源就是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观念,建立健全耕地等农业资源保护法制体系,依照土地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水资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和水资源,保持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水资源利用率。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减少国家对耕地的低价征用和高价出让,避免对农民利益的损害。 二实施农业补贴,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加

15、入世贸组织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我国粮食产品成本高、品质较差,国际竞争力不强,逐步增加的粮食进口势必会冲击国内粮食市场,打击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和提高。因此,我们应在规则框架内,利用政府补贴弥补完全市场调节的缺陷,调节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方向,实施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以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加大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力度 近些年来,粮食作物科研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薄弱,科技储备严重不足。种质资源创新与品种选育相对滞后,优质品种不多,专用品种不全。农民迫切需要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仍比较缺乏。要树立储备科技就是储备生产能力的思想,加大粮食作物科技投资力度,集中资金,集中人才,大力开展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的研究,力争在短期内有所突破。建立对良种和适用新技术推广的补贴制度,加强技术推广力度,确保粮食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水平要充分利用有关规则,特别是国内支持保护的“绿箱”政策,借鉴国际经验,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资力度,加强基本农田没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和土地生产力,直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粮食主产区选建个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加强农田灌排体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农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