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部分拓展思考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365661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部分拓展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地理部分拓展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地理部分拓展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地理部分拓展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地理部分拓展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部分拓展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部分拓展思考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理部分拓展思考题 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内陆,为农业生产提供水分条件;阶梯交界处形成落差,蕴藏着巨大的水能;复杂多样的地形有利于发展多种产业;东部平原有利于耕作业等生产的发展,使该地区成为我国开发程度高、经济文化发达、人口稠密、城镇密集的地区;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大江、大河从西向东流入海洋,不仅沟通了东西交通,也沟通了南北方沿海、远洋航运与内河航运之间的联系;许多丘陵、山地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生产基地,山区还是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分布地区。 不利影响表现在: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山区的高寒气候不利经济的发展;许多山区土层浅薄

2、、易产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脆弱;崎岖的山区,不利于发展交通,严重限制了山区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地形对气候、河流、交通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廷伸到海洋,有利于海洋上湿润空气深入内地,供给大量水汽。这种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还使许多大河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不同的地形类型,对农业的影响不一样。 地形因素对河流的四个方面影响 影响河流流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影响水源状况、流域范围,受东西走向的山脉制约,我国长江水系,位于昆

3、仑一秦岭和南岭之间,支流南北汇入干流;美国密西西比河受南北向的科迪勒拉山系和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影响,支流东西向汇入干流;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特征、亚马孙河东西向干流、南北向支流特征都是受地形影响。影响河道状况,河流上游段,多流经山区,坡陡落差大,流速大,冲刷强,河带多基岩或砾石,往往河道狭窄,多峡谷,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中游落差与流速减少,冲刷淤积都不严重,河床多为粗砂。下游段,地势低平,河道展宽,多曲流,以淤积为主,河床多细沙或淤泥,利于灌溉航运。如图A为上游 B为中游 C为下游 影响河流性质。山地型河流,例如日本的河流,河短流急、水力资源丰富,航运、灌溉等水利效益低;平原型河流,例如莱茵河、

4、亚马孙河,流速缓慢,水量稳定,航运、灌溉价值高。植被条件好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植被条件差的地区,河流含量大。 气候对河流的两个方面影响 影响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外流河多以雨水补给为主;干旱地区的内流河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气温来看,内流河径流的季节变化特点决定于气温的变化;气温的高低与外流河冰期长短有关,一月均温0的亚热带、热带河流无冰期,一月均温在0以下的河流有冰期,冬季越长,气温越低,冰期越长。从降水影响来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随降雨的变化而变化,降雨季节变化大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也大。如亚马孙河,刚果河全年多雨,所以径流

5、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所以径流的变化大。降水量的多少影响河流水量的大小,亚马孙流域位于多雨的热带雨林区,成为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我国雨带推移规律在一般年份:五月中旬,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并在此形成锋面雨带,南部沿海地区最早进入雨季;六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之久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七月中旬,夏季风北进到淮河以北,雨带也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九月开始,冬季风增强南下,夏季风开始南撤,雨带随之南移;十月份,夏季风在大陆上消失,雨季随之结束。根据雨带推移规律,可分析南北方各地雨季的长短和出现的早晚,可分析各地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及原因,可分析旱涝灾害出

6、现的时间和危害,如北方春旱夏涝,南方春涝伏旱等。为什么纬度较高的东北长白山区属于湿润地区?因为我国干湿地区是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来划分的,而不是单纯的由降水量一个指标来决定。东北三省的东部离海洋近,又是山地,易形成地形雨;同时又由于其纬度较高,地势也较高,气温较低,所以蒸发相对较弱。总的说来,长白山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划定为湿润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境内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愈小,白天愈短,日照时数愈少;冬季蒙古冷高压势力强大,北方接近冷空气源地,受冷空气影响大,南方受影响较小。此外,地形也有影响。 我国夏季普遍

7、高温的主要原因是: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我国境内正午太阳高度角普遍增大,大陆普遍增温。尽管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北方大,但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长,补偿了热量的不足;南方雨季来临早,雨期比北方长,阴雨天气比北方多。 我国夏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及其引起的天气变化 雨带主要是随着夏季风的进退而南北移动的。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雨带推移的现象,在我国东部表现最为明显。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这里成为全国多雨中心;六月,雨带推进到长江流域,这便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移到华北、东北等地。青藏高原气候与农作物的关系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因而太

8、阳辐射强。白天,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地面增温快,近地面气温迅速上升,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营养物质;夜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农作物和牧草的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营养物质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使西藏的冬小麦、蔬菜、水果等作物高产。分析某地气温状况应注意的因素1、纬度因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气温越低;纬度高低不同,白昼长短也不同)2、地形因素(地势越高气温越低、背风坡有焚风、夏季盆地地区散热慢等)3、水体与陆地(不同的地面热容量不同,导致气温差异变化)4、降水状况(降水多的地方,云量多,削弱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获得的热量少

9、,气温低;反之,气温高)5、洋流因素(暖流增温,寒流降温)6、冷暖气流的影响(冬季从大陆吹来的气流冷,从海洋吹来的气流暖)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某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条件;(3)交通条件;(4)劳动力、技术、历史条件;(5)农业经济基础等。如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近海运输方便,有利于同各个友好国家往来,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联络国内各地,便于物质交流。当地及其邻近地区资源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

10、础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侨乡多,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四个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北方地区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治理灾害成因治理解决措施旱1、总降水量较少2、春季升温快、降水少1、修建水库2、节约用水、发展旱作3、打机井涝1、降水集中2、平原地势低平3、水土流失、中下游河床升高1、修建水库等蓄洪工程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3、加固大堤,挖掘新河碱1、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2、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1、生物措施2、酸性物质中和华北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1)缺水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小;降水季节不均衡,

11、降水年际变化大;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较严重。(2)解决办法: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建设水利工程,调节跨流域的径流量,如南水北调;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止水污染。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发展条件 (1)优越的区位条件 (2)良好的空间资源 (3)投资环境优越 (4)人力资源丰富 (5)资本雄厚,技术较先迸 (6)市场容量大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广东、福建、海南等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快,外向型经济发达。广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一位,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这里开放时间早,开放范围大,形成了各种层次的开放区。工业结构轻型化,第三产业比重大。广东省的家电工业发展迅速,各种主要

12、家电产品产量己占全国的1/4至1/2以上。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运用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各区农业特点的形成原因及存在问题)农业生产特点主要由自然条件决定:气候中的热量条件决定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种类;降水条件决定农业特色:降水量在250mm以下的地区,只能发展灌溉农业。灌溉水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条件是农业稳产、高产的保障。土壤类型也影响作物类型:如酸性土壤中应种植耐酸性强的作物。分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应将自然条件各方面综合考虑,找出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和限制条件,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黑土地位于中温带、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种植作物主要是耐寒、

13、生长期短的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青藏高原地区,因地势高,形成高寒气候,热量不足,是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因此耕作制度也是一年一熟,种植作物是耐寒的青稞、小麦,并且农业区分布在地势低、气温条件相对较好的河谷地带。西北地区深居的内陆,“干旱”是主要特征,水成为农业布局的限制因素,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成为西北的农业特色,广大的无水源灌溉区,虽然光照充足,却不能发展农业。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依据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关系,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分析工业部门结构)为了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各地工业的发展,应立足当地资源条件,根据各地的资源类型发展相应的工业部门。东北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因此主要工业部门

14、为钢铁、机械化工、冶金等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地区:煤炭、石油、铁矿、海盐等资源丰富,又临近我国最重要的产棉区,因此,京津唐地区既有钢铁、石化、制碱、煤炭工业,又有发达的轻纺工业。南方地区:矿产资源的优势是有色金属,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是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铁矿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两岸,自上游至下游分别有攀枝花、大冶、马鞍山,海南还有石碌铁矿,故该区钢铁工业较为重要,分别形成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上海等大型钢铁企业。本区水能资源丰富,在三峡、葛洲坝、隔河岩、二滩等建有水电站,发展电力工业。区域地理学习的两种方法1、综合比较法。把不同地区地理知识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例如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农业、工矿业、人民生活习惯等各个地理要素进行全面比较,从区域性和综合性观察,抓住各区的主要特征,突出对地区特色理解,从而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2、读图消化法。区域地理的许多知识空间分布性强,如位置、地形、气候要素、河流、资源、工农业、交通线、城市等,一是要把这些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建立起空间概念;二是将这些地理要素,通过地图把它们联系起来去认识,形成同一空间各种要素的结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