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概括答题指导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436223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要点概括答题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要点概括答题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要点概括答题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要点概括答题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要点概括答题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要点概括答题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要点概括答题指导(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点概括答题指导14、【2008年元月调考】作者在观察班公湖边的鹰时心情经过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意将下图补充完整。(4分)惊 奇 感 动14. 【2008年四月调考】品读文章的(5)一(7)段,简单概括作者从哪三方面写了记忆中的声音。(3分)(1)(2)(3)14. 【2008年五月调考】作者对防割手套的联想前后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这两次联想的内容。(4分)在手套制作者那里见识了防割手套的神奇功用时:在花圃里工作发现防割手套毫无用处时:14【2008年中考】在丝瓜的成长过程中,哪些神奇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深思?请简要概括。(4分)14【2009年元月调考】开头说:“那是她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简

2、要概括那天让她真正“难忘”的是什么。(3分)14【2009年四月调考】方虚竹有能力“棋杀”小林雄二,小说的第一段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概括。(4分)14同情(或:难过、怜惜);敬佩(或:震惊)(共4分。每个2分。)14声音的颜色、声音的形态、声音中的人和事(共3分,每点1分。)14. (1)如果能拥有防割手套般坚固的防护背心就不会让自己的心灵受伤了。(2)人不可以将心灵包裹起来,否则就会“心死”,失去生存的意义。(共4分。每句2分。)14.示例:丝瓜秧生长迅速,细秧能养育出浓绿的瓜叶,充满了活力与生机。丝瓜能控制瓜的生长,似乎有思想。(共4分,一点2分。)14、示例:儿子有依靠别人生活的想法。(

3、3分)(如果只答到“儿子那句话”只得1分)14【示例】(1)他身怀中医奇技、围棋绝艺。(2分)(2)他潜心钻研,将药理与棋道融会贯通,技艺更上层楼。(2分)14、【2009年五月调考】仔细阅读自然段,仿照已给出的示例简要概括龚老师为我做了哪些事?(4分)读书的时候,龚老师把“我”的作文抄在白纸上张贴。 我因为考的大学不理想而写信发牢骚时,龚老师回信鼓励“我”。 14、【2009年中考】从“不慎掉进陷阱”到“爬到井口”,“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4分) 警觉地应对危险 14【2010年元月调考】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他心目中的欧阳修的?请简要概

4、括。(4分)14【2010年四月调考】按照事情经过简要概括故事情节,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接受任务 坚持砌石午休美梦14【2010年五月调考】简要概括作者写了哪两种“目送”。(4分)14.【2010年中考】依据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填空。(2分)(1)念孩子们个人的名字,是为了提醒孩子们不要辜负了 。(2)念孩子们共同的名字,是为了提醒孩子们不要辜负了 。 14【示例】(2)毕业的时候,龚老师在送“我”的两本书上题名留念。(4)我带着新出的书去看望老师时,龚老师把落款“您永远的学生”贴盖住。(共4分。每点2分。)14、消极地等待救援(被动地等待救援) 积极地设法自救(主动地设

5、法自救)14(1)人生际遇(仕途经历、仕途坎坷、经历、命运)(2)人生态度(处世精神、旷达胸襟、良好心态、修养、品格)(共4分,一个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14.本题概括时内容上应突出“砌石”、“中暑”两个要点,形式为四字短语即可。共4分。每空2分。【示例】认真砌石 天热中暑14目送儿子逐渐长大独立; 目送父亲渐渐衰老离去(意思对即可。共4分。每点 2分。如果只答“目送儿子”、“目送父亲”,每点只得1分。)14、父母的热望;世人对“医生”的期盼13【2011年元月调考】仔细阅读文章,根据下面的内容提示理清故事情节。(4分)_ _。想起自己的妈妈也在危险中工作,刘雅忧心忡忡。拿起电话嘱咐妈妈注意

6、安全,刘雅这才放心。 。13. 【2011年四月调考】作者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念”了北平的 和 。(4分)13【2011年五月调考】作者分哪两个方面来诉说她对苏东坡的倾慕?请简要概括。(4分)13.【2011年中考】本文作者按照 的顺序写出了多年以前故乡池塘 的特点。(4分)13【2012年元月调考】围绕“只想和你接近”这个标题,作者着重描绘了哪几次与父亲在身体上“接近”的情形?请简要概括。(6分)13.围绕故事情节做简要概括,表述合理即可。语句简洁通顺,注意例句。 看见窗外工地上那个在危险中工作的女人,刘雅的心很疼。特地赶到工地叮嘱那位女工,刘雅的心才放下 13.从文中来看,此题围绕“

7、物”和“人”两方面回答,具体简洁即可。答:四季风物和人的生活,或者风光景物和生活滋味(感受)。13.此题围绕“才华”和“人品”两方面来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示例1】文学才华生活态度(人生精神)【示例2】诗文书画人品道德【示例3】才华品性13.第一空:季节(或时间,或四季,或春夏秋冬)第二空:鲜活(或充满活力,或充满快乐)13、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在概括中强调身体上的“接近”,言之有理即可。共6分,每点2分。上小夜班回家后,父亲将我抱起摆正在床上。父亲受伤住院时,我小心地为父亲剪指甲。带我去看电影时,父亲撑着我的肩膀艰难前行。13【2012年四月调考】仔细阅读文章的一三部分,

8、在作者心中,珍惜往事的人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13【2012年五月调考】文章结尾处作者写道:“藏书者就这样自得其乐,又担惊受怕地过着日子。”通读选文,他“自得其乐”是因为 ,他的“担惊受怕”则是因为 。(4分)13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每点2分。)(1)珍惜往事的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或:真正用心在看,在听,在生活。)(2)珍惜往事的人拥有一颗温柔爱人的心。(3)珍惜往事的人拥有丰满的灵魂。(或:带着一颗成熟的童心去感受生活。)13. 此题围绕以下要点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空2分。)第一空:坐拥书城能让他享受人生的大安详。(或“读书之乐”)第二空:

9、别人借书使他精神受到折磨。(或“借书之忧”)1、 概括事件。对记叙文中表现人物形象的事件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2、 概括特点。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或咏物抒情散文所写之物的特点进行提炼概括。3、 概括现象。哲理散文往往透过现象显示本质,读者能概括所写“物”的现象是“明理”的前提。4、 概括形象。对文章记叙的事件进行提炼,概括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5、 概括大意。对几句话或是一段话的意思进行概括。6、 概括层次。按照规定的要求概括文章的段落结构。7、 概括情节。对情节性比较强的文章的结构进行提炼和概括。8、得分策略解答要点概括题目常见的失误有:1、 不明题意,信手乱答。如答“现象”,却答了“

10、事件”。2、 没有提炼,如隔靴搔痒。如要回答“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却答了母亲做了那些事,或是以复述代替概括。3、 缺少推敲,用词不准。如要回答“群体性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却写成了“群体性”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4、 粗心大意,有所遗漏。5、 铺的太开,想以多取胜,答题超出规定字数。怎样答好要点概括类题目呢?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一、 审清题意,抓住重点,从容作答。读题时明确问什么,再确定答什么,不能随意扩大和缩小。二、 着眼全文,逐一核对,防止遗漏。最好是在题目上分点做好标记,在逐点回答。三、 注意提炼,由“实”而“虚”,推敲用语。如概括人物形象,可从人物身份、思想性格、精神品格等方

11、面考虑,用于力求简洁准确。四、 抓住关键词语,前后关联,作出判断。这就要求答题前必须对提供的文本认真阅读。五、 限制字数,力求简洁、规范。如概括情节,在把事件讲清楚的基础上,能讲究语言简洁、优美就更好。词句理解答题指导15、【08年元月调考】读下面这个句子,想想作者为什么说鹰不是“飞”出去的,是“射”出去的?(分)“它们飞走了。不,是射出去了。几只鹰在一瞬间,恍若身体内部的力量迸发了一般,把自己射出去了。”15. 【2008年四月调考】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仔细品味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4分)(1)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2)从画室走到露台的檐下,从露台的檐下走到画室。

12、如一匹落人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15. 【2008年五月调考】下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有一段时间,我出门书包里常带着防割手套,期望着碰上一个行凶的歹徒,冲出去见义勇为又保全须全尾。15. 【2008年中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15【2009年元月调考】仔细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这些话包含了人物怎样的想法。(4分)她一进屋,手也来不及洗就径直走到我面前,将一张五元、一张两元的纸钞和四个一角的硬币一字排开,整齐地放在我面前的桌子上,认真地看着我说15【2009年四月调考】仔细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方虚竹这“轻轻一笑”背后的深意。(3分)小林雄二率人告退,方虚竹也不送,只望着他们的背影轻轻一笑。15“射”描写出了鹰飞出去的爆发力之强、速度之快,恰当的表达了作者的震惊。(3分)15(1)“底色”实际是画家的成长背景,这是借用了绘画手法中的术语。表明小巷、老屋、雨共同构成了画家的成长背景,它们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作者的生命。 (2)两个“从走到”准确地写出了画家的孤立无助,突现了画家对于喧嚣、冷漠的现代文明无法适应,在现代化的楼房里,他找不到自己心灵的栖息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