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4361171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阶段习题 (一)第一章 绪言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药效学是研究:CA、药物的疗效B、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D、影响药效的因素E、药物的作用规律2、药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EA、药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B、药物的作用及原理C、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给药方法D、药物的用途、用量和给药方法E、药效学、药动学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第二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1、作用选择性低的药物,在治疗量时往往呈现:BA、毒性较大 B、副作用较多C、过敏反应较剧 D、容易成瘾E、以上都不对2、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时,引起的口干属于:EA

2、、治疗作用 B、后遗效应C、变态反应 D、毒性反应E、副作用3、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起反应的细胞成分AB、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多糖C、受体是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固定不变的D、受体与配基或激动药结合后都引起兴奋性效应E、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阻断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4、当某药物与受体相结合后,产生某种作用并引起一系列效应,该药是属于:BA、兴奋剂B、激动剂C、抑制剂D、拮抗剂E、以上都不是5、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能激动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这取决于:EA、药物的作用强度 B、药物的剂量大小 C、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 D、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E、药物是否具

3、有内在活性6、完全激动药的概念是药物:AA、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B、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无内在活性C、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D、与受体有较弱的亲和力,无内在活性E、以上都不对7、加入竞争性拮抗药后,相应受体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将会:AA、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B、平行左移,最大效应不变C、向右移动,最大效应降低D、向左移动,最大效应降低E、保持不变8、加入非竞争性拮抗药后,相应受体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将会:CA、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B、平行左移,最大效应不变C、向右移动,最大效应降低D、向左移动,最大效应降低E、保持不变9、受体阻断药的特点是:CA、对受体有亲和力,且有

4、内在活性B、对受体无亲和力,但有内在活性C、对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D、对受体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E、直接抑制传出神经末梢所释放的递质10、药物的常用量是指:CA、最小有效量到极量之间的剂量B、最小有效量到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C、治疗量D、最小有效量到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E、以上均不是11、治疗指数为:AA、LD50 / ED50B、LD5 / ED95C、LD1 / ED99D、LD1ED99之间的距离E、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12、安全范围为:EA、LD50 / ED50B、LD5 / ED95C、LD1 / ED99D、LD1ED99之间的距离E、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

5、间的距离二、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A、强的亲和力,强的内在活性B、强的亲和力,弱的效应力C、强的亲和力,无效应力D、弱的亲和力,强的效应力E、弱的亲和力,无效应力1、激动药具有:A2、拮抗药具有:C3、部分激动药具有:B三、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所有正确答案。1、同一药物是: ABCEA、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越强B、对不同个体,用量相同,作用不一定相同C、用于妇女时,效应可能与男人有别D、在成人应用时,年龄越大,用

6、量应越大E、在小儿应用时,可根据其体重计算用量2、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BCDEA、抑制作用B、副作用C、毒性反应D、变态反应E、致畸作用3、受体:ABDEA、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B、在体内有特定的分布点C、数目无限,故无饱和性D、分布各器官的受体对配体敏感性有差异E、是复合蛋白质分子,可新陈代谢第三章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1、药物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A、由载体进行,消耗能量B、由载体进行,不消耗能量C、不消耗能量,无竞争性抑制D、消耗能量,无选择性E、无选择性,有竞争性抑制2、一般说来,吸收速度最快的给药途径:CA、外用 B、口服C、肌内注射 D、皮下注射E、皮内注射3、药物与

7、血浆蛋白结合:CA、是永久性的B、对药物的主动转运有影响C、是可逆的D、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E、促进药物排泄4、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CA、药物的活化B、药物的灭活C、药物的化学结构的变化D、药物的消除E、药物的吸收5、下列药物中能诱导肝药酶的是:BA、氯霉素 B、苯巴比妥C、异烟肼 D、阿司匹林E、保泰松6、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EA、药物能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脉循环的分量B、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C、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内达到作用点的分量D、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E、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和速度7、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排泄统称为:BA、代谢 B、消除C、灭活 D、解毒E、生物利用度8

8、、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EA、作用强弱B、吸收快慢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转化速度E、体内消除速度9、舌下给药的特点是:ADEA、可避免胃酸破坏B、可避免肝肠循环C、吸收极慢D、可避免首过效应E、吸收比口服快10、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主要有:ABDEA、药物的理化性质B、首过效应C、肝肠循环D、吸收环境E、给药途径11、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因素主要有:BCDEA、肝肠循环B、体液pH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C、局部器官血流量D、体内屏障E、血浆蛋白结合率12、药酶诱导剂:ABCEA、使肝药酶活性增加B、可能加速本身被肝药酶代谢C、可加速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的代谢D、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血药浓度

9、升高E、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的血药浓度降低13、药酶诱导作用可解释连续用药产生的:ADEA、耐受性B、耐药性C、习惯性D、药物相互作用E、停药敏化现象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1、短期内应用数次麻黄碱后其效应降低,属于:BA、习惯性 B、快速耐受性C、成瘾性 D、耐药性E、以上都不对2、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其总的作用大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种作用叫做:AA、增强作用B、相加作用C、协同作用D、互补作用E、拮抗作用A、药物引起的反应与个人体质有关,与用药剂量无关B、等量药物引起和一般病人相似但强度更高的药理效应或毒性C、用药一段时间后,病人对药物产生精神上的依赖,中断用药后,会出现主观上的不适D

10、、长期用药后,产生了生理上的依赖,停药后出现了戒断症状E、长期用药后,需要逐渐增加用量,才能保持药效不减1、高敏性是:B2、习惯性是:C3、过敏性是:A4、成瘾性是:D5、耐受性是:E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1、胆碱能神经不包括:DA、运动神经B、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C、全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D、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少部分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2、合成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始初原料是:BA、谷氨酸 B、酪氨酸C、蛋氨酸 D、赖氨酸E、丝氨酸3、乙酰胆碱作用的主要消除方式是:CA、被单胺氧化酶所破坏B、被磷酸二酯酶破坏C、被胆碱酯酶破坏D、被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E、被神经末梢再摄取

11、4、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主要消除方式是:EA、被单胺氧化酶所破坏B、被磷酸二酯酶破坏C、被胆碱酯酶破坏D、被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E、被神经末梢再摄取5、外周肾上腺素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主要递质是:B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 D、多巴胺E、间羟胺 6、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CA、单胺氧化酶代谢 B、肾排出C、神经末梢再摄取 D、乙酰胆碱酯酶代谢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代谢7、乙酰胆碱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DA、单胺氧化酶代谢 B、肾排出C、 神经末梢再摄取 D、乙酰胆碱酯酶代谢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代谢8、外周胆碱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递

12、质是:DA、琥珀胆碱 B、氨甲胆碱C、烟碱 D、乙酰胆碱E、胆碱9、参与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酶有:ABCA、酪氨酸羟化酶 B、多巴脱羧酶C、多巴胺-羟化酶 D、单胺氧化酶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10、参与代谢去甲肾上腺素的酶有:DEA、酪氨酸羟化酶 B、多巴脱羧酶C、多巴胺-羟化酶 D、单胺氧化酶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11、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可引起:ABCDEA、心收缩力增强 B、支气管舒张C、皮肤粘膜血管收缩 D、脂肪、糖原分解E、瞳孔扩大肌收缩(扩瞳) 12、胆碱能神经兴奋可引起:ABCDEA、心收缩力减弱 B、骨骼肌收缩C、支气管胃肠道收缩 D、腺体分泌增多E、瞳孔括约肌收缩(缩瞳)13、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拟似递质效应可通过:ABCDEA、直接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B、阻断突触前膜2受体C、促进递质的合成 D、促进递质的释放 E、抑制递质代谢酶1简述胆碱受体的分类及其分布。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脂酶药1、激动外周M受体可引起:CA、瞳孔散大B、支气管松弛C、皮肤粘膜血管舒张D、睫状肌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