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4342971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出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走出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走出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出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出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让学生自主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遇到的难题。在这道难题面前,教师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苦苦探索、孜孜以求地寻找好的办法,但收效甚微。有的农村学校的老师在应试教育的逼迫下,就有些急功近利,采取了一些偏颇的方法,走入了作文教学的误区,阻碍了学生写作个性的发挥,使得作文教学暮气沉沉,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兴趣。误区一:背作文: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分别把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作文各背一篇,到考试时随便考哪一类作文,学生都是有备而来。这样的作文,它既不偏题,又语句通顺优美,肯定分数不低,这不失为应试的一个好办法。但这样的作文,它浇灭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2、,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人格。误区二:套模式:学完一个单元,让学生模仿某一篇课文写一篇作文,或老师写一篇范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模仿写。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但也忽略了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地位,没有让学生真正开拓思路,获取灵感。误区三:读范文:很多教师一贯做法是:把写得好的学生的作文拿到全班读,然后让写的不好的学生重写一次。殊不知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是千人一面。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由被动的写作变为主动的写作,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写出新鲜生动、个性张扬的作文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一、 积累素材,为写作奠基1、 大量阅读、积累素材,灵活运用阅读教材。充分利用教

3、材让学生个性化地阅读理解,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且灵活运用。在教学三年级放风筝一课时,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快乐地放风筝,写得具体、生动。我问孩子:“他们是怎么放风筝的?”“当时的心情怎样?”孩子们找出了放风筝的动词,体会出了放风筝时的快乐心情。我问他们:“写得好吗?好在哪?你愿意把这段积累下来吗?”孩子们非常乐意地积累了下来。后来,我惊奇地发现,在写这单元作文“我的课余生活”时,有两位学生写放风筝,很灵活地运用了这一段,把放风筝的过程写得很具体,我及时地表扬了这两位学生会学以致用,同时要求其他学生以后也要灵活运用自己积累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当然,教材的知识容量是有限的,因此,

4、还要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我要求学生把课外书带到学校,每天中午给他们一定的阅读时间,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传阅。每天早晨抽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课外阅读积累的优美句段。这样长此以往,学生脑中就储存有大量的信息。脑中储存的信息量大了,作文就能做到词汇丰富,文思泉涌,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和作文难写的问题。2、 丰富生活,积累素材,指导方法著名的文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面向生活,自由创作.。”这就要求学生多留心多姿多彩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去体验和感悟生活。而很多学生却无视身边的人和事物,或浮光掠影、或跑马观花,捕捉不到素材

5、,所以感觉作文难写。那么,老师有责任带着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引导他们去观察、去体验、去想象、去记录。(1) 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事物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美景近在眼前,你若不做有心人,它就从你身边无声溜走。而很多学生都不是有心人,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做有心人。那么,老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去观察四季美景、奇花异草、亭台楼阁,这些美景会给学生留下美好印象,写作文时学生自然就会有内容可写了。比如:我教三年级作文:秋天的美景。学生才初次涉及写景作文,不知怎么写,不指导写不好就会写成记事作文。于是,我就带着学生亲自去观察了我们美丽的校园。在观察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有顺序地重点先观察了花坛的形

6、状、花坛里开着的五彩缤纷的花,然后观察了山坡周围的树木,山坡上的小草。课堂由室内变成室外,学生兴奋不已,在观察校园时问题很多:老师,这是什么花?这是什么树?我都一一解答。然后顺势引导学生:你说这花像什么?什么树依然苍翠挺拔?哪些树的叶子已经变黄了?被风一吹又怎么样了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当学生回答后,我还补充些优美的词语、句子来形容,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经过亲自观察体验以及我的指导,学生回到教室很快就完成了“秋天的校园”这篇作文,连平时作文最难的两位学生都准时交本子了。(2)、走向社会,亲身实践体会社会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学生只要留心,就会从这个大课堂中学到很多知识。

7、社会每天发生着各种新鲜事、有趣事,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去留意。对看到的现象、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悟,要及时给学生时间来展示交流,并有记录的好习惯,那就是写日记。让学生养成关注社会现象的好习惯,从而作文就有素材可写了。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老师还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打扫街道、为敬老院老人做事、清明节扫墓、参观基地、春游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真情实感、写出亲身体会。(3)、积极开展各种兴趣活动,亲身体验学校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运动会、拔河比赛、诗歌朗诵、节日庆祝等,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体验,他们会有极其丰富的、生动的写作素材,从而能提高

8、学生自主写作的能力。本校这次举行秋季运动会,前一天,我就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在参加队伍游行、观看开幕式、参加或观看运动项目比赛时,注意关注过程以及自己和同学们当时的心情感受。第二天,我又现场指导学生:在队伍游行时,我说:“孩子们,你们看,我们这长长的游行队伍像什么?”学生说:“像一条长长的巨龙。”“我们的呼号声音怎么样?”“响亮、接连不断。”我补充:“此起彼伏,一直回荡在街道上空。”在看团体操表演后,我问学生:“哪些团体操表演得精彩?精彩在哪?”“你写作文时就抓住最精彩的两三个节目写具体,其他的略写就行了。”有了这次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老师的指导,学生都成功地写出了“运动会开幕式”作文。二、 师生课堂

9、互动交流,指导写作方法,为写作导航学生积累了素材,老师就要给他们展示的平台,定期给学生布置写作内容,提出写作要求,让学生多练习写作。通过经常性写作,使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从而不畏惧写作,轻松自主写作。当然,每次写作前,老师都要做好引导和方法的指导,才能让学生轻松作文。引导是指写作文前给学生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打开思路,先在学习小组里畅所欲言,口头作文,小组成员评议补充,然后每小组推举讲得好的在全班讲,这时,老师和其他学生在学生讲到不合适的地方适时予以指导或作出提示、补充,这样,就给学生的作文加以完善了。学生口头作文后,老师再对作文的结构、写作方法作出指导,学生就能写好作文了。三

10、、注重评价,激励学生作文学生创作的激情需要老师去点燃;学生创作的闪光点需要老师去捕捉;学生创作的成绩需要老师去肯定;学生创作的这根幼苗需要老师去呵护。作文本上老师的每一次评语,学生都要认真地看。一个赞美的批注,会让学生欣喜万分,一句鼓励的话语会让学生增强写作的信心,所以,老师要毫不吝啬地赞扬学生,哪怕是用对一个词,老师用上“”标出,在旁边批注上“用得好”,造出一句优美的句子,用上“”勾画出,在旁边批注上“用得妙。”选材新颖的作文老师可批语:你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的灵动的眼睛。这样,对他们的写作是一个极大地鼓舞。尤其是对写作困难一点的学生,更要放宽尺度,多加鼓励,以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就能喜欢作文,自主作文了。我相信,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大量地积累了素材,又对写作方法加以了指导,老师再多多鼓励下,学生一定能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养成自我训练的习惯,从而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