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332013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步骤及内容简要说明:一、 工作面位置及地点二、 采煤方法三、 落煤方式四、 工作面支护方式五、 顶板管理方法六、 工作面运输方式七、 采后上下巷维护方式八、 工作面储量、回采率1、 地质储量2、 回采储量3、 回采期限4、 回采率九、 通风管理:1、 通风方式:(如:全负压“U”型通风等)2、 风量十、 煤层赋存状态1、 煤层厚度(工作面范围内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变化情况。)2、 煤层产状: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变化情况。3、 描述煤层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普氏系数f等情况4、 对煤种、煤质进行描述。十一、煤层顶底板1、 煤层顶板(伪顶、直接

2、顶、基本顶):描述煤层顶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2、 煤层底板(直接底、基本底):描述煤层底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底板分类、底板比压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3、 绘制工作面煤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应出直接底、基本底以及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间距等。十二、附本工作面煤层综合柱状图(比例1:100)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一、 工作面的位置二、 地面相对位置三、 回采对地面的影响第二节 地质构造1、 断层: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断层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2、 褶曲: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褶曲产状、

3、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3、 其他因素:描述陷落柱、火成岩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第二节 水文地质1、 含水层的分析: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涌水形式、补给关系,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2、 其他水源的分析:描述老空水、地表水、注浆水、钻孔和构造导水等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程度。3、 为防止溃沙、溃泥、透水等事故,开采急倾斜厚煤层,还应对开采后的上部垮落层的情况进行预计、描述。4、 工作面涌水量:描述采煤工作面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第三节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1、 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情况,确定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等级以及相对、绝对涌出量

4、。2、 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的煤尘爆炸指数。3、 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煤层的自燃倾向性,参考相邻采煤工作面煤的自燃情况,确定自然发火期。4、 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地温等情况,分析地温对回采的影响。5、 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描述本矿井、相邻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应力集中区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6、 叙述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回采的具体建议。第四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1、 计算工作面的工业储量,根据规定的采出率计算可采储量。2、 应采用下列公式之一进行工作面服务年限(以月为单位)的计算。(一) 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设计月推进长度(二) 工作

5、面的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第二章 采煤方法选择采煤方法,描述选择依据。第一节 巷道布置第二节 采煤工艺描述采煤工作面工艺过程(一)、爆破落煤(二)、装煤与运煤(三)、工作面支护(四)、采空区处理(五)、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W=LShc式中: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t; L-工作面平均长度, m; S-工作面循环进尺, m; h-工作面设计采高, m; -煤的视密度, t/m; c-工作面采出率, 第三节 设备配置1、 描述工作面采煤、支护、运输设备名称、型号、主要参数和数量2、 采用机采工艺的,应绘制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第三章 顶板管理(控制) 第一节 支 护 设 计一、

6、 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1)、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pt=9.81hk式中 pt-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 kN/m2; h-采高, m; -顶板岩石重力密度,t/m3, 一般可取2.5t/m3; k-工作面支柱应该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为4-8,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取。开采煤层较薄,顶板条件好、周期来压不明显时,应选取低倍数;反之则采用高倍数。(2)、选用现场矿压实测工作面初次来压时的最大平均支护强度pt (3)、采用工作面不同推进阶段(顶板来压,正常推进)按“支护原则”和“防滑的原则”要求计算支护强度,取其中最大值。二、支柱实际支撑能力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Rt=kgkzk

7、bkhkaR式中 R-支柱额定工作阻力, kN; K-支柱阻力影响系数,可以从支柱阻力系数表中查得。支柱阻力影响系数表 项 目液压支柱微增阻支柱急增阻支柱木支柱工作系数kg0.990.910.50.5增阻系数kz0.950.850.70.7不均匀系数kb0.90.80.70.7采高系数kh2.2m1.00.950.950.9倾角系数ka4501.00.950.90.85注:表中系数根据矿压观测成果统计,适应一般工作面条件。三、木支柱工作阻力计算:木支柱工作阻力:R=SPq 木支柱工作阻力单位,kN; (园)木支柱截面积 S=R2 单位 cm2R-圆木半径, 单位cm (必须使用12cm以上直径

8、) Pq-圆木轴向抗压强度(此数据为实验室数据)新旧以及不同材质和湿度的圆木的轴向抗压强度不一致下面表格是标准条件下的实验室数据(单位:kg/cm2): 一公斤约等于10牛顿(N)木材各种强度之间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见表1。抗拉抗压弯曲抗剪顺纹横纹顺纹横纹顺纹横纹切断2311.52.01表1 木材各种强度关系表(以顺纹抗压强度为1)表2为我国主要树种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含水率15%)树种产地容重 (g/cm)顺纹抗压 强度极限 (kgf/cm)静弯(弦向)顺纹抗位 强度极限 (kgf/cm) 顺纹抗剪强度极限 (kgf/cm)强度极限 (kgf/cm)弹性模量(kgf/cm)10 径面弦面杉

9、 木湖南江华地区0.3764066831027724150红 松东北小兴安岭、长白山、海林地区0.44328653999816369马尾松安徽黄山地区0.5334198291049907371长白落叶松东北长白山地区0.59452299312611268870鱼鳞云杉东北伊春、海林地区0.45142475110810096265华铁杉四川青衣江流域0.5434773908978178柏 木四川0.58861610881017680白 桦东北小兴安岭0.635478944957497山 杨东北小兴安岭353559605067柞(栎)东北长白山地区0.76655612401511554118129

10、樟 木湖南郴县地区0.58461716918493水曲柳东北长白山地区0.6865251861451387113105胡桃楸东北长白山地区0.526367768118127688100黄菠萝东北长白山地区0.449346761919092白 榆浙江0.8984911038931494164184表2 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含水率15%) 表内数字摘自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科学研究所,木材材性研究室编“国产78种主要树种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汇编”。 未将实验结果调整到含水率15%。 木材的变色、蛀蚀和腐朽:木材经真菌侵蚀、内部化学作用或风化作用而改变原有颜色的现象称为变色。如蓝变色、红变色及褐变色等。

11、变色木材的构造仍然完好,且保持原来的硬度和性能。四、 工作面合理的支 护密度,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n=pt/Rt 式中 n-支柱密度, 根/m2; Rt-支柱实际支撑能力, kN/根。五、 根据合理的支柱密度,确定排距、柱距。六、 验算支护设计:根据排柱、距和最大控顶距算出实际支柱密度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即可!第二节 顶板来压垮落步距计算一、 顶板初次垮落极限垮距计算:L0=hL0-顶板初次垮落极限垮距, mh-基本顶一次破断厚度, mRt-基本顶岩梁的抗拉强度 PaJ-工作面最大控顶距 mq-单位长度基本顶的重量及其上载荷 Pa二、 周期来压步距计算:L=h mh-采高 mRt-岩层抗

12、拉强度 KPaq-岩梁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载荷 KPa三、 采后石墙:1、 尺寸设计(有关石墙附近相关的参数)2、 有关石墙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要求。第三节 乳化液泵站设计:(一)、泵站及管路选择。(二)、泵站设置位置需在相关图纸上明确标明。(三)、泵站使用规定:泵站压力调整要求、乳化液配制方式、乳化液浓度、检查方式等。第四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一、 正常回采推进时的顶板支柱方式二、 正常回采推进时的特殊支护形式三、 特殊回采推进时的顶板控制: (一)、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控制:1、初次放顶期间,。2、周期来压期间,.。3、工作面停采时,要。4、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5、其他。 (二)、工作面过构造破碎带及断层时的顶板控制:第五节 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1、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超前支护的方式、距离。2、描述端头支护方式、支护质量要求,以及与其他工序之间的衔接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