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三七灰土施工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4321172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三七灰土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路基三七灰土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路基三七灰土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路基三七灰土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路基三七灰土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三七灰土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三七灰土施工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七灰土施工方案一、用料组成及压实标准1、用料组成 灰土系用一定量的石灰与土拌合夯压而成,其强度随时间缓慢增 长,具有一定的水稳定性和不渗水性(为原土的1013 倍),灰土体 积比设计为 3:7。土料采用场地内现有粘性土。石灰采用熟石灰粉, 石灰等级不得小于III级,要求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每200T为 一批,不足200T也按一批计。选定好合格的土料与石灰后,做3: 7 灰土击实试验,检验数量每 2000m3 检验一次(重型击实),以此进 行施工质量控制。尤其是含水量的控制是关键的一个环节,结合灰土 击实试验报告的参数指标,含水量一般控制在 20%23%为宜,最大 不超过 24%。施工前应

2、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 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碾压 变数等参数。2、压实标准路基基底灰土,采用12T压路机碾压。压实标准见下表:路基基底 3:7 灰土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标准200km/h路基改良细粒土3: 7灰土填料地基系数K30 (mpa/m)$110压实系数K$0.95孔隙率n28%二、施工准备1、提前做好石灰储料准备工作,保证储量满足配比要求。2、检验、检测所需施工机械设备、机具、测量试验仪器的性能确保施工时运行正常。设备、仪器配备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拌和机台12平地机台13压路机台14自卸汽车辆55装载机辆16自动水准仪台1三、

3、路拌法施工3:7 灰土施工工艺流程图摊铺石灰拌合与洒水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1、下承层施工:路堑施工整平完毕后,应确保符合上层灰土施工要求。2、施工放样:以现有场地订立水准点,制作标高图,控制灰土高程。3、摊铺石灰整平后,便可按要求每平米60KG摊铺石灰。4、土料和石灰的拌和(1) 、石灰摊铺完成后,便可进行土料和石灰的拌和,拌和采用 路拌法,拌和机必须保持匀速前进,禁止忽快忽慢。(2) 、拌和机前进时,铧犁要完全插入土层底部,保证土料能够完全翻起,拌合机至少翻犁 2 遍,从而保证土料和石灰拌和均匀。5、整形:1、三七灰土拌和均匀后,应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在直线 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

4、;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 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2、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 5cm 以上耙松,并 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如需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应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 应形成薄层贴补现象。、每次整形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应特别注意接缝必须顺适平整。、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6、碾压:(1)、碾压时,灰土表面要潮湿,碾压遵循: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再静压的操作程序压实,压路机行驶速度控制在2km/h 以内,碾压分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即静压)采用12t中型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先静压两遍,起整平和稳定混合料

5、的作用。、复压时打开振动装置,当压实密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时复压停止。、终压时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区段交接处应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压实不小于0.3m。(6)必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 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换灰土等措施进行处 理。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 使之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7、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1、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 58cm 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 部分,应再加部分灰土,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8、养护三七灰土压实后

6、,应按规定进行养护。四、技术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1、技术要求(1)、基底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配料正确,拌合均匀,碾压夯实,表面无松散、翘皮。、分层留接茬方法正确,接茬密实、平整。2、质量保证措施1、按设计标高尺寸挖除原地面软质土后,按照有关标准进行 自检,合格后报方可进行灰土施工。、配料、拌合由试验员现场盯班,严格控制灰土的比例不超出约定标准。五、检测验收检验方法按道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 )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压实系数检验采用灌砂法。六、施工注意事项1、找平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2、雨天不准施工。3、灰土地基完

7、工后,应及时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日晒雨淋。4、分段铺设灰土时,要严格执行留置接茬的规定,接茬的茬子 应垂直切齐,切成台阶形式,台阶高度不大于0.3m,宽度不大于1.0m。5、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3d内不得受水浸泡。6、石灰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应保证不受潮变质,土料中不应含 草根、杂物。、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新校建设(一期工程)行政办公楼,工程位于新郑 龙湖高校园区。本标段建筑基底面积:1467.2m2,总建筑面积(包括半地下室 一层面积)10460.00m2。2、本工程为框架结构,

8、地下一层,地上七层,建筑总高度30.30m (从室外地 坪至其檐口的高度)。本建筑为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耐火等级为二级(其中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口级,建筑物 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使用年限为50 年。3、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根据地质堪探报告本工程地下水位水深在 810米左右,土质为口类土质,故本工程在基础开挖时不考虑井点降水4、依据2005年10月8日上午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 新郑市质量监督站各相关单位的会议内容进行-8.14米的三七灰土回填。二、施工准备:1、施工机具(20T压路机、铲车

9、)等到位。2、土质选用槽内挖出的粘性土,其含水量应达到规范、设计要求。3、石灰应提前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血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 过多的水分。4、做好高程的控制,在边坡上每隔一段距离作一个控制点,以控制每层回填厚 度及标高。三、施工工艺生石灰熟化j熟石灰与土集中拌和j铲车端运拌和土到基槽-旋耕耙二次拌和 f轧路机碾压f下层灰土施工f机械或人工清理上表面。生石灰熟化:根据需要回填灰土的数量和比例,角定所需石灰的数量,并提前进 行熟化。熟石灰与土集中拌和:石灰熟化后,运到施工现场或基槽内,采用机械按比例进 行集中拌和,熟石灰粒径不得大于5 mm,粘土粒径不得大于15 mm,发现粒径超

10、标的应及时筛除,熟石灰的掺入量应严格按比例进行掺和。铲车运土:当3:7灰土拌和均匀后,由铲车端运至基槽,进行铺填,每层铺设 厚度3035 cm,呆证压实后厚度不超过2530CM。旋耕耙二次拌和:当回填土虚铺完毕,由旋耕耙进行二次拌和,半和遍数23 遍,呆证拌和均匀。车b路机碾压:3:7灰土拌和均匀后,由一台20T的振动式轧路机进行碾轧,展 轧过程为平碾一遍振动两遍平碾一遍,以保证碾压密实,每层碾压完毕, 由试验员现场进行灰土取样,到试验室送检,取样数量每层每100M2不少于一 个占I /o下层施工:当每层回填土施工完毕,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经同意后进行下步 施工机械或人工清理上表面:当3 :

11、 7灰土回填至设计标高-5.4米时,应高出23cm由机械或人工进行平整。平整度误差为5 mm。四、施工中的重点注意事项:1、每层虚铺土的厚度不宜超过35 m,碾压后的厚度不宜超过30 mm。以保证碾 压密实。2、本工程的3 :7灰土回填,先从-8.14米开始,即回填15/AD轴区域范围 内土方。填两层后,与611轴坑底土方形成一个平面,然后再大面积形成一个 回填工作面。3、坑底面深度变化处应挖成台阶状搭接,水平进深不小于1米,垂直高度不小 于30 cm。并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回填。4、回填之前,应先清除淤泥和局部软弱土层;通过试验确定土的最佳含水率, 并在施工中加以控制。5、严格控制回填土的

12、含水率和粒径级配,并按照规范要求对回填土取样进行检 验,确保土体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由于9月23日至10月6日一直下雨,故现 场的土方含水率较大,我方采取措施将堆放的土方用挖掘机全部挑开,晒晾根 据郑州市气象台发布的的天气预报10月8日、10月9日两天的天气为:阳光 充足,气温28工。并增加白灰含量达到4 : 6灰土。五、质量保证措施:1、由专人负责白灰拌和及计量工作,确保白灰的掺入量符合要求。2、由专人负责每层回填土厚度及高程的测量,防止每层铺设过厚或表面回填土 标高达不到设计标高。3、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发现下雨天气用塑料膜对回填土大面积进行覆盖,并采 取排水措施,以免雨水浸泡三七灰土。六、安全文明施工:1、施工主要采用大型机械,应由专人进行操作,做到持证上岗。2、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落实到个人。3酒后禁止进入施工现场。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5、施工人员严禁站在施工机械操作范围内,以免机械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